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息的接收方式怎么这么像烙鬼……不是听到,而是这句话直接出现在脑海里……
在四维的概念里,这东西叫「共享彼此的认知框架」。
而更熟悉三维概念的李琢光,还是打算称之为「说话」。
李琢光一边想着,一边迅速找了个黑暗的拐角躲了进去。
和三维一样,她只要站在四维祇的视野盲区就好了。她也是四维的,豁免于四维看三维的透视感。
那边的实验员似乎并不觉得这个区域还会有四维祇出现,而它们说话的内容也许也并不机密,所以并没有使用私密的方式分享认知框架。
B:「……哪个三维世界?大部分定义为初学者的三维世界都在进行高能粒子对抗的实验了吧?」
A:「不,那些高能粒子对抗造成的波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至于对维度造成太大的扰动……」
B:「还能有什么?」
两个祇在交流时,李琢光能够从不同的波动中,辨认出两个人分别是谁在说话,就像三维人不同的音色。
听起来,所谓的「初学者」时代,可能指的是晴山那种已经步入星际旅行的时代,而不是人类定义中刚刚开始登月的时代。
高能粒子对撞机在晴山标准时间的一千多年前就被创造出来了,有无数个世界都达到了这一科技水平。
A:「有一部分三维世界的时间癌变了。」
B:「你开玩笑吧?癌变?在三维世界大规模癌变以后,我们不是给每一个三维世界的基础法则都进行了隔离么?她们的技术不可能发展到能让时间癌变。」
——时间癌变,是四维针对三维的时间异常创造出的名词。
在四维中,时间与长宽高一样,只是一个计量单位,但三维生物的时间是单向的,不可逆熵增的。
这种线性结构就导致了四维的因果关系僵化,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有着清晰的分界线。
时间癌变早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集体性记忆错乱,例如某句话在教科书上明明写的是A版本,却有一大部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都说自己记得的是B版本,并且她们也拿不出佐证,或者佐证只有一两条。
这一特征还同时表现为考古发现与当时存在的文明技术无法衔接的断层技术,比如远古时期的开颅手术。
其次是时间流速混乱。经常有三维人觉得假期的时间过得很快,工作时时间又特别漫长,其实这不是受到人心理喜欢厌恶的主观影响,而是因为三维世界时间癌变了。
时间癌变的中期,会出现记忆转移性肿瘤。例如从未学习过乐器的人某天毫无征兆地学会弹《野蜂飞舞》,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职业钢琴家连如何识谱都忘记。
中期的第二个特征是出现因果混乱,例如蜡烛无火自融,但十分钟后才有人划亮火柴点亮蜡烛,那时候便只能看到一支已经融化的蜡烛。
当时间癌变到达晚期以后,所有的狂乱都会变得愈发明显。
首先是早期与中期的症状增多到无法忽视的地步,再是出现更严重的晚期症状。
比如时间癫痫,整座城市的外貌在眨眼间改变,持续极短的一段时间后又在眨眼间恢复。
通常来说,在时间癌变还处于早期中期时,四维祇会试图使用四维的科技帮助三维解决,但当时间癌变来到晚期,那么这个世界就直接宣告死亡,进入分解流程。
目前为止,到达晚期的三维世界还只有一个,因此记录下的症状也只有一个。
李琢光的脑子里很快地过了一遍时间癌变的定义。
……怎么听起来有点耳熟呢,她想。
死亡时间早于失踪时间的尸体……原来如此,她们之前推测的什么阴谋论都是错的,李琢光当初倒是误打误撞地对了。
也许这其中有她本来就是四维祇的意识残留助力,并且她也颇有些心虚。
按照时间癌变晚期的症状来看,青苔城市那片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青苔图层」,就是时间癌变晚期的典型症状。
晴山在这么早以前就处于一个岌岌可危快要崩溃的状态……李琢光无法想象那些在中控室的姑娘们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保住了这个世界。
更何况其中为了达成最完美的结局,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启。
A:「你还记不记得之前那个去三维世界历练的祇?」
B:「你说204120?」
李琢光听到这个编号的时候心脏狂跳。
在晴山三部里,她观看苗苏记忆时的时间点,就是每晚的八点四十一分敲过二十秒。
——连在一起就是204120。
A:「是,它后来搞了个新的三维世界,虽然——这话你可别说出去——我觉得她挺厉害的,靠一个祇就能搞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该说真不愧是寿命最长的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