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楼背后的温室大棚,已经扩大到五间,有二间种的全是甘蔗,一间种的是绿豆和豌豆,还有一间种的是寻常的蔬菜,最后一间种的是不容易过冬的花木,而在一群花木之中,一颗桃树显得犹为醒目。
外头的桃树早就只剩下枝芽和零零星星的叶片,待来年再发新芽,可这里的桃树,依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水的花草,也是摇曳生姿,深深浅浅的花香,氤氲在鼻尖,熏得来客喷嚏连连。
“这样就可以过冬?”所有的温室大棚里,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常青的绿色。
“当然。”赵苏牵着蒙梨的手,从种植花木的温室大棚里退出来。
“到了冬天,咱们用猪骨头熬底汤,然后现摘了叶子烫火锅吃,你说怎么样?”
“这日子想想都美。”蒙梨原以为自己对新村足够了解,可是现在,越看越发现,其实自己对新村的了解还差得很远。
“想美还不简单,走,再带你看样好东西。”刚才看到桃树,赵苏才恍然发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东西,却又一直没想起来。这会儿蒙梨提到美字,就跟按下开关一样,让他一下子想了起来。
“果子不都采光了吗?”坐着马车来到果树林,蒙梨看着已经开始落叶的果树,一百个不思其解。
“果子算什么,桃胶才是好东西呢。”赵苏终于想起来的,就是桃胶。这东西是桃树的树干上,天然分泌出来的胶质物。营养丰富,美容养颜。
一般来说是在夏末初秋的时候采摘为宜,但一定要在下雨之前,否则一场大雨便能将所有的桃胶毁之一旦。
“看我的。”赵苏不让别人代劳,而是自己抱着一颗大树往上窜,好在桃树不高,让他顺利窜上去。
用手轻轻一掰,长的如同琥珀般的桃胶便脱落下来,一颗颗晶莹剔透,漂亮的如同天然形成的宝石。
蒙梨拿在手中把玩,又使劲捏了捏,不太敢相信这玩意儿能吃。
赵苏只收集了一小兜,便叫来管理果树的农人,让他把桃胶都采集下来,送到星楼,水娘自然会付钱给他。
收集点这玩意儿,还能拿钱,农人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就给星楼送去,保证一颗都不会少。
刚摘下来的桃胶当然不能吃,要用清水浸泡十来个小时,再来清洗。清洗干净了和银耳,莲子等物一起熬煮,最后放上白砂糖,是一道美味又养颜的甜品。
农人说是第二天送,结果当天就送来了,水娘还是论斤称重,按之前收果子的价钱给了他们。农人喜滋滋的捂着荷包走了,谁想得到,果子都没了,竟然还能再赚一笔。
“这东西真能吃吗?”水娘在厨房里忧心忡忡的看着,对她来说如同石子一样的桃胶,“要不然让公子吃吃就好,就别给夫人吃了。”
“夫人眼巴巴的等着呢,怕是不行。”小月也跟着说道。
“唉,这要是吃坏了肚子可怎么办。”水娘仍然担心。
“公子说能吃,肯定能吃的。”小月对公子的信心是盲目且不讲任何道理的。
“说是这么说,就怕万一,万一……”万一夫人肚子里有了,把小公子吃坏了,可怎么办。水娘忧伤的想,谁也不懂她的苦恼。
蒙梨还是吃到了炖好的桃胶,炖过之后加入白砂糖,软滑可口。听说可以养颜,硬是多吃了一碗。
“剩下的都留给你,你慢慢在家炖着吃。”赵苏边说边在竹简上记着什么。
蒙梨过来帮他磨墨,有几分得意道:“我爹改良过的毛笔,好用吧。”
“那还用说,你爹就是笔祖。”
一句话哄得蒙梨高兴极了,其实赵苏也不全是哄她,蒙恬还真就是被封为笔祖。
毛笔的发明人,其实不是蒙恬,但早期的毛笔书写不流畅,而且不吸墨汁,并不好用。
是蒙恬发现用石灰水浸泡过毛笔的笔尖,去除油脂,能大大改良毛笔的性能,这才让毛笔的作用发扬光大,最终被封为笔祖。
“这个砚台,也是用你爹送我的石头雕刻的。”赵苏选了一块最喜欢的纹理,让人打磨成砚台。
“我爹喜欢的东西,肯定错不了。”蒙梨骄傲的抬了抬下巴,又忍不住低下头去看他写的东西。
“柿饼,桃胶,还有果糖,这些秘方你写下来,准备给谁。”蒙梨问道。
“你记不记得我在全国开的豆腐店。”
“记得,我还记得你没收钱呢。”蒙梨笑他,“可惜没人知道,不然铁定要笑你做赔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