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阳赶紧道:“这话万万不能再说了,公子说过,这个世上没有神仙。”
农人们赶紧捂嘴,“不说了,再也不说了,没有,确实没有。”
可是那眼神,根本不像是相信世上没有神仙,倒像是为公子这个神仙保密。
韩阳哭笑不得,只能四处转了转,见挑不出什么问题了才道:“你们多盯着点,一有异常,立马来报。”
“喏。”农人们个个红光满面,口袋里装满铜子,就是说话都比以前大声许多。
赵苏交待完嫁接一事,又重新忙碌开了。无他,终于可以搬家住进他的三层小楼。
忙的他呀,刚出现在别苑,脚一伸,就被丫鬟拦住,“公子,前头在搬东西,小心撞到您。”
不就是嫌他碍事吗?行,他挪。
小楼里统统要重新布置,他的审美终于有了发挥的空间,那里必然欢迎他。
“公子,马上要将床榻抬上来,您是不是……”
好,他再挪。
他得盯着厨房一点,省得搬来搬去,把他的食材弄污染了。
“公子,小月厨娘交待,厨房要待她看过了,再将食材搬来。若是有一丝灰,就饶不了小的。”丫鬟可怜巴巴的看着被公子踩出一条泥印子的水泥地面,垂泫欲泣。
赵苏怒了,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去咸阳行不行。
众人齐齐松了口气,碍事的人终于走了,他们总算可以畅快的继续搬家,而不用总被公子以莫名其妙的理由打断。
赵苏顺手带走公子白,公子白有点不想离开新村,夏日的新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好玩的东西太多了。随便一条水沟,小孩子们就能找到无数的乐趣。
“你已经是个五岁的大人了,不能再像三岁的小孩子一样只知道玩。先生们开始教你念文章了是不是,背一篇听听。”
新村的学堂,也在经历了最初的识字算数阶段后,开始了分级。象公子白,和另外二个极有天赋的孩子,一起接受先生的升级教育,开始学习文章,练习大字。
而面对大多数人,仍然是只求识字,会基本的算数便好。
赵苏原本以为,有识字的机会,这些孩子们会很珍惜,毕竟在新村,像庄头,帐房,掌事,甚至匠人这样有一定地位的工作,前提便是能写会算。
但没想到,绝大多数的孩子,根本没有这种意识,有些坐不住的,几天之后宁愿帮着家里人下地干活,也不想去学堂。而坐在这里头,能够坚持下来的,大多靠的是家长的强压。像是掌事或是匠人的孩子,学的不好,家长回家就是一顿痛揍。
而靠着自觉能够坚持下来的普通农人的孩子,则少之又少。但这些少数人,俱都表现的比同龄人早熟,也更清楚自己未来要些什么,所以才有动力去学习。哪怕天赋一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会咬牙坚持不肯放弃。
赵苏坐在去咸阳的马车上思考这个问题,他只能无奈道:“看来不管哪个朝代都一样,靠自觉去学习的,都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在年幼的时候,都是被动学习。”
年幼的孩子说他懂事吧,什么都知道一点,但又没有真正长大,并不懂得自己所面对的世界从来不温情,相反是极度的险恶。当你以为自己有选择权时,其实你只是被这个世界选择。
就拿新村来说,不识字的老百姓可以选择当农人或是工人,但永远不会有机会去选择当掌事还是帐房。
“但石顺民不一样。”石顺民就是那种即有天赋,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
摇头晃脑背完一篇文章的公子白,在听到熟人的名字后,转了转眼珠子,“他读书好,先生们都夸他。不过他说,等我像他那么大了,会比他更加厉害。”
“这是当然的,我们小白才是最厉害的。”赵苏从来不吝啬夸讲公子白。
公子白抿着小嘴收了半天没收住,高高翘起来,配上团团的小圆脸,可爱的像个小天使。
翌日,带着公子白一同进宫给秦王请安,送上最新做出的桃脯,还有一匣子白砂糖。
至于果酒,他当然要对秦王有所交待,否则哪天让秦王从外人嘴里得知,可有得他受,“儿臣利用山后的荒地种植果树,收获颇丰。但果子向来存放不易,鲜食再好也吃不了那么多,最后多是白白浪费。儿臣便用果子酿酒,若是能行,倒是给这些果子找了个出路。”
“哦,可有成效。”秦王对杏脯桃脯只是略尝便罢,倒是极喜欢冰糖和白砂糖,毕竟对于甜食,大部分人是无从抗拒的。尤其是在甜食得之不易的时代,越发显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