周修远想到那个从小就会忤逆自己,偏如今自己又拿他无可奈何的小儿子。
只觉心中一片心累。
也罢,从今日之事来看,陛下也是祁重煜儿的。
正在祁水县忙着造水泥路的周煜,并不知晓京中发生之事。
整个祁水县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连接乡村的小道上如今变得热闹非凡。
官道上,人来人往,别有一番生机。
城门口,原本蹲在城墙下等活儿的脚夫们早已不见踪影。
他们中的许多人推着自家的板车,加入了运送水泥的队伍。
板车车轮碾过黄泥小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车上堆满了用麻袋装好的水泥,沉甸甸的,却挡不住脚夫们脸上的笑意。
没有板车的人也不甘落后,他们肩挑扁担,两头挂着装满水泥的竹筐,脚步稳健地穿梭在运送的队伍之中。
官道上原本坑洼不平的路面已被清理干净,工匠们正忙着铺设水泥。
他们手持铁锹,将搅拌好的砂浆均匀地铺在路面上,再用木板刮平,动作娴熟而利落。偶尔有路过的孩童好奇地凑近观看,却被大人笑着赶开:“别捣乱,这可是咱们县的大事儿!”
城中担着担子,推着车贩卖吃食的小贩也因这场大工程而忙碌起来。
每到饭点,手推车上的羊汤摊位忙上得脚不沾地,三文钱两碗的羊肉大骨头汤,更是供不应求;
工匠们因着铺路有了收入,在吃食上也舍得,连带着卖包子、卖炉饼的生意都比从前要好上些许。
城门外的官道上,周煜正与几名工匠头领商议着什么。
他手中拿着一张图纸,不时指点着路面的铺设方向。
工匠们听得认真,频频点头,偶尔提出一些建议,周煜也会仔细斟酌,随后拍板决定。
他的脸上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格外明亮,仿佛看到了祁水县未来的模样。
从开始铺路之日起,无论公务有多繁忙,每一日他都要抽出时间,亲自来一趟现场。
督造的同时,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他清楚的知晓,这条水泥路的铺成,不仅改变了祁水县的面貌,也改变了百姓的生活。
原本一到雨雪天便泥泞难行的道路即将变成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商队的马车可以畅通无阻,百姓的出行也将更加便利。
钱子旭一行人马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了大半个月,终于在进入祁水县的那一刻,原本剧烈的颠簸感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稳顺畅的感觉。
钱子旭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得一愣,随即猛地从马车上坐直了身子。
他迅速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见眼前赫然是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路面光滑如镜,与之前坑洼不平的土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这这.....
第416章 归家
“这是铺设了水泥路?”钱子旭揉了揉眼睛,下意识的脱口问出。
他示意赶车的车夫勒停马车,旋即从马车上一跃而下。
待确认过脚下的路面真的是水泥路后,乐呵呵的道:“想不到周煜的动作这般快,竟是将官道上都铺上了水泥路。”
跟在队伍后头的小河子村村民,在见到进入县内的官道上铺设了水泥路,心中亦十分吃惊。
原先在京城见到有人铺设水泥路,那毕竟是在皇城脚下,根本不缺铺路的钱。
可现在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出了京城后,一路上他们并未见到有其他郡县铺设水泥路,而他们县竟是铺设起来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水泥都是出自他们村的呢?
此时此刻的村民们,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回到村中问一问村中近况。
而钱子旭在验证过自己的猜测后,旋即又上了马车,车队在短暂停留片刻后,继续上路。
车队在行驶了一个多时辰后,遇上了正在铺路的队伍。
走在最前头的车夫降低马车速度,回身同车厢内的钱子旭回禀道:“少爷,前方正在铺路,我们须得拐入小道。”
钱子旭原本正惬意的倚靠在车厢内闭目养神,他一个没怎么吃过苦头的少爷,连续多日的颠簸使得他身心俱疲。
如今好不容易不用颠簸了,他就想好好放松一下,享受这段平稳的路程。
然而,一声请示,却是打断了他惬意的美梦。
钱子旭闻言,肩膀瞬间垮了下来。他懒洋洋地睁开眼睛,掀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果然看到前方有一群人正在忙碌地铺设路面。
他叹了口气,嘟囔道:“真是回来早了,要是再晚个两三天,这路说不定就修好了,也省得我再受这颠簸之苦。”
正当他准备放下车帘时,目光忽然扫到了站在路旁指挥施工的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