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344)

作者:草禾禾 阅读记录

但只需出一趟远门,便可得五两银子的收入,这对于庄户人家来实在太有诱惑性。

见宋族长有些犹豫,钱子旭继续加码道:“至于一路的安全,这无需担心,这一回我会让人送一批货物回去,随行一路都有护卫,返程时亦是如此。”

这话一出,宋族长心中彻底没了顾虑,只要安全有保障,又能赚这许多钱,村中应还是会有人愿意去。

他点点头,“钱公子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稍后我问一问可有人愿意随行,只是不知公子需要多少人手?”

“就先定十五人吧!人手一事您看着安排,那个我先去看看县官大人。”说罢,也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抬脚便大步流星的走了。

宋族长刚想说,“这人手会不会太多?”只是对方早已经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可叫宋族长犯了难,他们村统共三十户人家,有的人家还没青壮,有的人家只剩两个娃。

凑来凑去,算上半大小子,也不过勉强只有三十多人可以盘炕。

而且水泥作坊那处也需要留有人手运转。

这一下子就被要走十五人,那县令大人吩咐下来的事情他们也要完成啊!

县里估摸着也有两千户,一部分人家肯定不止盘一个炕,按照大人的意思今冬肯定要将火炕盘起来。

这一下子少了十五人,人手便有些不足起来。

一旁的赵氏,看着老伴方才还满面红光,满脸堆笑的样子,怎么送个人回来,怎么就满面愁容、唉声叹气起来了?

她实在忍不住询问道:“如今盘火炕的事情也定案了,水泥的也预定出去了好些,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此刻的宋族长正苦恼着,听到老伴的询问,便将自己的顾虑同老伴说了一遍。

“五两银钱是咱们庄稼汉子一年才能赚到的钱,若是不让大家伙去,我这心也不落忍。”

“可县令大人的事情也是鼎鼎重要的,咱们村承了大人的恩情,若是这点事情都不替大人分忧,将来即便是有好事情,也不会轮到咱们村里!”

宋族长这话分析的合情合理,便是赵氏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她思索片刻,实在找不到应对之法,只得对老伴道:“这样,你先不同大家伙说这事儿,免得人心浮动。”

“这火炕一事,还是由阿芷丫头主导的,而且她也是个有主意的,我看这事儿你去问一问她的建议!”

“就从她对村子里做了这么多事情来看,阿芷丫头就是个目光长远的,你且去听一听她的意见,总不会错!”

宋族长听到这话,瞬间醍醐灌顶,当即转身风风火火的往村尾而去。

此时的宋家小院内,周煜正拿着一顶小帽稀奇的摸了又摸。

他的眸中有光,语气之中暗含惊叹之意:“真是没想到,从前被人弃之敝履的羊毛,到了你的手里,竟是能钩织出如此实用物什起来。”

宋芷并没有居功自傲,谦虚道:“这倒不是我想出来的,我也是听从草原上来的客商说起,草原上的牧民,便喜欢用羊毛钩织御寒披风等物什。”

“我也不过是侥幸打听到些许,回来后由尝试了许多次不得其法,最后还是我家小妹钩出来的。”

周煜看了一眼,躲在宋芷身旁脑袋垂的低低的小丫头,夸了一句,“倒是心灵手巧!”

说罢,他又询问宋芷,“既然这羊毛可以钩织成帽子,不知是否也可以钩织出御寒的衣物,袜子来?”

北地苦寒,边疆尤甚。

去年冬日,大雪侵袭,导致了严重的灾祸,他便亲自下乡巡视,只见大部分的百姓在寒冷的冬日里仅着薄薄的一层御寒衣物。

他们在寒风之中冻的瑟瑟发抖,而他们的手脚,因长期暴露在严寒之中,已生出了冻疮,有的甚至已经溃烂。

那一幕深深的根植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也就是从那一刻他清楚的知道,作为一方县令,在改善百姓的生存现状下,他的路任重而道远。

宋芷看了一眼神色认真的周煜,从他的眸子里,她看到了一种名为期待的情绪。

原本想要说出口的“试一试”三字,在舌尖打了个转,最终被她咽了回去。

她肯定的点点头,语气坚定的道:“可以!”

周煜听她如此说,脸上终绽放出如沐春风般的笑容。

只是他都不知道,此刻他的目光有多熠熠生辉。

第271章 讨要人手

宋芷正欲与其商议人手一事时,一道熟悉的说话声,打断了宋芷接下来要说的话。

“在这处,你们要找的人就是这家了。”钱子旭走在前头,热情的同跟在其身后,挑着箩筐的中年汉子道。

原是钱子旭往村尾来,恰巧碰上了担着羊毛正与村人问路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