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轻叹一声,温言道:“各位老丈,莫要害怕,我弟弟被歹人所抓,我只是借问各位几句罢了,无论如何都迁怒不到你们身上。得运,给赏。”
得运上前,一人一两的小银锭子,都是新村做来专门用于公子赏人用的。
几位老农得了银子,心下大安,其中一人道:“贵人发问,小人们但凡知道,不敢打一句诳语。”
另几人也跟着点头,这个贵人年纪虽小,说话却是中听的,行事也极漂亮,忍不住收起之前准备好的推脱之辞。
“这山通往何处,与龟寿山是否相连。”
老农苦笑道:“贵人神机妙算,竟连这也知道。”
竟然是真的,当地官员竟一无所知,汤诚失声道:“怎么会,郡县志上都记载说此山到了汲水处便断,与龟寿山隔着一条江。”
老农点头道:“是断开了没错,但有一处险道,可以渡江而过。”
而不知道的人,则要原路返回,从官道到泗水郡,再上龟寿山。
“既然老丈知道此路,想来也能带路。”
几个老农都是叹气,回赵苏问题的老农道:“若是带路,我一人即可,可否放他们回乡,此时马上就要春耕,我……”
还待要说,旁边一官员站出来,一脸不悦的打断老农,“是春耕重要还是找人重要,统统带路找人。”
赵苏背负双手,没有开口,得运上前一步,面向官员道:“公子当面,可有你说话的份。连礼也不知,治的什么学,当的什么官。”
官员大惊,嚅嚅不敢言,躬身便要请罪。
赵苏烦燥的将手一挥,“就连陛下也会在春分时,行春耕之事,鼓励农桑,到了地方官员,竟连春耕都不重视,蠢材。”
被公子判一句蠢材,官位保不保得住另说,仕途肯定就此中断。
赵苏看向几位老农,“多谢老丈告之此事,不如这样,我派人去你们村,帮你们春耕,保证不耽误你们的事。另外,愿意带路者,一人支付一百两的赏银。你们现在就可将赏银交托家中,绝无人敢贪墨半分。”
有人帮着耕田,还有赏银可拿,傻子才不去呢。
若是早这么说,他们又何必得罪贵人,几位老农皆跪下谢恩。赵苏亲自将他们扶起来,“我还要多谢几位老丈仗义才是。”
若是他们装不知道,就算进了山,又怎么知道往哪儿追。山间野地,随便一个岔道就是十万八千里,而这野外,豺狼虎豹山路崎岖,露宿一日便是一日的风险。
若不是赵苏一开始便拿了银子打赏,又或是赵苏的态度恶劣一些,说不得老农们就会封口。另外,就算赵苏一一这么做了,遇着恶人也有可能还是什么都不愿意说。
但是幸好,这世上总是心存善良的人更多。
进山之前杨瑞和的信到,赵苏此时方分了一点心思给龟寿山,提笔回信,无论怎么个打法,总归是要日夜不歇,声势浩大。封锁进山的道路,不许任何人进山,切断他们的补给。
韩书正换着衣服,准备进山,有门客问他,公子这般回信是何意。
“龟寿山吃紧,说不得派到这边来的人就会少,他们在山中也会安全一些。”
如今他们不知道在这里有没有接应的人,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但至少龟寿山吃紧,四处都是官兵的情况下,他们再派大量人手过来接应的可能性就会小的多。
“不是。”不知何时,赵苏走了过来,正好听到这句话,却给予了否认。
韩书感兴趣道:“那是为何?”
“敢挑战皇权者,死。”之前虞姬如何大家也只是猜测,赵苏甚至都没想过一定要让虞姬死,在他眼里,虞姬不过是龟寿山的棋子,他只是想着怎么破掉龟寿山的局。
加上他研究过,龟寿山易守难攻,弄几个他们的人在手里,摸清楚山上的布局才好行事。
就是你惦记着我,我也惦记着你,各有心思在盘算。
可他们敢直接对皇子动手,那就是自寻死路。
赵苏说完,翻出衣裳换上,进山穿不得长衫,鞋子绑腿都得重新换过。否则进山走不得几步,就得被人扶回来。
“公子居中筹划,我等替公子进山,保证将公子白和蒙贤安全带回来。”韩书和门客都劝公子止步。
赵苏摇头,毫无转圜的余地。遥望青山,“小白在等我。”
此时的群山间,几个人背靠着背,坐在血泊之中。几人面前是群狼的尸体,横七竖八,零星的碎肉散了一地,四处血迹斑斑。
蒙贤与公子白背靠背在一起,身上并无血渍,脸上也干净的很,不像厮杀过的。另有虞姬两姐妹挤在一起,小的眼睛都不敢睁开,把头埋在姐姐怀里,害怕的浑身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