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氛围所致,如果一个读书人受聘于商人,恐怕当天所有的朋友都会和他绝交。甚至于,以后连门第稍微高一点的人家,都进不去。
没人敢用自己的前程去做这种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读书人都是极爱惜羽毛的一群人。
少府和商运府更是财大气粗,想要拿下造纸厂大半的产量。整个国家的公务用纸是一个海量的数字,而三斗相信运往西域肯定又是大赚一笔。
赵苏赶紧阻止了三斗的想法,“蛮荒之地,有几个人识字,何必浪费这么珍贵的纸张。不如直接向他们贩运书籍,藏书馆不是要编撰百家典籍吗,还不如直接把典籍贩售给他们。”
“贩运典籍还有教化之功,学习百家典籍的人越多,他们和我们的想法越接近,以后行商就会越安全。”
三斗仔细想过,不得不道:“公子想的深远,确该如此。”
赵苏则和少府谈好价码,将一半的产量出售给少府。
“我准备在闽越和九郡各建一家造纸厂,府令可以安排一下距离,另外两家可以送货到相邻的郡县。”闽越有蒙殊,老丈人在九郡,这都是绝对可以把控的所在。
第160章 左相 上折请秦皇登泰山封禅
少府自然是希望造纸厂多多益善, 也省得经常提不到货。可以想见,纸张一旦推广开,大家是绝对不会再回头去削竹简书写。到时给谁不给谁, 即头痛又得罪人。
造纸厂多几个,还能让他们送货, 最后省的都是自己的事,吴道知举双手赞成。
既然他们过来, 赵苏也顺便问了问修建灵渠的事顺不顺利。
“还算是顺利, 不过至少得要三年时间。”也就是说, 征伐西瓯和南越,得在三年以后。
这种事就是有金手旨, 也没任何办法, 如果有办法,不是仙侠就是奇幻,反正不会是古言, 赵苏乱七八糟的想着。
“听说公子在实验新式的海船,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一眼。”吴府令颇有些感兴趣道。
三斗对此倒是兴趣缺缺, 不过吴道知有兴趣, 他也不会扫兴就是了。
赵苏带他们去马厩挑马,顺口说道:“其实隔海相望的地方, 也有别的陆地, 如果海船当真经得起海上的巨浪,我们完全可以将贸易做到其他的大陆上。带着海船,货物也好运输, 唯一担心的就是途中的安全。”
三斗一听,眼睛顿时发亮,“此话当真。”
只要是能通商的地方, 三斗都有兴趣。
“我什么时候说过谎话。”
这倒是,扶苏公子的信誉一向有保障。
三人骑着马,一直沿着河骑到远离新村的地方,才看到船坞。这一块的河面较为宽阔,船只下水可以直接驰往渭河。
为了生活方便,赵苏直接让人在这边盖了好几栋平层的回字楼,供所有人居住。
“姬先生怎么在这儿?”赵苏下马就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姬无忧。
船坞的负责人程大力老远迎了上来,抢着答道:“为了解决海船上的帆,只好劳动姬先生帮我们想办法。”
姬无忧面无表情道:“谈不上劳动,我若不喜欢,你们请是请不到的。我愿意来,是因为我喜欢。”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人帮忙,新村可是卧虎藏龙之地。”赵苏这话倒不是夸张,新村的名气早就传了出去,只要是自认有两把刷子的工匠,都会首先来新村碰碰运气。
程大力腼腆的一笑,“新村被我们扒拉个遍,包括我那些同乡,谁也没放过。”
谁也没放过,这话霸道,赵苏听了哈哈大笑,朝他竖起大拇指,“好样的,干事业就得有这种精神。”
赵苏陪着三斗和吴道知,让程大力做讲解,参观船坞。
“楼船做的比较快,都是现成的技术,在这里人,只要懂造船的,都懂怎么造楼船。但是帆船的技术是全新的,我们再是看好,也得从头摸索起。”
做到最后就是做楼船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会过来帮他们一起琢磨。
“公子放心,大部分的技术都被我们吃透了,明年夏天,您一定能坐上我们的船。”
赵苏对这个时间还算满意,这年头全是手工制作,这么大一艘船,除了这些工匠,所调动的工人也是海量的数字。能拿到别处单独制作的,就尽量分散开。可这一片仍然住了上百个工人,为船坞服务。
三斗看的连连点头,知道公子是在为出海做准备,想到公子所描述的大陆,心头火热,恨不得现在就运上一船茶叶香水和玻璃,拿去海外换回满满一船的香料宝石和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