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扶苏每天都在求生(8)

作者:甜饼 阅读记录

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铁器,但因为煅造工艺的关系,炼制出来的铁器易脆易折,远远比不上青铜炼制出来的工具好使。至于武器,就更是如此,谁敢拿着一捅就断,一碰就脆的武器上战场。

所以陈立昨晚才会一直等着扶苏,就是想要一句话,别把青铜铺子给弄错成了铁器铺子。

赵苏醒来去看铁器铺子,竟然已经开始动工,不由对这些人的效率感到吃惊。见宫奴在地上挖坑,回头便问铁匠,“这是在干什么?”

铁匠额头汗滴直冒,心想完了,昨日少府的人将公子扶苏夸成了一朵花,他们都是费尽了心机才脱颖而出,想来跟公子学一手。就跟那个造火炕的匠人似的,一夜之间从匠人变成大匠,现在给贵人造火炕,绕一圈下来,说不得还能当官。

没想到,公子一上来就问出这么浅白的问题,他们已经有了预感,自己所想的,怕是要落空。

所以说嘛,这么高贵的人怎么可能懂这些粗重的活计。他们现在只希望这位公子不要太过天马行空,丢下一个完不成的任务,然后做不到就拿他们抵命。

汗出如浆归汗出如浆,问题不可不回答,“回公子的话,这是火炉,铁矿石便是在火炉里加热成铁水,再浇制入模具,最后锻造成各种工具。”

赵苏抽了抽嘴角,竟然是在地上挖个坑,传说中的炉子呢,鼓风机呢,挖坑是个什么鬼?

再问下来,因为秦朝时期,青铜器的锻造工艺已经日臻成熟,青铜的融点比铁要低,而且经不住反复捶打,都是浇入模具成型,再进行锻造。所以面对大家还没有那么熟悉的铁矿石,时下的匠人所做的,几乎都是照搬了锻造青铜器的那一套。

赵苏的沉默让几个匠人有些害怕起来,有一个乍着胆子回话道:“在下也曾听说过,有人用铁矿石成功锻造出一柄堪称神兵的利器。可等打听过去,却又被矢口否认。毕竟人云亦云,实在不知真伪。”

“传言中如何形容这柄神兵?”赵苏顿时有了兴趣。

匠人无奈的摇头,硬着头皮称,“说是一刀砍断青铜器,实在是传言太过缥缈,一听便知道是假的。”

这意思很清楚,铁就是铁,跟青铜是比不了的。如果公子是听闻了这等传说而来,那恐怕要失望了。

赵苏仰头看天,他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事并不鲜见。

譬如说有个别匠人偶尔发现了铁矿石的锻造工艺,极有可能会被当成家族绝学密而不宣,再加上匠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大多靠着父教子,师教徒,口口相传来延续。

而一旦中间出现什么变化,这门锻造技术便会失传。如同雪泥鸿爪,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就跟没有发生过一样。偶尔出土一二件保留下来的文物,才会引来大批的专家研究,和民众的一句不可思议。

最后极大可能被带歪成为外星人来过地球的证据,又生出无数灵异的版本,被众人娱乐。

只有当这项锻造技术成为一种主流,被大多数人引用的时候,这门技术才算真正属于这个时代。

赵苏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地上跪倒一片,就连陈立也弯着腰,稽首在前,恭敬无比。

“怎么回事?不是说不用跪吗?起来吧。”赵苏有点摸不着头脑,刚才便让他们起来回话,怎么自己开个小差,这些人又全跪下了。

陈立见扶苏的表情不似作伪,这才直起身子,喝斥下头的匠人道:“传言中的事,自然当不得真,公子乃真正的贵人,又岂会与你们一般见识。”

匠人们面色惶惶的爬起来,可见他们是真的以为赵苏是为了传言而来,想到自己做不到的后果,无一不是两股战战。

赵苏好笑的看了一眼陈立,对他倒是生出几分好感来,敢在一位皇子面前维护几个匠人,可见这人心肠不坏。

“你们听我的,坑就不用挖了,垒一个炉子起来。”赵苏收回自己天马行空的心思,给他们画了一张图,筑一个炉子不是什么难事,甚至都没人敢问他一句为什么。

面对这些根本不知道质疑怎么写的匠人,赵苏恨不得想高声夸一句,好同志啊。二千多年后,哪儿有这种待遇啊,不管干点什么事,都要先做调查再做预算,最后再来一个PPT拔高立意,不说服上级同级下级所有人的支持,什么都干不成。

“陈立,你还需帮我找到一物。”赵苏将陈立招到跟前。

“但请公子吩咐,少府府令让在下全力辅佐公子。”陈立拱手道。

“我要找一种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称为煤石。”

中国有大量的露天煤矿,所以赵苏相信,肯定有人知道这种可以燃烧的煤石,甚至肯定有一些人,已经在利用这些煤石。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并不缺少可供燃烧的木材,而且木材也是免费的,所以才没有重视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