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是隐藏母老虎(136)

作者:鸿樱桃 阅读记录

他跨过门槛,走进灶屋:“清哥,起来也不叫我,你一人咋忙得过来。”

于清正坐在木凳上削南瓜皮,微微皱眉:“你起来干啥?赶紧回去睡会儿。”

贺渊顺手把书扔在木桌上,搬了板凳,坐到于清面前:“昨日睡得早,现在起来差不多,我来削,你去炒梅菜。”

见贺渊眼下没有黑眼圈,精神也挺好,于清便把刀递给贺渊,正打算去烧火,贺母就慢悠悠走进灶屋,看到贺渊在,她脸色变了变。

“儿子,你起这早干啥,平时都天不亮不起床,赶紧回屋再睡会儿,读书不睡饱觉哪有精力。”

“娘,你别乱说,平时天一亮我也能起来,现下回去睡,也就半柱香时间,睡不着。”

贺母听了,叹了口气,不再言语,正准备去烧火,看到儿子动作虽快,可削的南瓜皮厚厚的,心疼道:“哎呀,你哪会干这个,去烧火吧,还能看会书哩。”

三人好一阵,才将炒好的梅菜盛入铁盆里,然后整齐地码上肉片,铁锅里放上笼屉,把铁盆放进蒸笼,一层放梅菜扣肉,一层放蒸肉南瓜,一同上锅蒸。

等肉蒸好,已然将近七点半,灶屋里满是浓郁的肉香,笼屉冒着滚滚白雾,窗边不时传来村民的话语声,大多是询问早饭吃什么,一会儿要不要去河边洗衣服云云。

贺家两个灶膛都燃着火,另一口锅里煮着白粥,粥里煮了五个咸鸭蛋用来下饭。

于清喂完鸡食,在木盆里洗手,朝灶屋喊道:“相公,别烧火啦,去洗把脸,漱漱口,一会儿吃饭,啧,你这衣服都沾上灰了,下午回来,我烧一锅温水,你洗个澡把这身换下来。”

贺渊拍了拍趴在他腿边睡觉的土狗:“土小黄,别靠着我腿了,听到没。”

土小黄困倦地睁了睁眼,但很快又闭上,睡得很沉,贺渊无情地把土狗抱出灶屋,放进它的窝里。

三人吃完早饭,贺渊用湿布小心地把铁盆端出来,用木盖盖好,放在板车上,于清则从杂物房找出个火炉,清洗干净,一起放到板车上,等贺母锁好门窗,便开启了一日的行程。

贺渊去书院时,还说下午回来要写个招牌,挂在小摊前,虽说识字的人不多,但招牌总归是不能少。

而于清和贺母把一切都安置妥当,才想起没准备包食物的草叶,贺母又赶忙跑去集市买粽叶。

于清提起小火炉,放到推车木柜里的固定架上,木柜设计精巧,四周设有通风口,便于烟雾排出。

推车木板上镶嵌着两块圆木板,用菜刀撬开,就露出两个圆孔,用于放置铁锅。

他把铁盆嵌入圆孔中,下面正好用火炉支撑,见一切都收拾妥当了,转身喊道:“爹,咱家是不是还有剩余的灶炭?您帮我拿过来。”

贺父正在小院里锯木头,听到立刻放下刀锯:“好嘞,还剩一点,在隔间的床下,这火炉要不要一起拿出去?”

“不用了,现下日不冷,到时换着加热就行,对了,爹,您早上吃了没?篮子里有两咸鸭蛋,专门给您带的。”

第61章

如今, 在大夏朝总共烧制出三种炭,分别是银骨炭、灰花炭和灶炭。银骨炭不但在燃烧过程中几乎无烟,而且燃烧时间很长, 所以价格高昂, 农家人估计一辈子都没见过, 银骨炭是专门供应给宫里达官贵人。

至于灰花炭, 一斤需200文钱, 因其少烟特性, 受到富裕人家喜爱。而贫寒的农家人用最便宜的灶炭, 燃烧时会产生浓烟,主要用于灶台生火做饭,虽然不起眼,但却是家家户户冬日常备的炭火。

贺父蹲在小隔间里,伸长了手从床底扯出半麻袋灶炭,往外挪的时候扬起不少灰尘, 他挥了挥手驱散灰尘, 这才拎起麻袋往外走。

“清哥儿,灶炭给你放推车旁哈。”

于清正用湿抹布把推车上的灰尘逐一擦去

木盆里的水变得有些浑浊,他搓洗拧干抹布,刚准备端起盆去倒水,就看到贺母手里拿着一大把粽叶,急匆匆朝店铺走来。

“娘,您回来啦,正好我在去打盆水擦一擦就能开张嘞。”

“那清哥儿, 你可得快点, 眼看早饭点都要过了。”

“成,我这就去。”

说完, 于清端起盆去了小院,把脏水倒进破旧的木桶里,又从另一木桶倒了半盆清水,出去时顺便拿起木柴堆火钳。

大夏朝有律法规定,如果往街道上倒脏水,被抓到是要挨板子的,所以街上的摊主几乎都是污水循环利用浇水,浇菜,或者每日去护城河下游处理。

于清把小推车从里到外仔仔细细擦干净。

贺母就迫不及待地吆喝起来:“梅菜扣肉嘞,蒸肉嘞,酒楼里卖的吃食,大家伙儿尝尝鲜,好吃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