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春贷秋归 在利益面前,商人往往表现的……
蒙殊的海船, 终于不负众望的登岛,其实这座岛就算赵苏不管不问,若干年后也一样会收入版图, 他不过就是将这个时间稍稍提前了一点罢了。
等到传回确切的消息,赵苏才知道, 原来在他们之前,就已经有百越之地的山民, 因为各种原因, 来到这座岛, 并且扎下根,自然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部落。
这次送信信使还等在外头, 正是蒙殊的心腹。赵苏直接将人召到面前。
“有原住民是好事, 百越迟早会归属秦国,他们也等于是秦国的属民。一视同仁便是,等父皇命了名字, 便给他们办理户籍。”
信使拱手称是,赵苏继续说道:“这个世界很大, 好东西多的是, 多到大家都想像不到。只不过无论干什么,都需要人手, 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不要因小失大。”
赵苏又问了问蒙殊在那边呆的可还习惯,以及家里的情况。
说完之后赵苏便道:“下去吧,明日来取信。”
信使有点摸不着头脑, 还以为太子会更关心他们在岛上发现了什么,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结果一句都没说上。
不过他明不明白都没关系, 将话带到就是,蒙大人一定能明白太子之意。
那头粮商为了水泥的配方已经疯了,徐悠在一天之间,谈到口干舌燥,最后将所有的牌照下发完毕,再登记载册留档。
众人都拍着胸脯保证,他们不歇冬,一定在春播之前建好所有粮站。至于为什么太子非要定在春播之前,他们也不明白,只知道按太子说的去办就是。
发完牌照,赵苏在甜水街,宴请所有有牌照的粮商。
能到太子的府中坐客,就是身份再高身家再厚之人,都免不了露出激动之色。他们只是商人,哪怕有钱却无势,见到官身无事也要矮三分。可现在竟然成为太子的座上宾,不得不说幸福来得太忽然,让人目炫神迷。
粮商能进朝中重臣大门的都少,能进太子府的大门,那回去也足够吹牛的。在外头牛气哄哄的大商人,进了太子府却是蹑手蹑脚,很是拘谨的模样。
只有出身秦国的商人略好一点,但他也同样是第一回 进太子府,拼命装着淡定,好在众位同行中间显出大气来。
“诸位请。”正式场合,而非宴请关系极好的亲朋,赵苏一般还是用的旧礼。
一人一张案几,后头摆个蒲团,往上一跪。太子居中正对大门,两侧就是客人的位置。
同样的,按身份高低来排座位。但粮商中间要按什么身份来排,却不好计算。所以这一回,是按年龄排序。于是年龄最大的人,坐到了离太子最近的位置。
这种分餐制,赵苏定的标准是三菜一汤再加上一份主食。汤是用晒干的海参泡发,和鸡汤一块炖煮出来的。豆腐菜是永远不能缺少的,只不过花样越来越多,就比如今日这份文思豆腐,在座的商人都只在外头听说,别说吃,见都是第一回 见。
一份煎的嫩嫩的小羊排,撒上胡椒汁,闻一闻都觉得头脑清醒三分。随着胡椒的广泛种植,虽然在外头仍是贵重的香料,但在赵苏这里,却已经可以自家随便吃,甚至用来待客也不心疼的地步。
一份时令蔬菜,掐的最尖的嫩叶,也不知道是怎么炒制的,看着跟生的一样,鲜嫩无比。但吃进嘴里,又发现确实是熟的。外头无论什么地方炒出来的青菜,不是太老,就是太生,像这样刚刚好的,最考验手艺。
主食是切成片的馒头拿油一炸,再醮着蜂蜜吃,再加一小碗米饭,种类不多,食材也不特殊,但样样精致。
酒是西域过来的葡萄酒,粮商大感意外,他们以为太子会很排斥西域过来的葡萄酒,毕竟是来跟新村的果酒抢生意的。没想到,太子竟然会拿来待客,并且无所谓的样子。
“西域的葡萄因为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得天独厚,拿来酿酒实在是绝配。”新村出产的葡萄酒,只占果酒中极小的一部分,西域的葡萄移栽过来,因为气候和土壤不同,也结不出同样的果子。
人家的东西好,禁是禁不住的,更何况,他们赚了钱,也一样是在咸阳采购大把货物带回去。恨不得花光身上每一个铜钱来扫货,经济不就是在你买我卖之中繁荣起来的吗?如果只想一方独占,这样的生意是不可能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