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赵高新增了杨瑞和这个同盟,可惜对方滑不溜手的,他们还没找到破绽。
对付李斯,倒是已经开始见到成效。秦皇问询政事时,慢慢偏向蒙毅,可以说在政事上,蒙毅和李斯已经有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而赵苏和蒙毅捆绑在一起的政见,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开始左右的秦皇的决策。
又因为李斯与其交恶,许多新生事物都无法插手,比如说农具的推广,粮食增产这样的功劳,他就无法分润。蒙恬要走了水泥的配方,一心一意修建最坚固的长城,李斯明明主持皇陵的修建,却没有提过分毫。
一件事不打眼,二件事不显眼,三件事,四件事呢。
聚沙成塔,越来越多的刺被种到秦皇的心里,有多少信任能够被消耗,有多少感情能被辜负?
当秦皇觉得李斯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信任,天平反转之日,就是分出胜负之时。
天平什么时候反转,目前还不知道,但赵苏会一块又一块,静悄悄的往上加码。
人手啊,还是不够,有份量的官员,谁不是想着左右逢源,谁都不想得罪,敢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的人,还是太少。
赵苏没特意去等徐福的消息,处理完咸阳的事,便直接回了新村。无他,绿豆,豌豆都该收了,他不在谁来主持。万一要给他收坏了,上哪儿哭去。
事实上他想太多了,不管绿豆还是豌豆,农人种了几季,早就驾轻就熟。赵苏想下去帮忙,硬是被韩书拉住,最后据传是农人贿赂韩书,让他拉住公子。因为担心公子笨手笨脚,会帮倒忙。
“绿豆的亩产有一百来斤,豌豆的亩产更是高达二百斤。没想到啊,竟然亩产这么高。”韩书看着统计好的数据,啧啧称奇。
“好好选种,派人给公子高送信,靠南边的地方,除了甘蔗还可以种绿豆和豌豆,这两样也是好东西。”
绝对是比粮食更能卖得上价的经济作物,产量还比较高,只不过看着绿豆,赵苏忽然“咦”了一声,“红豆呢,红豆上哪儿去了。”
红豆和绿豆都是原产中国的作物,只不过都在靠南边的百越,大概在后世福建和广西一带的位置。
“知道了,传话给商队,让他们找。”韩书不用公子多说一句话,就知道意思,很快做出反应。
公子竖起大拇指,“好样的,让他们快去找,红豆可以做豆沙,这可是万能馅料。”
豆沙月饼,豆沙汤圆,豆沙馅的绿豆糕,和什么都能搭配在一起。就是单独煮来喝,也是一道美味的甜汤。
农人挑出颗粒最饱满的绿豆当种粮,赵苏直接从里头拎走一筐,怀孕的女人就是喝碗绿豆汤,也必须挑最美的,万一关系到孩子的美丑呢,是不是。
看着信誓旦旦不信鬼神的公子,向迷信势力低头,韩书抽抽嘴角,行吧,你是大佬,你说了算。
绿豆煲汤那真是太简单了,仔细清洗后加水煮,煮到绿豆开花后加糖,喜欢颗粒整齐煮的时间短一点,喜欢颗粒都熬化在汤里的,就煮的时间长一点。晾凉了就能喝,清火解暑,还能解毒,实在是夏天不可多得的良伴。
新鲜的豌豆拿水煮过撒上一点盐,就是一道鲜嫩的豆菜。不过新鲜的豌豆没法保存,赵苏除了送一些给咸阳的亲友,便是命人晒干存放。
晒干的豌豆变成黄色,可以存放很久,还能拿来做豌豆黄一类的点心。
“这汤有这么好喝吗?”韩书偷偷摸到厨房,看公子对着一锅正在熬煮的绿豆汤傻笑,心痒痒的瞄准了公子拎到厨房的一筐绿豆。
正准备下手,就听到公子一声断喝,“干什么呢?”
韩书大笑几声,掩饰自己的尴尬,“我摸摸,摸摸还不行吗?”
“去去去,这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跟孕妇抢食,你好意思吗?”今年绿豆收获还不错,除了留种,各家分一点还是够的。哪怕是分到手了,韩书仍然觉得公子厨房里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这毛病怕是难得改掉了。
“公子刚才笑什么呢,想到什么好笑的事了吗?”韩书赶紧岔开话题。
“哦,也没什么。”赵苏只是想到后世,有同学以为豌豆晒干之后就是黄豆,所以忍不住好笑罢了。
煮好的绿豆汤大受欢迎,因为公子说过绿豆汤易坏,绝不能隔夜,就是当天也得尽快喝完。所以韩书很是慷慨的表示,尽管放着让他来,保证消灭的干干净净。
夏天胃口变差的蒙梨,都忍不住喝了两碗,喝完胃口全开,又捡鲜嫩的盐水豌豆吃了半碗,撑得在露台上转悠着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