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的丧事, 很快就被办好。只需要停灵一两个月后,再择日子扶灵回南,去祖坟葬了。
迎春是出嫁女, 但是贾家女,即便关系没那么亲近, 也是要去给贾珍上柱香的。所以, 贾瑭就带着迎春在贾珍停灵的第二天,也就是贾瑭从宫里出来后的第二天,去了小庄子,给上了几炷香, 也算是尽了礼数。
同时, 惜春带着颜旭也来了。本来, 她是不想来的。只是被颜旭与贾瑭劝了几句, 她才答应过来。
贾瑭也是个小年轻,本因为棉衣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的,便在贾珍的事上, 少了几分周全。
所以, 在请惜春帮忙置办棉衣时, 忘记叫她一起去给贾珍上香的话了。
在知道尤氏派了下人来了好几回,请她去,她都拒绝了之后, 贾瑭沉默了一会,劝她, “惜春姐姐傲骨铮铮,黑白分明,嫉恶如仇的。这是极好的。只是外人不懂, 你若是不去,他们便说你得理不饶人,连已过世的亲哥哥都善待,会说你冷心绝情。于你,当然是不痛不痒的,因为没人敢在你跟前说。可对颜姐夫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有些人会觉得颜姐夫因为你而不值得深交。”
“那样肤浅无知的人,不与你姐夫深交,岂不是好?打量我稀罕他们了?”
颜旭与贾瑭无奈对视一眼。
最后还是贾瑭吓唬她道: “那以后,你与姐夫的孩子长大了,总会有长辈与那些孩子说,不与你的孩子交好,那该如何?”
孩子没有人脉,以后可是走不远的。
惜春虽然性子有些倔,但心底还是软的,特别是想到以后自己的孩子因为今日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被人瞧不起,那就是她害了孩子们。
于是,她不得不捏着鼻子,带着颜旭,默默地跟在贾瑭迎春他们后面来了。
最后面对尤氏与贾蓉,也是脸色平静地给贾珍烧了几炷香,安慰他们的话,也只是干巴巴的两个字“节哀”。
大家都知她脾性,她能来,已是阿弥陀佛了,哪里还敢有别的要求?
也是在这一天,贾敬才从道观里过来。站在贾珍的棺木前,静静地看了他许久,而后抹了一把泪,上了一把香后,竟是转身就要走!
贾赦连忙拦住,“敬大哥哥,您才来,就要回去?”
“正是。这里又不是贫道的家,留下有何意义?”
不管贾赦与贾瑭他们如何说,贾敬都要走。
惜春站在他们身后,冷笑一声,“哼。让他走。要我说,这东府落败成今日这样子,有他的一份功劳!他是不好意思面对死去的哥哥,活着的孙子了!”
“惜春!”贾赦有些生气,贾敬再如何,这些话,贾赦说得,惜春这个当女儿的,却是万万不能说的。
“我可有说错的地方?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但凡躺在里头的那个有个称职的爹,他就走不到今日这个地步!他当不好父亲,蓉哥儿也成了这朽木一块。你们说,这祸根源头,可不就是这位老道长么?”惜春喉咙哽咽,却是倔强地睁大眼睛,不叫眼泪流下。
惜春快人快语,可不就是道出了大家心里要说的么?
而尤氏在一旁听着了,才知道惜春往日里数落自己的话,那都是留了自己几分面子的。如今公爹被她说得都受不住了。
没错,贾敬已是恼羞成怒地回头,双眼通红地怒视着没见过几面的女儿,背在身后的手,捏得嘎嘎的响,似乎是极力忍着不打惜春耳光。
王熙凤见事不妙,赶紧拉着惜春到一边去。颜旭也是心疼地跟着一边。这是颜旭第一次见贾敬这个岳父,却没料到是在这般尴尬的情况下见面。也因此,他更加心疼惜春,有家像是没家,有爹,还不如没有。
贾敬最终还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倔强地与自己对视的惜春,不发一言地离开。
贾赦也只能长叹一声便不再管了。
只有贾蓉,默默地回身,跪在贾珍面前,不言不语,却是眼含热泪。
他们不知道,贾敬回到道观后,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地为贾珍诵经。
这是他,作为父亲最后能为贾珍做的了。
这一天,贾赦一家子都回去了。惜春也跟着走。
“姑娘,您不在家里再住一晚上?”尤氏哀求惜春道。
惜春淡淡地看了尤氏一眼,又看了看侧着头偷听的贾蓉,最后仍旧是拒绝了,“我今日得回去。下个月,初一十五,我再来上香就是。”
话已说到这里,尤氏也不好勉强,免得惜春再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