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要锻造出合用的铁,煤石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铁的融点比青铜要高很多,融化之后,还需要高温不断的锻烧,才能去除铁水中的杂质,减少炭的含量,最终成为后世广泛应用的精铁。
而融化和去除杂质最重要的就是温度,木材的燃烧就是加上鼓风机,也很难达到所需的温度。只有煤石,才有这个可能,若是再加上鼓风机,和在铁水中浇入炭粉,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至于为什么先要炼出精铁,这也赵苏的痛处,他可以随手画出曲辕犁,可是犁头的精铁从哪儿来?
锄头,镰刀,铲子,说起来都容易,可若是没有精铁,又有什么用?
就象二千多年后的人们,在餐厅点个烧鸡,迟迟不上菜,就会被食客调侃,厨师是不是去买鸡了。然后马上就会有食客继续跟进,厨师可能去孵蛋了。
可放在二千多年前,这不是笑话,而是赵苏需要面对的现实。想要鸡,就得先孵蛋,孵出小鸡养大小鸡,最后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少一步,都不成。
第5章 紫苏 想要得到一点点东西,都需要耗费……
安排好铁器铺子的事,赵苏一回到别苑,便看到一人跪在门口,正是他印象中那个叫得力的小黄门。
赵苏看都没看他一眼,从他身边走进去,水娘迎上前,也绝口不提得力半句,只道:“饭食准备好了,公子是否现在用膳。”
昨天累得太狠,赵苏一觉睡到快中午才起床,喝了口糜子粥就匆匆去看铁器铺子,这会儿被水娘一提,五脏庙立刻开始造反,咕咕叫了起来。
“那就现在用吧。”
水娘替赵苏摆饭,摆好之后,跪坐在饭几边轻声道:“大王的赏赐中,有一袋稻米,您前日还问过稻米的事,老奴便蒸了一些,您尝尝看。”
秦王发话要赏些什么自然一样都不会少,但下头人也会跟着安排一些时鲜的吃食或是用品,做个添头。
稻米生于南方,关中是不种稻米的,这年头再不值钱的东西,一涉及到长途运输便昂贵极了。所以别看只是一袋稻米,真想在咸阳出钱买,也是价钱不低的。
赵苏看着一碗米饭,眼角都快要湿润了,在秦国吃的每一顿饭都让他生出一种,赶快被雷劈死穿越回去的冲动。这是第一次,让他对吃饭生出一种感激之情。
米饭的颗粒很粗糙,也没有后世改良之后的香甜软糯,但米饭就是米饭,这种可以温暖灵魂的味道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根植在内心里,最重要的记忆。
见公子吃的心满意足,水娘露出由衷的笑容,既然公子喜欢,她一会儿就派人多采买一些回来。
“今日的味道,似有不同。”一碗蛋花汤,一碗切片水煮的芦菔,还有一道笋片,与之前不同的事,上头飘着点点油星。
这里的油,都是荤油,用动物的脂肪熬炼出来。所以茹素的时候,连油也要一并戒掉,所有的菜式都是水煮或清蒸,不见一丝油花。但今天不同,这几个菜里,都飘着油花,但赵苏相信,水娘肯定不会让他破戒。
跪坐的水娘替他布菜后,才道:“公子的舌头果然金贵无比,为了替娘娘守孝不见荤腥,老奴一直担心委屈了公子。好在公子体谅,硬生生忍了。老奴想替公子多寻些味道好的吃食,派人出去才知道,竟有人用菜籽榨出油来。”
菜籽榨的油肯定不算在荤腥之内,所以水娘便大胆用在饭菜里,果然获得了公子的喜欢。炒菜早在春秋时便有,但因为油太难得,又没有铁锅这等导热均匀之物,所以烹制出来的味道只比水煮强了那么一丁点,也就没有得到普及。
赵苏大喜,“是什么人家炼制的,一会儿带我去看看。”
吃完饭,起身便让水娘带路,他要亲自去看。
水娘替扶苏更衣的同时,朝着门口的方向撇嘴,“得力还跪着呢,公子打算怎么处置他。”
“既然他觉得李妃待他更好,便将他送给李妃吧。”赵苏不甚在意的摆摆手,并不想在这种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水娘显然十分不满,“这等背主的奴才,无论公子如何处置,都不会有损公子仁义的美名。”
“非是我爱惜名声之故,实是真心实意。”赵苏更衣之后,便带了几个仆从自大门而出。自有人上前告之得力,主人对他的处置。
得力此时垂下头,额头紧紧贴在地面,朝着赵苏的方向,向他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任由人将他押上一辆驴车,送入咸阳宫交给李妃。
赵苏从这张年轻的脸上,看到了野心,至于他有没有与之相配的眼光和能力,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