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村已经占尽了好处,如今县令大人这般给他脸面,还询问他的意见,此刻宋族长的心中满是激动,哪里还有不愿意的道理?
“愿意的,大人我们愿意的!”
周煜点头,再次面向众人道:“如此,材料你们各家自备,不想出现钱的,盘一个炕就出一斗麦子(一斗十二斤半!)”
众人在心中一算,今年麦价倒是未曾跌价,如今一斤麦也有六七文钱,这样一来,双方都觉得可以接受!
“至于各村中的鳏寡孤独者,各位村正先回去统计,盘火炕的费用皆由县衙出资,不必他们另行支付。”
这话一出,人群之中瞬间骚动起来,更有那村正高呼,“大人英明!此乃仁政之举,我等代村中老弱病残叩谢大人恩德!”
言罢,几位年迈的村正,噗咚一声跪倒在地,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今日是头一遭遇上了能为他们切身利益考虑的父母官。
其他人亦有样学样的跪倒在地,嘴里念叨的鸣谢的之语。
有县衙出门给这些老弱病残、孤苦无依的人兜底,各个村里也能减轻些负担。
他们也不必忧心挨家挨户为这些人筹集费用盘炕了,为此各村村正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是由衷的拜谢县官大人。
周煜见状,忙上前将人搀扶起身,“诸位村老不必如此,本官既为一方父母官,自当尽力为百姓谋福祉。”
宋芷站在周煜的身后,清楚的看到了一张张布满褶皱、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动容之色。
看着眼前的场景,她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温暖的热流。幸好,周煜也是一个肯为民做实事的好官。
有他在,她可以安心的努力、发展壮大自身。
待安抚好众人的情绪后,周煜再次开口,“既如此这件便这般定了,你们先行回去与村人商议,而后自行来小河子村与宋村正约定上门盘炕日子。”
一部分村正听到这话,知道此事宜早不宜迟 ,若是预定晚了,不定排到什么时候呢。
于是匆忙与周煜告辞后,着急忙慌的走了。
自是也有那不差钱的村正,继续追问宋族长:“方才我瞧那盘了火炕的房间也抹了水泥,实在干净利索的很。”
“不知那水泥如何卖的?我回去也好同有意向的村民们说一说,到时候说不得也学着你们村铺个水泥路呢。”
宋族长一听这话,立时乐眯了眼睛,“这水泥十五文一担,诸位若是有意向,欢迎随时来预定。”
这点子钱,对于一般的百姓自是舍不得,但对于家中颇有资产的人家来说,便算不得什么。
实在是铺了这水泥地面的房间,瞧着就格外敞亮,待听了定价后,当即便有五六名里长拉着宋族长要预定水泥。
其他心中有想法的人,也是蠢蠢欲动的站在一旁。
周煜见没自己什么事情,在继续待在这儿反而让人拘束,于是他转身同宋芷道:“走,领我去瞧瞧你口中说的羊毛帽子。”
第270章 犯了难
突然被点到名的宋芷愣了一下,但她很快反应过来,旋即与宋族长招呼一声,领着人便往家的方向走去。
跟在两人身后的钱子旭,看看已经走远的两人,又看了一眼被包围的宋族长。
他还是先选择了与宋族长商议盘火炕一事,毕竟羊毛织物他已经同宋芷谈妥了合作,即便有周煜在,自己定下的那两成货物必然少不了他的。
钱子旭在心中权衡了利弊,最后还是觉得先将盘炕的人手给定下来。
他那日来村子里,只注意到了村中的水泥路,并不知晓在这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头,竟是还有这般稀奇的取暖之物。
他现在不仅要给子自己新买的庄子盘上火炕,还要招一些人手送回京城,给祖父、大哥他们也盘个炕。
正好借此次机会,在京中刮起一股盘火炕的风,顺便提一提自己的名望。
钱子旭只要一想到,被祖父、大哥夸奖,心中的雀跃是怎么压也压不住。
待宋族长将有意向买水泥的各位里长、村正送走后,钱子旭立即凑上前道:“宋族长,我也需要盘火炕,想同您商量商量人手问题。”
宋族长自是认识眼前这位大主顾,上回便与他一下子便定了十两银的水泥。
见其还要盘火炕,宋族长高兴的立时眯起了眼睛,乐陶陶的道:“好说,好说!不知钱公子需要多少人?回头我便去与村中青壮说此事。”
“是这样,宋族长帮我问问,可有人愿意去京城帮忙盘炕?在此期间所有的吃住全有我负责,待完工后,我每人给五两银!”
这话,可就问着了宋族长,从他们祁水县到京城,少说也有半个月的路程,一来一回便要近一个月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