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已经高二了,第三次月考结束后,周四下午的第九节 课是整个实验班所有老师讨论调研的时间。
江锦书从抽屉里换了个新的口罩带上,和余云雁一起去楼上参与教研讨论。
江锦书、岳老师、徐文、高老师是四个实验班的班主任,自是先要对各个实验班整体学习状况做总结。
江锦书做完总结,便由各个老师按照语、数、英、物、历、政、生、化、地顺序依次总结。
盛江实行新高考的制度“3+1+2”,实验班便不再像从前那样只分文综理综,而是实行走班制。
18个老师围着一个圈坐着,江锦书看了眼成绩单,忍着嗓子的不适,她看着眼前的字甚至有些恍惚,但她仍是强撑着说:“从这次语文科目来看,16.17两个班级的学生基础不太扎实,回归书本的意识不强。”
“更重要的是,16.17两个班级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很多的同学存在着作业敷衍甚至不完成的情况。”
余云雁极为赞同地点头。
···
江锦书被口罩遮住的脸有些发红,眼神涣散,徐文在讨论会上注意到了她的不适。
讨论会结束,江锦书往外走的步子甚至有些不稳,余云雁忙扶住了她:“晚晚,你这感冒还没好?”
“可能是严重了,我待会跟主任请个假吧。”江锦书强撑着说。
再走两步,江锦书差点没倒在地板上。
徐文先一步扶住江锦书,他说:“我送你去医大二吧。”
江锦书没拒绝。
盛江医院离盛高不远,徐文的车很快就到了医大二。
他带好口罩,扶着江锦书到大厅座椅上,他说:“身份证给我一下吧,我帮你去挂号。”
江锦书从大衣口袋里拿了身份证给他:“谢谢。”
徐文点了点头。
江锦书靠在挂号窗口不远处的椅子上,她闭着眼,意识已经恍惚,只觉额头上顶了个发热包,昏昏沉沉地晕在椅子上。
等徐文回过头来,就见大厅里的人被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男人朝着这边飞奔而来,他扶住了江锦书欲摔在大理石地板上的身子。
他好似十分惊慌地说:“晚晚...晚晚...”
第21章 第二十一音·冬
江锦书做了个长梦。
梦里, 她又进了那座古城,他们说,那叫大明宫。
她穿着寻常的衫子, 在长廊上缓缓走着,直至尚宫局点卯, 她才知道自己的名字。
梦里的她不受控制地应声。
她听到尚宫口中的名字,不自觉地低语喃喃。
隰荷华。
荷华。
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
池中含粉的荷花。
她不禁洋洋自喜,暗道:梦中的名字真好听。
明宫里的活计算不得繁重, 起码于她来说绰绰有余, 这可比当语文老师好多了。她闲时便坐在住处的屋檐下仰头望月, 只是这里实在不甚发达,不似她原来的时代好。
这里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搞得人传个话都麻烦得紧。
不过这里也是有好处的, 起码脱离了网络的喧嚣,也脱离了那些惹人厌烦的戾气。
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着年长的内臣去秘书省。
秘书省, 故称兰台。
她喜欢趁人不注意时偷偷溜进编辑馆阁,因为编辑馆阁有很多名列文学史的大家。
听那位秘书监马怀素说, 当朝的皇后殿下主持修《文馆词林》一书。
她想, 那这位皇后殿下当真是了不起, 时至当代, 那《文馆词林》在编辑出版领域可谓是祖师爷级别。
她倒是很想见见他们口中的“皇后殿下。”
她躲在博古架的后面,看着手上的书本, 突然听见了一阵脚步声, 她摒住了呼吸,生怕他们发现她在偷看书。
只听他们在谈论, 一名小内臣低叹道:“欸,江家的事闹得这般大,皇后殿下若是得知可怎么受得了。”
那名比他稍稍年长的内臣回道:“皇嗣如今已经九个月了,正是万般凶险之时,我等只能祈愿皇后殿下安好地诞下小皇子了,别的,咱们也无能为力。”
“我前几日听大相公的口风,中书门下闹废后闹得最凶,今上已然是尽可能地在压着了。”
那小内臣不解:“既然今上这般在乎皇后殿下,那为何还要对江家这般不留情面?”
“你年纪小,尚不知这世间万事万物均有其复杂之处。”
“情与理,是可以分得开的。”
“殿下与今上是私情,江家与今上是国事,江家背后那是几万条命啊,今上怎么能忍?”那老内臣不停地拊掌感叹。
小内臣捧着书卷低头叹息。
她坐在博古架后,将书规整好,想那两个内臣的话,江吗?
这么巧,也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