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贤和公子白不耐烦公子慢悠悠的骑马欣赏山景,由侍卫跟着,去追前头的人。
赵苏则是嗤笑,“不要因为赶路,而错过沿途的风景。”
很多地方很多人,也许是他这一生当中的第一次见,也是最后一次见。既然见了,怎么能不多看看了。
韩书莫名其妙抬头,嘀咕道:“有什么不一样,还不如我们新村的后山呢。”
所有的山,不都是一个样。
也只有从后世来的赵苏,才把没有开发过的,原始的风景当作不可错过的宝贝。大多数人,根本没觉得这些有什么好看的。最好看的,当然是咸阳高大的城墙,美轮美奂的皇宫,以及发生各种奇迹的新村。
原始就代表着未经开发,也代表着生活的艰难。道路崎岖,进出不易,想出门一趟换点食盐,都担心被野兽咬死。
赵苏自嘲的笑了,原本这样的碰撞在咸阳已经慢慢减少,可是这一趟出行,后世的赵苏又开始在秦朝碰撞。
“其实就和后世某些发达国家,看到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就痛心疾首的高呼破坏大自然。恨不得全世界都回归原始人的生活,最环保最和谐。但自己的国家一定不能包括在内,因为他们看完了原始生活的热闹,拍几个不要钱的巴掌,还要接着回去享受现代化的便利和高效呢。”
赵苏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后,立刻改正,“走吧,咱们也早点到驿站,要是来得及,还能上山打个猎。”
大家轰然叫好,他们看不出风景有多美,但对打猎这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相当有兴趣。最重要的是,有小月在,不管打着什么都不会浪费,说不得又有新的吃法让他们大饱口腹。
一群人欢天喜地往前跑,雪花踏进泥里,扬起点点黑泥。下雪的时候有多晶莹洁白,下雪之后的泥地就有多肮脏讨厌。侍卫们抱怨着,嚷着一会儿要给自己的爱马好好擦一擦,不然一个个都成了泥点马。
就像观雪的文士抱着炭炉吟雪作赋,冒着风雪赶路的游人抱怨贼老天不让人好过。同样的季节,落在不同人的身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驿站的门口,那是相当的热闹,两方人马围在院子门口,互不相让。
赵苏赶紧策马上前,看到公子白和蒙贤正跟人理论着什么,侍卫围在旁边,将他们牢牢护住,这才跳下马。
“怎么了,这是?”
“大哥,他们欺负人。”公子白跟快,三言两语讲的清楚。
明明是他们先到的,小月都带着人在清洗厨房了,结果这群人赶到了,非要强占客房。
赵苏看了对方一眼,韩书立刻上前交涉,先找出驿站的驿头,“他们是哪家的,办的什么公差。”
驿站是有规矩的,优先级是朝廷送军情,送奏折等来往的人马,其次是出门办差的官员。这两类人住驿站分文不付,不仅要住最好的房间,还要免费供应饭食,甚至特殊情况下,还要提供换马服务。
然后是不办公差的官员,只要是官员甚至吏员,都可以住进驿站,只需付一点基本的费用即可。
至于非官员的普通人,可以住,但收费比照外头的客栈还要略贵一点。如果驿站里官员住满了,普通人就是出再多钱,也一样会被拒绝入内。
所以韩书有此一问,对方若是办公差的,那就好好叨叨,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公子又不想暴露身份,各退一步好商量。
驿头嘿嘿一笑,“我可不知道大老爷们的事,你们自己商量好了再找我。”
直接撂了挑子,不管这茬儿。
韩书听到耳朵里,只觉得刺耳极了。这项政令才多长时间,就开始变味了。
再一看争抢驿站的人,轻车简从身背弓箭,牵着猎狗。一看就是本地人出来打猎的,绝不是什么出门办差的官吏。
恐怕是经常过来的本地人,与驿头相熟,所以他才偏帮。
韩书冷笑道:“要是送军情的信使过来,你是不是也要他跟人争个先后。”
驿头看了韩书一眼,阴阳怪气道:“唉哟喂,您可别吓唬我,爷爷我也不是吓大的。当初爷爷上战场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穿着开裆裤玩泥巴呢。您要是官爷,就拿文书出来,拿不出来,就免开尊口。”
他又不傻,选择旁观自然是搞清楚了对方的身份。那个孩子都说了,他们是贩货的商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