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村民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贺大娘,渊小子,带着孩子回来啦。”
贺母笑着回应:“是啊,回来看看。哟,你这南瓜长得可真大!”
“没少往地里浇粪尿,能长不好吗?挑粪的人都累得够呛。”
“那等会儿,我来你家买俩南瓜哈。”
村民憨厚地笑了笑:“那敢情好,肯定给你便宜价!”
第92章
日头正毒哩, 贺渊刚进家门,就麻溜地从杂物房翻出箩筐和扁担,寻思着去地里摘西瓜。
泽大宝和熙小宝眼尖得很, 瞅见爹爹这架势, 像两个小炮弹似的冲出, 抱住贺渊的腿就不撒手, 扯着嗓子喊:“爹爹, 窝……窝们也要去, 要吃瓜瓜!”
贺渊瞅了瞅外面明晃晃的日头, 劝道:“外面太阳忒毒咧,你俩乖乖在家等着,爹摘了瓜就回,保准让你们吃得肚皮溜圆。”
泽大宝一听,急得直跺脚,小脸憋得通红:“不不嘛, 爹爹, 窝要去,窝帮着吃瓜瓜!”
熙小宝也眨巴着那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巴巴地望着贺渊,眼里满是期待:“爹爹,带窝去吧。”
贺渊故意虎起脸,佯装严肃:“不行!就这太阳,还没走到地儿,你们就得闹着回家, 到时候可别哭鼻子。”
泽大宝撅着小嘴, 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哒,大宝会乖乖。”
贺渊瞅他那小样儿, 故意逗他:“那你就在家乖乖等。”
泽大宝急了:“不……不是,窝去地地等!”
贺渊知道跟这俩小娃娃讲道理就是对牛弹琴,索性转头朝屋里喊:“娘,您收拾好了没?快把他俩抱走!”
贺母从屋里赶出来,笑着打趣:“哎哟,这俩小家伙,就爱跟着大人瞎跑。”说着,伸手去拉泽大宝和熙小宝,“来,跟奶奶在家,让爹爹去摘西瓜。”
贺渊趁着贺母拉住小崽子,脚底生风,顶着大太阳就往后山奔去。
没走多远,就碰上同村的柱小子。这小子浑身被汗水湿透,衣服紧紧贴在身上,背后背着一大捆木柴,手里还攥着把砍柴刀。
“渊哥,这是要干啥去呀?要不我帮你一把?”柱小子热得满脸通红,却还是热心地搭话。
贺渊晃了晃手中的箩筐和扁担,笑着说:“去地里摘西瓜,你刚从山上砍柴回来?”
柱小子抹了把脸上的汗,点点头:“是啊,家里木柴快见底了,就上山砍了些。”
“这天热得能把人烤熟咯,你赶紧回去歇歇。”贺渊关心地说。
柱小子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没事儿,不打紧,我帮你摘瓜去。”
贺渊赶忙拦住他:“别别,柱小子,就几个瓜,我自已能行,你赶紧回家,这天儿太晒人啦!”
柱小子瞧贺渊态度坚决,只好作罢:“那渊哥,我先走了哈。”
贺渊点点头,继续朝后山赶路。
还没到瓜地,就瞧见马仓家的儿子马成阳在田间忙活。马成阳拿着水瓢,正一勺一勺地往麦田里浇水。七月的小麦金黄金黄的,麦芒像针一样扎人,沉甸甸的麦穗把秸秆都压弯了腰。
贺渊走到西瓜地旁,卸下肩头的扁担,放下箩筐。抬眼望去,只见果树和瓜地的土都湿湿的,显然刚浇过水,看来马家做事就是地道。
他扯着嗓子朝麦田里的马成阳喊道:“成阳啊,这大热天的,你这小娃可真能干!”
贺渊心里明白,要是自家夫郎在这儿,指定会拿他和这小娃做比较,然后唠唠叨叨地说,你看看人家小娃,多勤快,再瞧瞧你,懒骨头一个,吃不得一点苦,杀只鸡都能磨蹭半天,就知道睡懒觉!
这三年里,于清在村里传的那些闲言碎语,贺渊哪能不知道?什么“我家那口子,虽说有点本事,可性子太懒,杀只鸡都要耗上大半日,天天就知道睡懒觉,还好你们当初没看上他”之类的话,没少往贺渊耳朵里钻。
马成阳抬起脏兮兮的手,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贺叔,您今儿个回来啦!瓜地和果树都按我爹的吩咐,仔细浇了水。”
贺渊笑着说:“成阳,真是辛苦你了,一会儿拿两个瓜回去吃。”
马成阳咽了口唾沫,连忙摆手:“贺叔,不用不用,您把田地便宜租给我家,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再说浇水也不费啥事儿,您这地选得好,往前再走几步就是条小溪,夏日浇水方便,不怕麻烦。”
“成阳,听话,拿俩瓜回去尝尝味儿。你爹是不是又上山打猎去了?”
马成阳边舀水浇地,边应声道:“是哩,天还没亮就走了。我家地少,不打猎换些吃食,日子不好过。”
贺渊也不多啰嗦,猫下腰就在瓜地里忙活起来。天热得邪乎,没一会儿,他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可手上摘瓜的动作一刻也没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