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是隐藏母老虎(256)

作者:鸿樱桃 阅读记录

“不许拿衣服擦脸脏死了,云哥儿,你先坐会儿,我去灶屋煮饭。”

“清哥哥,我帮你烧火吧。”

“那行,这天寒地冻的,冷得很,还不如坐在灶边暖和。”

于清和贺小云在带着两孩子在灶屋里一阵忙活,没多大一会儿,晌午饭就煮好喽。

“云哥儿,先别急着端上桌,这天儿太冷,等阿渊回来再一起吃,不然风一吹就凉了。”于清说道。

两人便把木头燃烧后的灰烬铲进烘笼里,坐到堂屋,一边闲聊,一边等着贺渊回来。

等贺渊回到家,三人才一起动手,把饭菜端上了桌。热气腾腾的酸菜鱼、红烧冬瓜,在这寒冷的冬日里,看着格外诱人。

贺渊吃完饭,也没在家里多耽搁,他得先去一趟木匠铺给爹送饭,然后再抄近道去东街给贺母送饭。

吃完饭,顾不上歇口气儿,就把饭菜打包好,盖上盖子,生怕饭菜的热气跑掉喽。

在去东街的路上,远远地,他又瞧见那个瘦小的身影,裹着旧布衣裳,在街角冻得瑟瑟发抖。

贺渊从食盒里拿出一个硬邦邦的馒头,放到了小乞儿的碗里:“吃吧。”

小乞儿怯生生地回应:“谢谢叔叔。”

这馒头是贺渊从家里拿的,这段时间他来给父母送饭,都会从家里顺点儿吃食。有时候是个白面馒头,有时候是张厚实的面饼,要是熙小宝剩饭了,他也悄悄收着带上。这些事儿,他没跟家里人提过一句,不过他寻思着,于清心里肯定明白。

毕竟夫郎一天到晚都在灶屋忙活,家里还剩多少米面粮油,锅碗瓢盆里装着啥,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可夫郎就跟不知道这事儿似的,一次都没询问过贺渊。

贺渊不敢在这儿多停留,贺母还等着吃饭呢。一路上脚步匆匆,给送完饭之后,又立马转身往书院赶,全身心投入到明年春闱的备考当中。

冬日的午后,书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寒鸦偶尔“嘎嘎”叫两声,打破这份宁静。贺渊迈进课堂,就见里头已经端坐着不少学子。

有的在大声朗诵经文,有的在纸上记录着上课时的重点,还有几个人在小声嘀咕着啥。

贺渊走到自己的座位,把书本一本本摆好,刚准备拿起一本书温习,李锦就在他身旁坐下,说道:“贺兄,你听说了不?”

贺渊放下手中书籍:“听闻什么?”

李锦压低声音道:“边疆要打仗喽。”

贺渊微微皱了皱眉,虽说他早就料到皇帝会兴兵征伐,可这战火来得这么快,还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打起仗来,受苦的终究还是老百姓啊。

李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咱大夏朝疆土恁大,就凭咱们这实力,称霸一方那是迟早的事儿!听说朝堂上为了出不出兵这事儿,争论得不可开交,依我看,这仗必须得打!一旦打赢了,不光能拓展疆土,还能让咱大夏朝威名远扬,四方来贺呢!”

李锦出身世家,从小没吃过啥苦。他压根儿没想过,一旦打起仗来,赋税肯定得加重,粮食物价也得跟着涨。到时候,奔赴战场、浴血厮杀的,可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也都是无数平凡家庭啊。

但要是一直守着,天下不能统一,周边那些国家还虎视眈眈的,时间长了,大夏的城门迟早也得被外敌攻破,到时候老百姓还是躲不过这一劫。

贺渊叹了口气:“但愿能早日结束战争,老百姓才能少受点苦。”

李锦听了,有些不理解:“贺兄,虽说这几年老百姓是得吃苦,可咱大夏朝能开疆拓土,这可是大好事儿呀。”

贺渊敷衍地点了点头,心里想着,怕是今年的年货都得跟着涨价喽,不如趁这消息还没传到松安镇,赶紧买头肥猪回来。

李锦像是又想起了啥,说道:“还有啊,隔壁常州的平阳县令贪污,俩月前全家都被山贼灭了口。说起来一家子怪可怜的,但谁叫他贪污呢,连山贼都看不惯他。”

“竟有这等事儿?”贺渊不禁脱口而出:“敢杀朝廷命官,那群山贼怕是也没好下场吧。”

李锦撇了撇嘴,脸上带着一丝不屑:“哼,多行不义必自毙,他贪污的时候,咋没想到会有今天呢。不过那些山贼也太无法无天了,杀了贪官也就算了,连无辜的妇孺都不放过,实在是可恶。”

正聊着,杜夫子就走进来,课堂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李锦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直到散学钟声响起,贺渊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就开始收拾书籍,放进布包里,走出书院。天阴沉沉的,才刚过四时,可日光已经没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