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琢光并不知道那个参数是什么,因为即使看到了所有的结果,却看不到具体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结果。
试过的配方在一部分结果下标明了,看得出来,四维的实验常用方法是现在安全阈值内选择几个极端数值进行实验,然后再靠一点一点更改参数靠近它们想要的结果。
正在实验进行中的是维度折叠艺术——李琢光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概念。
即在不使用时间静默膜的状况下,使得目前正在实验的材质所随机的时间流都可以呈现出有用的状态。
桌面上的实验结果陈列表明有这种材质的存在,如果找到了正确的配比,那么四维祇各方面的质量都将大幅提升。
正在反应中的固体物被一个透明的遮罩盖着,那是「因果静默罩」,类似于时间静默膜。
那是真正的克莱因瓶,不同的是,它不干预时间流动,而是创造一个逻辑上无因无果的「纯净领域」。
相当于三维世界中的理想状态。
李琢光能看懂一部分实验的数据,但更深入的就无法理解了。
看来她之前在四维并不是专职做实验的祇群。
她出来的「安全出口」已经不见了,可能随机到了别的地方去。
李琢光走到「门」边,她下意识地就想以三维人的动作,趴在门上探听外面的声音,但「耳朵」刚贴到门上以后才想起她完全不需要这么做了。
现在她的听觉器官里有一组时间鼓膜,每一层时间鼓膜都代表着她能听到更多时间线上的声音。
作为寿命最长的四维祇,李琢光的时间鼓膜数量也是最多的。
于是,她现在可以听到一年前的尖叫、一个月前的抱怨、一天前的设备故障声响,也能听到一天后的窃窃私语。
很神奇,这些来自于不同时间的声音在她的感知里变成清晰的、已被分类好的各种波动信息,而她只需要挑选出她想要的时间段就可以。
——当下的时间段,和未来十分钟以内的时间段。
有四维祇经过的声音,它们的「脚步声」是一种类似于弦音的声响,因为它们需要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移动,所有时间线上的「脚步声」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这样奇奇怪怪的声响。
未来十分钟以内,外面的「走廊」不会有四维祇经过。
李琢光虽然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样子,但目前得到了这个信息就足够她开门出去了。
她走到「门」边,是她脑子里的概念告诉她从这里可以出去。
那和三维的门完全不一样,因为它几乎与墙壁之间仅有颜色不同,墙壁是银白色,而门是呈不断翻涌的黑色雾状。
根据脑海里残留的印象,她首先将自己的其中一只上肢伸入了黑色的门中。
那看上去是雾状,但实则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当她的上肢大半没入那雾状体中时,雾状体中央旋转着,出现了一道旋涡。
先是门本身的时间轴检测是否会有相撞的出门与进门的四维祇,检测通过后,内里的非牛顿流体变得更加柔软、容易进入。
那是为了匹配要开门的生物的时间相,因为房间内外的时间参数可能不太一样,太剧烈的变动会导致四维祇晕时间。
就像三维人晕车、晕飞机,甚至坐电梯时耳鸣一样。
在她上肢的时间纤维与雾状体匹配以后,才慢慢地整个祇走进了雾状体中,等待将她身体的时间流也改正。
外面的时间流较之室内要更快一些,可能因为在外面赶路的四维祇就比较着急,因此带动了一整片的时间流变快。
当李琢光完全经过雾状大门站在外面的「走廊」里时,还回不过神来。
……怎么说呢,有种把手伸进她的身体里,把她的灵魂按摩了一遍的感觉。
从外面的走廊里看实验室,李琢光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正在不断变化的立方体,但很快,那大概是属于三维视角的景色变回了四维视角。
四维视角里,那间房间在时间静默膜的包裹下,与三维的房间无异,维持着这种建材质量最好的时刻,表面上流动着银白色的光辉。
同时,她发现自己能够看到实验室里所有的内容,却独独看不到被因果静默罩笼罩的实验品。
看来,时间静默膜和因果静默罩虽然作用看起来类似,都是隔绝出一个几近理想的环境,但最后能让祇观测到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也可以理解,毕竟「观测」也属于「因果」的一环,而时间又是维度差异的一环。
A:「……最近,低维的扰动越来越频繁了……」
有一句话突兀地出现在了李琢光的脑海里,她立马就明白,那是别的四维祇在她能够听到的范围内说话,声音信息被她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