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杀疯了:嫡姐,我是来报仇的/重生三年后回京,侯府极品死绝了(218)+番外

作者:我爱芝士 阅读记录

实在不明白,这五姑娘怎么说到算盘的事了。

沈乐菱也懒得多作解释,只是道:“玉姨娘既然来找我,想来也是想让我来给你出个主意的。”

玉姨娘连忙点头道:“哎呀,五小姐您都不知道,那大小姐也不知使了什么迷魂药,如今老夫人简直都快对她言听计从了。”

沈乐菱笑道:“阿菱一直和玉姨娘合作得十分愉快,既然如此阿菱就卖玉姨娘一个好,不知玉姨娘觉得马嬷嬷这人如何?”

沈乐菱说完这句话,不等玉姨娘反应,便带着丝雨和那盘迎春花离开了。

丝雨回来的路上还道:“小姐,您跟玉姨娘说马嬷嬷做什么,那玉姨娘对您压根就没安好心!”

沈乐菱笑道:“没事,我告诉她这个,本就是汇报她的不安好心!”

玉姨娘回去一琢磨,就猜到这马嬷嬷必然是被沈慕青给收买了,不然五小姐不会无缘无故提到她,而且从自己听到的谈话来说,好像也确实是这样!

玉姨娘心中气愤,如今连个老婆子都能欺到自己头上。

和马嬷嬷在老夫人面前斗了两个回合,成功地将自己斗禁足了!

老夫人吩咐,在她寿宴前,玉姨娘不准出房门一步!

倒是让玉姨娘还生难过了几日。

宁国侯夹在两个女人只见左右为难,最终选择不去看玉姨娘了,反正她也出不了门。

但当沈慕青今日的所作所为传到玉姨娘耳朵时,玉姨娘先是一喜,随后不知为何想到了五小姐当时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涌出一股寒意!

......

沈乐菱对今日的结果,是极为满意的。

晚上回到自己的房中的时候,还看着被檀云像拎一条死狗一般拎来的玉真,眼中满是戏谑的笑意。

玉真看着往日里像只小白兔一样的五小姐,突然身上生出了一股让人畏惧的气势,心中极为害怕,整个人都在颤抖。

......

沈乐菱原本以为第二日,这宁国侯府今日发生的事便会成为整个京中的所有人的乐子。

却不想,这一日还发生了一件更大的事,让人们的目光无暇去关注那些贵族后院里的一些小事。

连沈乐菱特意找些小乞丐将沈慕青“亲手”写的那两首诗词在街上唱,都没有溅起多大的水花。

第165章 登闻鼓

景瑞十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春闱放榜的第二日,原以为这京中便要消停几日,

那些学子们该准备殿试的准备殿试,该准备回老家的回老家。

不想未时三刻左右,居然有一布衣学子,敲响了午门外的登闻鼓。

要知道,这鼓上次被敲响的时候,还是三十多年前呢!

大魏律例中写到“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即实,亦笞八十,狱三年;若不实,再笞八十,斩之。”

也就是说大魏等级极其森严,为了防止出现诬告、滥告、越诉等情况,必须“自下而上”开始。

假如百姓们有遇到冤情无法上达,或者审案的官员不公时,才能来敲响这“登闻鼓”,告御状。

但无论你告得是不是事实,先要受八十杀威棒,再受至少三年的牢狱之苦。

所奏经查不实,便要再打八十大板,有那命硬还活着的便要拖回午门,在登闻鼓前斩首示众。

可今日守在登闻鼓的监察御史姓曹,是个中年人,原本悠哉悠哉地喝着小酒,享受着今日份清闲。

不想一布衣书生朝自己走来了,原本又是些来看热闹的外地人,曹御史也没在意,但眼看人越走越近,越走越近,最后居然近到了被侍卫们给挡住了。

“两位差爷,这里是告御状的登闻鼓吗?”那布衣书生指了指曹御史身后的大鼓。

其中一人不耐烦地道:“你知道还不快走,走吧走吧,这里不是你来玩的地。”

那布衣书生轻笑了一下,后脊背挺得笔直,道:“我就是来敲鼓的,两位差爷让让。”

两侍卫一怔,又劝说了两句,见那人坚持要上前,便站在了一旁。

在方彦辰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还强调道:“这一敲便是八十大板,你可要想好了。”

方彦辰脚步都不曾顿一下,路过曹御史时,还朝曹御史点了点头。

曹御史端着酒杯的手就僵在了那里,嘴巴张得大大的,这人,真是不要命了!

方彦辰走到登闻鼓前,突然回头看了眼来时的路,眼中带着一些浓得化不开的情绪,有不舍、有犹豫、有希望......

就在曹御史等人以为他想要放弃之时,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放在一旁的鼓槌,用力地击打着那面空置了三十年之久的大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