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西域的资源也支持不起旷日持久的战争,在生存都很艰难的地方,战争意味着大量的消耗。都去打仗,粮草从哪儿来,总不能去吃沙子吧。等你打个五六年,将老百姓打的不事生产躲起来,就会发现,连抢劫的对象都没了,那还打什么?
这和秦国只要灭掉六国的政权,就会自动接受六国的土地和百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而从另一方面说,他们的文明还处于初蒙的状态,如果真的形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可能要不了一个月,他们就会被自己的排泄物臭死。又或者,因为瘟疫而变成空城。”
如果再过几百年,赵苏可能不会说这样的话,但在秦朝时期,他可以肯定。西域还没有同中原有所交流,他们对于国家的概念其实就是一个奴隶主带着一大群奴隶而已。
这不是危言耸听,比如秦皇就根本不需要扶苏进一步的解释,如何管理一个国家,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有政务,有军事,有虚有实,有各种学问。
华夏文明经历尧舜禹,商周,以及春秋争霸,通过战争,瘟疫,天灾等等一步步得来的治国经验,再被百家学者通过各自的治学理论打磨验证,才有了今天的秦国。
就算一座普通的城池,如何建立排污系统,如何布防,如何规避火灾,如何预防瘟疫以及瘟疫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统统都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也是现在的西域各国,根本无法得到的知识。
秦皇没有点头,他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判断扶苏的话,是不是正确的。但他也承认,至少现在听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域的土地太大太多了,你想怎么建立国家就怎么建立国家,也不会有人来管你。而人口又太少太少了,退一万步统一起来,最后管理不了,还是一样会分崩离析。
扶苏看着舆图,脸色变幻不定,最后叹了口气,“父皇一定想不到,儿臣最后一条的理由是什么?”
“哦,还有什么,一并说来。”
“如果他们真的出了一位雄主,一位大野心,他们的目标一定是南下,是我们而不是西域。”
秦皇眼睛一瞪,桑木当即跪下,将闾和静嘉更是缩着脖子,连呼吸都放轻了。至于三斗,他早学会了让自己的存在就如同不存在。
“蛮夷尔敢。”秦皇此时处于人生当中的最高点,或者说自古以来帝王能达到的至高点,听到这话简直暴怒,恨不得现在就将西域整个吞下,慢慢撕成碎片再揉捏到一起。
“父皇,西域的复杂,远不止儿臣所说的这些。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回来,父皇尽可以慢慢筹谋。”
这一点,秦皇倒是认可,西域太远,远到粮草补给根本不可能跟得上。即然跟不上,也就不可能出动大军。
只不过,身为帝王的敏锐,或者说是第六感,他能感觉到,扶苏所说但有雄主诞生就会南下攻伐中原,是真实有可能会发生的事。
“着司运府再派出商队,前往西域。”秦皇脸色阴沉,虽然这个危机不一定是什么时候才会发生的事,但身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危机感驱使他要早早做出预防。
赵苏心想,南宋啊南宋,我也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
秦皇今日是肯定没兴趣再听什么出海的事,赵苏也不敢提,带着两位公子走出秦川殿。一路上,将闾和静嘉都沮丧的低着头,西域的事有父皇和大哥,还有那么多的朝臣在忙活,反正他们也沾不到边,关心也没用。
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出海挖白银矿,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生活太过单调,忽然被出海挖矿的事调动起来,这盆火就怎么也浇不灭。甚至于,挖矿发财都已经不是摆在第一位的需求,证明自己的才能才是第一位的。
“要不要我给你们一个提议。”赵苏这人就是这样,吃软不吃硬,见两个弟弟恨不得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就忍不住给他们出出主意。
“大哥。”两个人同时围了上来,一个抓左手,一个抓右手。看样子,是不打算放他走了。
“得得得,去我宫里吃酒,边说边聊。”赵苏可不想跟他们干耗,他还得赶紧回去看老婆呢。
赵苏给他们出的主意也相当简单,两个弟弟不是在咸阳憋坏了吗?干脆自请去琅琊郡,观察海事。
“大哥,你说真的?”将闾盯着大哥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大哥有开玩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