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可能。
家里人一致提出反对意见,这下倒只有他和罗与欣统一阵营了。
一个一事无成,毫无存在感的庶子。这是世人眼里的纪琮,罗家人自然不能免俗。
“那纪琮已经与刘家小姐定亲了,不日就要完婚。你再这般癫癫狂狂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李丹敏到底慈母心肠,尚且抱着让罗与欣自己想通放弃纪琮这颗歪脖子树的幻想。
几个妹控哥哥小妹长小妹短苦口婆心地劝罗与欣,试图把这份不该出现的爱情掐死在萌芽状态。
正主罗与欣老神在在看着一家人围着自己鸡飞狗跳,铁了心咬死此生非纪琮不嫁。
李丹敏气急,脱口而出一句:“不嫁就不嫁,大不了一直在家做姑娘,我们家又不是养不起你。”
罗与欣屡试不爽的必杀技这就算是毫无威慑力了。于是不由得着急起来,亲密地挽着李丹敏的胳膊软声撒娇“娘亲,你就依了我嘛!”
李丹敏立场坚定,面色平淡地把被罗与欣抓紧的手臂抽回来,丝毫不因为自己的小棉袄向自己服软就缴械投降。
撑住!这是有预谋的!这只是她的糖衣炮弹!李丹敏对眼前这样娇俏的小女儿怎么可能不欢喜,内心恨不得立时把她搂进怀里好好稀罕稀罕。
面上的表情依然深不可测,至少把从未见过她如此严肃的罗与欣唬的一愣一愣的,手足无措的站在她身边吱都不敢吱一声。
“如果那纪琮能求取功名,当上一方父母官,或是为朝廷尽心尽力,那倒也无可厚非。”看着自己心尖尖上的小女儿期待落寞的神色李丹敏最终还是妥协了。
这次她选择换一种迂回的战术,不直接拒绝罗与欣,但最终总是让她的如意算盘落空就是了。
不是她这做母亲的不体谅小儿女一片痴心,实在是他们对那纪琮一无所知不说,他在家里还偏生是那样尴尬的地位。
她与叶薇是表姐妹,这么些年彼此也算相处融洽,对待几个叶薇亲生的外甥不说视如己出,关怀备至倒是说的上。
如今她娇滴滴的女儿看上谁不好,偏生还就是那个纪府里唯一的庶出公子纪琮?这若是两句玩笑话便也罢了,她只当做没有听过。
第14章 到嘴的媳妇跑了
可是看罗与欣这股激情澎湃的精神头,想必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除非在纪琮那儿碰一回壁,长长记性,否则就擎等着整日里念叨过来念叨过去。把那纪琮看作是窗前的白月光,心头的朱砂痣。
假设她娇娇的女儿当真和那纪琮成婚,她这张老脸都不知该往哪儿放了。日后让她怎么在叶薇面前抬起头来?
在家做姑娘时她就比叶薇高贵。先帝在时她母亲安康长公主是他老人家最心爱的孩子,先帝驾崩,继任的又是她母亲一手扶植起来的皇子,日子不可谓顺风顺水。
而那诚亲王如今挂着个亲王头衔,实则已经是个空架子了,从前手里那点实权早就被叶晋南明里暗里架空了。父辈都如此不受当朝皇帝待见,叶薇在叶晋南跟前就越发不得脸了。同是皇亲国戚,叶薇在李丹敏跟前的态度也相当微妙。两人平日相处既像姐妹又像主仆,李丹敏总能不经意间就轻描淡写压过叶薇一头。
欣儿倾心纪琮,若是叶薇亲自来提亲,她这面子上也抹得过去。现在倒好,她女儿上赶着嫁给人家不待见的庶子为妻,这可不就是按着她的一张老脸往地上磨蹭吗?
没权没势的穷小子,就靠着一副好皮囊就想把她千娇百媚的小女儿拐回家?天下可没有这样的好事。
所有人都站在罗与欣的角度考虑,却没人注意到一个原则性问题:当事人之一的纪琮,可从来没表示过要把罗与欣娶回家。一切都是他们一厢情愿,还指责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纪琮:……长的好看怪我咯?
躺着也中枪,说的大概就是纪琮了。
大概,生就一副好皮囊就是纪琮的原罪。
众口铄金,如今流言蜚语已经传遍京都,再让纪琮和刘晚成婚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或许该探探纪琮的口风。假若他有攀高枝的念想,那他们给个台阶让他顺着下来,和罗与欣成婚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这当然是下下策,不过还是打好提前量,莫要在他们想出对策前节外生枝才好。
当务之急是让纪琮退婚。如果有一天他们迫于压力不得不把罗与欣嫁给纪琮,那现在跟刘晚退婚也算为罗与欣将来的路铲除障碍,与他们而言有益无害。
准新郎纪琮自然照例没有什么发言的余地,他只需要在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亲自策马扬鞭把退亲文书送到泰山刘林翰手上,其余的都不归他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