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见孙女回来,忙招呼道:“你回来的正好,一会儿就要进行祭拜了,你这就去带着欢欢、小康去祭台处听吩咐。”
宋芷应下,转身便去寻两个孩子。
今日家中办喜事,来家里瞧热闹的孩子也多,宋芷在一堆孩子中找到了两个小的。
她轻声唤了一声,朝两人招招手,“欢欢、小康,快跟阿姊来。”
听到阿姊的呼唤,宋欢忙牵了小弟的手脱离了小伙伴。
宋芷边说边拉起他们的小手,三人一同走向了隔壁。
此时院中已经搭建好的简易祭台。
祭台上已经摆放好了香炉和蜡烛,以及方才宋芷在厨房看到的一应祭品。
旁边是一卷红布,准备在上梁时系到梁上以求平安吉祥。
到了祭台边,宋芷按照长辈的吩咐,让欢欢和小康站在一旁。
随后按照吩咐先净了手拿起香,点燃后恭敬地插在香炉中,口中默念着祈求家宅平安、五谷丰登的吉祥话。
最后便是带着两个孩子行跪拜之礼。
待祭拜结束后,帮忙砌屋子的村民便开始将绑了红布的梁木拉至屋顶,在安装的同时口中不停吟唱着上梁歌。
与此同时,留在地面的村人见到梁木安装好后,他们按照事先的准备的迅速点燃了炮竹。
随着炮竹声响起,站在屋顶上的村人手中捧着装满花生、红枣、杏子和馒头的篮子,将这些寓意美好的食物往抛向人群。
原本还因为鞭炮声而害怕,捂着耳朵四处躲闪的孩子们。
此刻见到了从天上撒下来的吃食,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他们忘记了害怕,纷纷放下捂住耳朵的手,兴奋地举起双手,争抢着从天而降的食物。
有的孩子甚至兴奋地跳了起来,试图接住更多的瓜果。
不仅孩子们抢的欢喜,大人们也是乐在其中。
大家手里拿不下的揣兜里,兜里揣不下干脆就用衣服兜。
这一场抛梁直接将小院的气氛推到了最高潮,整个小院充斥着震天响的欢快笑声。
宋芷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闹的一幕,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真热闹啊!”郑慧站在宋芷身侧忽的出声道。
宋芷惊喜的唤了一声人,“我方才刚从县城回来,并不知晓郑姐姐到了,郑姐姐何时来的,怠慢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郑慧不耐听宋芷说客道话,她戳了戳宋芷的胳膊,直白的道:“你这话说的就很生分了。”
宋芷也是看出来了,郑慧的性子其实一直十分直率,从前不喜她在背后说郑大夫便主动找上她吵上一架。
如今两人相处了一段日子,郑慧又发现这人其实也不似从前那般草包而且行事越发的有章法。
心中也愿意与之交朋友,便也不忸怩从前两人发生过冲突。
对于这样直率的女孩,宋芷亦很愿意与之相交。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人根本不藏着掖着,而且与这样的人相处不心累!
宋芷笑开,便改了话头问道:“在这里无不无聊?”
郑慧摇头,“很有趣。”
两人正说着话,挤到人群之中凑热闹的宋安、宋成跑了来。
他们将方才从人群之中抢到的一把红枣、几颗果子递给宋芷,邀功的道:“阿姊吃,这是我们方才抢到的!”
宋芷乐呵呵的从他们的手中各拿了些,“成了,自己去玩吧。”
两小的又凑到宋欢、宋康身边分享果子去了。
宋芷顺手将手中的红枣,果子分给身旁的郑慧,“尝尝,甜不甜。”
郑慧下意识的就接过宋芷递过来的吃食,也不顾这红枣、杏儿可能掉过地上,学着宋芷的样子在身上擦了擦,直接丢进了嘴里。
心情很好的道了一声,“甜~”
第206章 开席
这边上梁结束后,吴氏便招呼村民们去隔壁坐席。
此时的小院中三张圆桌已经摆好,堂屋之中还有一桌。
宋友山招呼着岳父丈一家,宋族长以及郑大夫于堂屋内的主桌落座。
吴氏则招呼着乡邻们各自在院中落座。
庄户人家去吃酒席,也有庄户人家的规矩,一般就家里的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并不会全家老小齐上阵的来吃席。
因而当吴氏安排乡里们落座,四桌席并未坐满,最后一桌还空着几个位置。
吴氏便让孙女带着几个小的去坐。
宋芷却道:“我们几个等会吃也是一样的,先让帮忙的婶子落座,一会儿我们帮忙上菜便成了。”
吴氏一想也是,没的让人吃冷饭剩菜的道理,风风火火的安排去了。
这边宋芷安排了王氏与郑慧落座后,便领着弟弟妹妹们来了厨房。
她拿出昨日熬好的杏子酱,用一早便烧好的凉白开先给每桌冲上了一碗杏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