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拱手后这才依次坐下, 还是阮功先开的口,“农具一事, 外头都传, 公子是迁怒于那些不买帐的世家贵族,特意把好东西出借给农人使用。把这件事,传的如同孩童嘻闹般简单, 我们三人,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看完豆腐坊和果树, 我们却不这么想了。”
说完便示意高和继续,高和坐直身体道:“公子前段时间, 见了许多人, 与他们签下契约,要将豆腐坊开遍秦国上下。世人都以为公子是用豆腐坊牟利,就如同其他的生意一般, 几乎无人在意。”
可是豆腐坊的利润究竟有多少,他们三人做一个预测很容易就算出结果。
“豆腐坊的利润并不高,一个小户之家全力经营之下, 在当地又是独门生意,倒是能赚上些许利润,做个富家翁。但是和新村出产的大多数商品一比,利润堪称微薄。如果公子如大家以为的那样牟利,无论是公子以配方占一定的干股,还是把配方卖给众人,这个利润公子看不上,而对开豆腐坊的人来说,无疑等于将利润压的到他们可能无法接受的地步。”
高和抬头,说出结论,“我们猜测,公子的豆腐坊,是免费的。”
豆腐坊是免费的,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赵苏下意识的看向韩书,韩书连连摇头,“不是我,我什么也没说过。”
赵苏点头表示相信,现在的人还是很看重承诺和口碑的,特别是读书人,人人都争当名士,不会因为这等事让自己的名声蒙尘。
赵苏此举也说明他们几个人的猜测是正确的,心中越发笃定,接下来便换作封敬,他拱手道:“公子出借农具,降低豆腐的价格,又免费将制作方法传播出去,实在令人佩服。”
“我们三个人还发现,公子很在意将无用的东西,转变成为高价值的物品。比如说野花杂草一般的油菜花,却能榨油,生长在山间野岭的果树,几乎无人关注或成为猴子们的腹中物,或被孩童摘采回来当作零嘴,却在公子手里发扬光大,无论蜜饯还是果酒,以后必将养活大量种植果树的农人。”
“有些土地不够肥沃,种植不了粮食的地方,便可以改种果树。而一些荒地,也必将因此被大量开垦出来,因为果树需要的开荒力度比粮食低的多,花费的力气也要小得多。”
这样一来,等于给百姓多开辟出一条道路,种粮食的同时,种植几颗果树,不费多少力气的同时,却等于多了一笔收入。哪怕三五文,哪怕十几文,对于农人来说,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候救他们一命。
最后轮到阮功总结,“公子所做之事规模庞大,所需物资和人手也属海量,若我们推测不错,香料坊,染料坊,甚至花皂甘油等物,都只是公子攫取财富的手段。”
“毕竟,若是公子只想聚积财富,取新村之中三到五家工坊,工时简单,原料易得,富可敌国指日可待。可公子却把金钱花在大量收入和付出不那么成正比的事情上,如果还看不出公子的抱负和济世仁心,我们几个,哪里有资格被韩书推荐到公子面前。”
赵苏听完他们所说,久久不语,心中感慨,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凡是做过的事情,皆有迹可寻。
找出所有事情隐藏下的脉络,自然对这个人的目标一清二楚。这就是自己一直让黑奴儿收集情报的原因,只是他的敌人太过强大,不像他的新村,一座庞然大物清晰的摆在众人面前,可以随意供人研究。
赵苏举起手,抚掌轻拍几下,“不错,几位先生若愿留下,扶苏自当以友待之。”
三人大喜过望,纷纷揖首,“愿为公子效劳。”
“你们愿在新村多停留几日,还是愿意替我出去办些小事。”赵苏愿意接受门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目前没有随意可以支派出去的人手。新村的管事,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不管谁出远门,必然会引来许多关注。
门客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门客与主家属于一种很宽松的关系,并不是主仆,也没有强烈的约束,在或不在,都不会太过吸引人的关注。
三人纷纷表态,愿意现在就出发。
“倒不用那么急,先在新村将住处安置下来,再来分配路线。你们可能要兵分三路,但一个人出门太过危险,我会分配一些家将和护卫,配合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