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安点头承诺,“事无大小。”
谢宴又琢磨了半晌:“好,要是有别的吩咐,随时告知我。”
槐安从怀里掏出块碎银子来,谢宴找急忙慌挡回去,收了他的钱,日后就说不清了。又怕让对方怀疑他合作的诚意,悄声道:“不必这么急,过些日子再说。”
槐安按他的意思把碎银塞回怀中,趁着西花园里没人小步离去。
枯败的花丛外,他回头冷笑,”自诩聪明,竟想算计我槐某人,一旦入了圈套,今后就由不得你了。”
八月十三,冷风瑟瑟,韶阳城外的清都山上落叶如黄蝶飞舞,山下一行车马正向着西边的金吾城而去。
季震率领一队骑兵走在最前方,梁越带人断后,城主府的马车居中,八个玄衣铁卫骑马随护在侧。
山脚下的一段路凸凹不平,马车摇晃的厉害,姚华音低头摆弄车上备的暖手炉,一不留神扑在行云怀里,手炉随之散落,幸而里面还没加炭火。
行云忙扶她一把,捡起道袍上的手炉组装好送到她手边,低着头,孩子气地偷笑。
姚华音看他一眼,接过手炉,“笑什么呢?”
行云表情收敛,低声道:“与姐姐同去金吾城,自然欢喜。”
姚华音没再做声,掀开车帘向外望,一条河流闪着粼光,从山边蜿蜒而去。
远离城主府,心境也变得轻松自在,大战之前难得悠闲,她想着回来的路上在此处逗留一晚。
金吾城下,千余韶阳军执戟分立在两旁,铠甲闪着冷峻的银光,身后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姚华音站在城楼上,听着城下如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季震和几个金吾守将并立在她身后。
行云独自站在角落,看着这等场面,体内仿佛有火苗燃动。
他自幼随军,在沙场上闻着腥风,沐着血雨长大,八年来隐于紫云山,血魄也随之尘封。
这一刻,血脉仿佛悄然觉醒,他振奋地看着姚华音,盼着能再次穿上戎装,横刀跃马,为她守护这片山河。
第42章 河边 他抱紧她,想让时间就此停留。
阳光冲破群山的遮挡,直直地照在城楼上,三里之外,一队兵马正向城下靠近,秋高气燥,激起一片沙尘。
城下的韶阳军全神戒备,季震和几个金吾守将无不冷眼看着这群盛军,手里刀剑紧握,恨不能冲下城楼将他们斩杀殆尽。
寿谦的面孔渐渐清晰,姚华音有所防备,见他下令身后兵马驻于原地,只带着几个亲随骑马来到城下,方率领季震和几个金吾守将出城相迎。
寿谦收鞭下马,步行上前,先向姚华音点头致意,“姚城主。”
姚华音款款下拜,“兄长一路辛苦了。”
他银冠束发,一袭白衣如雪,举止彬彬有礼,让人如沐春风。
季震对他不算反感,面色稍有好转,金吾城的几个守将都跟着施以军礼。
寿谦向众人点头致意,他的部下上前一步,躬身奉上名册,朗声道:“兵马已送到,请姚城主登城阅览。”
姚华音看一眼前方整齐肃穆的军队,向寿谦客套,“既然是父王和兄长亲自遴选的精兵,阅览就免了,劳烦兄长亲自带兵过来着实辛苦,这会儿清都山上风景正好,不如多留几日。”
正说着,季震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毫不客气地接过名册,不等姚华音吩咐,命梁越带几个人过去逐一核对身份。
寿谦见识过这位大将军的刚直,微微一笑,回眸向姚华音婉拒,“谢姚城主盛情,父王和寿诘忙于西征,盛国还有要事,恐脱不开身。”
区区两千兵马,哪需要这位世子爷亲自相送,姚华音料到他来金吾还有别的事,看着他,等着下文。
果然寿谦向她拱手,诚恳道:“轩举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姚华音心里已有数,向前几步避开身边众人,笑问,“还是曲南楼?”
寿谦随步过来,“不错,家师病重,恐时日无多,轩举想接南楼回去侍奉床前,以尽孝道。”
姚华音只当又是拜托她善待曲南楼,听他的话有些意外,反问道:“兄长自作主张,就不怕父王怪罪?”
寿谦为人谦和,学识广博,在盛国颇受一众文官和世家大族的拥戴,但论起挥刀上阵,他比起寿诘可差得远。
若是坐拥天下,他会是个当之无愧的明主,但眼下时局未定,正是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
这些年来寿诘跟着寿雍西征北讨,立下不少战功,两人同为王妃嫡子,寿诘将来未必不能撼动他世子的地位。
寿谦语气坚持:“师恩重于山,轩举自会向父王请罪。”
姚华音在心里暗笑,请不请罪是他的事,她可不愿承担放走曲南楼的后果,若不是这些年对寿谦的人品颇为了解,她不禁会怀疑他故意打出温情牌来给她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