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杀疯了:嫡姐,我是来报仇的/重生三年后回京,侯府极品死绝了(219)+番外

作者:我爱芝士 阅读记录

他敲得用力而有节奏,像是要将这一生所有的不满与愤慨全部发泄出来一般。

那些每个夜晚的挑灯夜读,每本书籍的倒背如流,每次科考的下笔

四周停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大多数都已经不知晓这鼓放在这里是做什么的,只知道它确实放了很久很久了。

终于他敲累了,一侍卫才接过他手中的鼓槌。

曹御史刚刚已经一边捂住耳朵,一边慌忙地准备好的笔墨,他要将这告状之人的冤情写下来,然后直达天庭。

谁知方彦辰站在他面前时,作了一揖,道:“还望大人稍等。”

说完在曹御史和那俩侍卫再次目瞪口呆之下,从怀中拿出了一沓纸,上前便要往人群之中走。

俩侍卫怕他跑了,赶紧去拦。

方彦辰却在他们赶到之前的最后一秒,一蹦三尺高,将满手的纸向天空撒去,洋洋洒洒地飘落了下来。

围观的百姓连忙去接,有那识字的还念出了声。

这一念不打紧,念得曹御史握笔的手都止步住得开始颤抖了。

他连忙自己也去捡了一张,只见上面用隶书书写着通俗易懂的十六个大字。

“科举不公,何人舞弊,江南郭浩,狗屁不通。”

下面则用行书写着半阙词: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通青云?孤负男儿志,弃我如尘埃。

“这...”曹御史拿纸的手都在颤抖,这书生是要捅破这大魏的天啊!

同时心中无比悔恨,今日为何偏偏是自己当值啊!

此时方彦辰仿佛魔障了一般,扬天长喊:“恩科科举舞弊,世族草包竟然榜上有名,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有才之人青云无路,圣上!科举不公,科举不公啊!”

他连忙指着两个已经被这阵仗吓傻了的侍卫,将方彦辰抓了起来,随后又立刻让人去叫更多的侍卫过来,赶紧将人群疏散开,那纸全部都要收回来!

不然这事要是闹大了,那些贵人们也不会饶了他的!

虽然曹御史已经尽他所能地去遏制住事态的发酵了。

但这方彦辰说得话太过震撼,又实在太过简单好记了,哪怕是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们,听过一次后都瞬间记住了他说的话。

加之春闱正是这些日子京中讨论度最高的事件,哪怕是贩夫走卒也能一起说上几句。

在侍卫们还没赶来之前,便有不少人跑着回去告诉身边的人。

而百姓之中的读书人,在震撼之余,立即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手中紧捏着纸张,小心翼翼收进怀中,便快步跑开了。

曹御史是用左手压住自己的右手,才让自己勉强写完了那张状纸。

方彦辰则从容不迫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身旁两个被他所说的话吓得目瞪口呆的侍卫道:“麻烦二人了。”

那两侍卫这才想起自己的职责,拉着方彦辰就在午门之前,开始行刑。

曹御史写下最后一个字,立刻让自己的小厮快步状纸的具体内容告知他的顶头上司——都察院左御史刘振群。

随后才慢吞吞地朝宫中走去,边走还边暗自叹息的时运不济。

大魏律法明文规定,只要有人选择了敲响登闻鼓,那么当值御史拿着状纸入宫“告御状”期间,沿途官员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拦阻拦,监察御史也不能不收“诉状”。

否则,斩立决。

因此,即使那些大家已经知晓午门发生的事情,却只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御史往宫中一步步走去。

而一双双怨毒而又阴狠的目光,已经紧紧地盯着了正在挨板子的方彦辰。

第166章 得罪整个大魏贵族

曹御史走得极慢,给足了所有人反应的时间。

当他到了御书房,得知虚空大师刚刚有所顿悟,正与圣上讲其所得,暂时不得空见他。

曹御史心中的大石一下子就落地了。

看来自己应该不仅没有得罪人,反而给幕后之人卖个好。

但随即,他便又开始思考,到底是哪一位,能有如此之快的动作。

方彦辰被打完关进刑部的牢狱之中后,裕亲王才知道这件事的。

他很是生气,为什么不将那告御状的汉子送到大理寺来呢,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敢敲登闻鼓的人呢!

当然,其实裕亲王知晓那告御状的人是当日在自己别院文会之上独夺两魁的方彦辰之后,心中也是很伤感。

即使自己不学无术,也能听出那方彦辰是个有大才的,那他告之事,怕是确有此事了。

可他知道这事他管不了,也不能管。

裕亲王心中苦闷,傍晚时分拎着两壶酒到了定北侯门口。

......

夜色正浓,二人坐在屋顶之上闷声喝着酒。

裕亲王显然有了些醉意,他高举着酒坛语无伦次地问道:“阿泽啊,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去自己的封地啊,这京城的事实在是太让人糟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