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赵苏抚掌,他真傻,真的傻。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他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简直其笨如猪,不可原谅。
其实也不怪赵苏,实在是,他一直就生活在书同文车同轨的时代,早就被当作理所应当。
韩书摇头晃脑,“妙,确实妙,当时还有人故意算计他们,用两国度量不一,而跟他们约定。从他们身上,弄了不少钱,我都跟着上了两回花楼。”
咸阳的小纨绔,不敢违反法律,就用这种小招术讹诈些钱财。
赵苏把韩书扔下,自顾自去了书房,开始写奏折。
第二日,赵苏亲自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然后一把将奏折塞到韩书怀里,“去蒙家一趟,所有的内容都写在上头了。”
然后就将没有一点点防备的韩书,塞进马车。远远看到一只尔康手,从车窗里露出来,颇显凄凉。
书同文车同轨,只要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祖龙最大的功绩之一。而这个功劳,据考证极有可能是李斯提出来的主张,秦王应允采纳。
抛开李斯对扶苏的伤害,和最后对秦王的背叛,单说能力,他确实当得起秦王对他的信任。
“如果有其他人,也能源源不绝的给大王提供好主意呢。”赵苏自言自语说完,将双手枕在脑后,抬头去看天空的白云。
湛蓝的天空,看上去像艺术家精心调配的水彩,美好的不似在人间。
“人间很值得,我尽量让更多人觉得,人间是值得的吧。”赵苏喃喃自语。
第79章 抢功 你敢说你没去花楼会你的红颜知己……
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奏折,由蒙毅发出,右相冯云疾大力支持, 将领一系,都表示附议。
“就连左相李斯也黑着脸, 赞同附议。不过蒙大人说,私下里李相在府中吐了一口血, 还大肆清洗门人, 似是怀疑门下有奸细?”
在咸阳呆了好几天, 全程看戏,然后带着蒙毅的书信回来的韩书, 一边掏出书信, 一边跟公子交待这几天发生的全部事情。
赵苏心中大乐,看样子李斯已经在书写书同文车同轨的奏折,只是他身为左相, 自然不会上一个类似提纲的泛泛而谈,要上就上一全套。一旦通过, 就能直接推广实施。
而赵苏则没有这个顾虑, 他在写给蒙毅的信中称,赶早不赶晚。用最快的速度抛出这个议题, 只要大王应允, 再召集人手商议细节也来得及。而且这么做,还能分润一些功劳出去,何乐而不为。
至于他自己, 则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朝堂上的事,他不便参与其中。只是偶尔出个主意, 让他不用放在心上。
韩书一脸婉惜,“多好的机会啊,公子就这么白白送人,要是陈立知道,怕不是得活活气死。”
赵苏砸砸嘴,“他的上官怎么样,还没被他气死呢。”
韩书大乐,“有人开了盘口,打赌他能在典属国呆几个月。”
两人哈哈大笑,赵苏顺手就把缰绳往他手里一塞,“走,转一圈去,在咸阳歇够了,红颜知己也安抚好了,就该好好干活了。”
他懒得解释为什么自己不出面,他是王子,再能干也不会有人拿他跟李斯比较。但同为臣子,蒙毅表现的越出彩,李斯才会被衬托的越无能。
李斯不是秦国人,更不是什么世家贵族出生,他权倾朝野最大的依仗便是秦王的信任,而他也有能力,用一件一件的事情稳固秦王对他的信任。
如果这些信任今天被人分一些,明天再被人分一些呢。哪怕秦王依旧信任他,但是再多一个同等信任的人呢,这些看似不起色的小事,慢慢积累最终都会变成他的优势。
韩书跳上马背,不服气的反驳,“这也叫歇,明明是替公子办事。”
“你敢说你没去花楼会你的红颜知己?”
韩书的眼神心虚的四处发飘,就是不敢看公子,嘟嘟嚷嚷道:“公子到底是不是男人,知道有句话叫盛情难却吗?”
自从新村和十七家结盟为生意伙伴,他的身价也与往日不同,以前回咸阳,最多是在自家兄弟和发小中间混一混。现在可不一样,一回咸阳,谁家的大管事都来贴子请他吃饭的吃饭,去花楼的去花楼,这些人家的普通子侄族人,也争相与他搞好关系。
想到这里,韩书忍不住感慨,“还是公子有远见,将这些人用利益联系在一起,是最稳固的联盟。等于我们多了无数渠道和消息来源,不管办什么事情,都比以前顺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