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陈家势大,大的过商运府的公公吗?大得过三斗大监吗?
坑人的东西,老子不干了,你坑爹去吧。
陈旁见少爷只知道吃,只好自己问道:“冯大人,不知今日城门外的关卡,可有查出什么来。”
冯大人摆摆手,嗔怪道:“你也是的,这是少府的商队,必然是无碍的,我们怎好强行查看。”
陈旁心中鄙视,这个冯大人还真是胆小如鼠,拍县令的马屁,拍少爷的马屁,现在连与少府合作的商队的马屁也要拍。
陈少爷咽下一块豌豆黄,生气道:“可是他们敢打我,我要是不报仇,岂不是很没种。”
呵呵,他们只是打了你啊,该知足了。
表面则是一脸愤慨,“什么,简直是欺人太甚,还有没有王法了。”
说了半天谴责的话,陈少爷很高兴,觉得冯伯伯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但旁边的陈旁却知道,这些话假大空都有,就是没有一句实际的。
说白了,他不愿意帮忙。
陈旁有些不耐烦的打断冯大人的话,拉了拉陈少爷道:“我们出来的时间够长了,还是回去吧。”
陈少爷走的时候,冯大人热情的给他装了一大盒豌豆黄,还跟他说,喜欢吃就每天给他送。乐得陈少爷见牙不见眼,觉得冯伯伯比他爹对他还好。
回到县衙,陈旁告诉少爷实话,这件事冯大人不想管,只能靠他们自己。
“不如告诉老爷?”陈旁才说一句,少爷就抱着脑袋拼命摇。
“不行不行,我爹会打死我的,不能告诉他。”陈少爷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他爹。
陈旁也知道,大人的脾气古怪,少爷做的对他没一个笑脸,少爷做错了他就动辄喊打喊杀。陈家的祖父母,又从小娇惯孙儿,这才养成现在的性子。
“要不然,咱们就算了?”陈旁试探道。
虽然他也不喜对方,但究竟只是小冲突,还没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陈旁在县城横着走惯了,遇着得罪他的人,打一顿出气或是让对方倾家荡产,再不然看对方苦苦哀求取乐,都是常事。
可是这伙人的路数太奇怪了,悍勇的老兵,箭术奇高的少年,还带着少府的文书。万一真有什么差事要办,会不会回头找他们的麻烦。
陈少爷一拍桌子,“绝对不能放过他们,以后我的面子要往哪儿搁。”
陈旁苦笑,少爷就是这样,面子比天大,在对方少年面前丢了这么大的丑,还被抢走猎物,能放得下才是怪事。
第179章 找人 打听张良的下落
赵苏一行人在城父县包下一间客栈, 就开始安排人手,打听张良的下落。
根据线报张良应该早已离开,但老家总有他的朋友圈和生活圈, 不可能完全没人知道他的去处。如果能找到他的朋友,说不定有可能猜到他的动向。
所以城父县这一站, 他是必要来一趟的。
商队那几个机灵的小孩儿,都已经在保生的带领下, 提前进入县城, 与他们兵分两路, 一方在明一方在暗,打听来的消息, 还能相互印证。
当地的县令县尉是必要打听的, 县令的口碑令人意外的不错。韩书咋舌,“怎么自己的儿子,就不好好教教呢。”
“有人懂为人, 懂做事,却不懂为人父母, 这不奇怪。”赵苏笑道。
县尉有个外号叫马屁精, 因为县令是颍川郡的大族,势力极大, 所以县尉处处让他一头。再加上他这个人十分官迷, 整天想着去上官的马屁,让很多人瞧不起。但同样意外的是,他在当地也没有太多劣迹。
当然, 所谓的口碑不错,没有太多劣迹,都是在比较宽泛的要求之下。就如韩书所说, 按公子的要求,这世上没有几个人做得到,能做得到的,大概只有从新村出去的几个门客。
“虽然他们的口碑不错,但也不代表他们和张良没有任何联系。这一点,一定要查清楚。”
并不是赵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初项羽造反是怎么开始的,就是会稽郡的郡守殷通主动邀约。结果遭到项羽和叔父项梁的反杀,抢了殷通的官印,这才开始漫漫造反之路。
韩书点头,“我会的,张良在城父认识的所有人,我们都会深挖一遍。”
“不过,这么多人打听张良,肯定会被人发现。”古代人的居住方式决定了,大规模的打听消息,根本瞒不住当地人。
“就说他欠我们钱,我们是来要债的。”赵苏轻轻松松就说出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