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转到山后先是一千亩遮天蔽日的油菜花,然后才是果园的位置,油菜花依然开的蓬蓬勃勃。等到凋谢以后,才会结出油菜籽,到了九月底,就该收菜籽,到时候榨油坊就有得忙了。
“公子,开荒的农人都在问,到底要怎么算租子。”韩阳骑在马上,指着油菜花问道。
韩书在旁边冲着韩阳“啐”了一口,“这种事也要问公子,既然说了开荒只收一半的租子,新村收五成,那这一片就只收二成半。你打个样,看看一亩能收多少菜籽,取个中间值,然后算出一家要交多少菜籽。”
“交的菜籽直接送到榨油坊入库,他们手里剩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按之前说好的,他们手里的菜籽要么出售给榨油坊,要么自用,不得输送到新村以外的地方。”
韩阳连连点头,讪笑道:“这不是心里拿不准,想再问问吗?”
“你想再问问没有错,不过拿不准是个什么意思,公子金口玉言,说过的话,还能不认。”韩书摇头,知道韩书阳的意思是油菜花开的这么好,怕是油菜籽也会大丰收,只收二成半会不会太少。
这些油菜籽,说起来,不论犁地浇水又或是施肥,都比不上种粮食/精细。恐怕这些开荒的人,心里也在打鼓,公子会不会信守承诺。
赵苏看了韩阳一眼,“我答应过百姓的事,必不会反悔,此事不用再问。”
韩阳赶紧在马上揖首,“喏。”
等赶到樱桃园,扶苏看着处处挂红的小樱桃,如同红宝石一样晶莹,心中欢喜不已。迫不及待摘下一颗,用袖子擦了擦就往嘴里放。
韩阳阻拦不及就看到公子的脸整张皱了起来,五官差点挤到一起,抽起马背上的水袋仰头就往嘴里灌。
看到赵苏这样,韩书手里攥着一颗千挑万选出来的红樱桃,放进嘴里也不是,扔掉也不是,只好捏在手中把玩。
看管樱桃园的农人和韩阳一起谢罪,赵苏摆摆手,“关你们何事。”
天生天养的果子,没有经历过选种和人工筛选,味道就是这么的随意,爱甜就甜,爱酸就酸,根本不按理出牌。
“樱桃皮薄,摘下来放不了二天就得坏,我让酒精坊那边准备一下,你们再安排人手摘果子。”
“喏。”农人高兴坏了,这一千亩果园的果树,都是公子直接让人用天南地北各个地方运来的,直接送过来就是几年树龄可以挂果的大树,种树不用他们出钱,只需按公子的要求犁地,浇水,施肥即可。
最后他们还只用交二成半的租子,三年后,才会跟新村持平交五成。剩下的果子新村负责收购,就算价格再贱,那也是额外多出来的收入。再说他们的家人,多在新村做工,出来开荒的都是闲散的劳动力,能多赚一个大子都是好的。
看完樱桃园,赵苏顺便把所有果园都转了一圈,秦朝时的水果种类不算少,象杏梨桃枇杷枣子李子柿子桔子海棠果和梅子,还有柰也就是后世的苹果,现在都有。
不过并不是全都能在咸阳种植的,比如说荔枝龙眼香蕉橄榄,都是原产中国南方,也就是现在百越一带的水果,咸阳的温度就不适合种植。
果树现在大多挂上了青涩的果实,一颗颗晃晃悠悠的吊在树间的枝叶上,牵着马散步在果树林间,微风吹过,远处的花香,近处的青草树叶的淡香,混和在一起,沁人心脾。
韩书深深吸进一口气,陶醉道:“此乃人间大乐事也。”
“可不是,不用你顶着日头犁地,也不用忍着臭气施肥,更不用推着水车来浇水,只来林间闲逛,确实是大乐事也。”
赵苏忍不住笑着调侃他。
韩书据理力争道:“士人管理农夫,农夫管理农田,此乃天经地义。”
随后又讪笑道:“就如同公子管理我,也是天经地义一般。”
赵苏失笑,进入杏林,看到有早熟的杏子,摘了一颗,总算吃到了甜味,砸砸嘴,又找到几颗熟的回去给公子白尝鲜。
韩书趁他心情好,凑过来问道:“公子,您刚才说让酒精坊准备,樱桃难道能酿酒?”
酒精坊连个招牌都没有,只除了他们私下交谈会提到,人多的时候,连名字都不会提及。
外人只道是公子用来做实验的一个地方,而且产量确实也很小,主要是酿制高浓度的白酒,再蒸馏出酒精,提供给皂坊当催化剂使用。
酿制出来的白酒,别说韩书苦苦哀求,就连赵苏自己都是一口不喝,一坛不取。有些事,一旦破例就收不回来了,赵苏很明白这个道理。不到这个世界的粮食产量大丰收,他绝不会放开这个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