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如看得出来, 她虽看着敦实, 确实是很是要强的性子。如此, 直接帮她倒有些拂了她的自尊。
她的话让林清如有片刻的沉吟, 随后她问秋姑, “你手中可有现成的绣样或是绢子?”
“来时路途遥远,我在马车上无所事事,倒是绣了几条手绢。”秋姑点点头,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拿出几方叠得整整齐齐的绢子,递至林清如面前。“雪茶姑娘的那几张已经送给她了……”
她圆润而朴实的脸颊之上似乎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羞赧,“我没什么可感谢大人的,礼轻情意重的,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秋姑心中,很是感激这位大人的。她不仅查清了阿宛的死因,还似乎并未真正追究凶手。秋姑知道潘辰茂不是真正的凶手,她也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但她知道,真正的凶手一定是为了阿宛报仇而来。
那凶手就没什么错。大人放过她也没什么错。
在她们小老百姓的眼中,其实正义就是这样朴素的概念。
她本以为自己会跟在马车后面,走到京城的地界,为此她还纳了好几双厚厚的鞋底子。毕竟在苏阳,她们这些人,都只配跟在马车后面。
然而大人竟让她上马车同乘。
能离了汤家前往京城已是万幸了,此去路途,竟也这样轻松。
林清如望着那几方洁白的手绢,一绣玉兰,一绣竹节,都是些简约但雅致的图案。月白或青绿的丝线穿梭于布匹上下,留下整齐得有些赏心悦目的针脚。
“我听雪茶姑娘说,大人常在朝中行走。我私心想着大人许是不便用太艳丽的颜色和轻浮的图案。”秋姑一边说着一边翻开绢子的最后一叠,“只是,大人若是喜欢,这里还有一方,大人可留作私下所用。”
玉兰与竹节的手绢之下,竟还压着一张锦鲤游水的绢子。数条大大小小的锦鲤跃然于绢布之上,色彩鲜亮,渐变的鳞片在阳光下竟有波光粼粼之感,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林清如不由得叹她心细如发面面俱到不说,手艺也如此精巧。
“多谢。我很喜欢。”
秋姑见林清如收下手绢,眸中泛起微弱的光亮。而后她冲林清如朴实地笑了笑,“我不便在大人府上多做叨扰,这几日我会尽快找到合适的居所。”
“不着急。”林清如将那几方手帕握在手中,凝神看着她,“你先收拾一下,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这个时辰,最是京城热闹的时候,西街又是京城最繁华的街巷,自然是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
秋姑看着左右商铺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刚想叹上一句,看了一眼一旁林清如神色自若的模样,旋即像是自嘲般地笑了笑,“倒是我没出息了。”
不知她为何突然出此之语,林清如有些疑惑,“嗯?”
她的脸上反倒有十分释然的笑,“我前半辈子没出过苏阳。小时候从村里到了苏阳县城,便觉得是全天下最热闹繁华之地了。如今到了京城,倒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
林清如朝她笑笑,“只是风景人情不同罢了。我到了苏阳,也觉得新奇。”
秋姑也跟着温和地笑了起来。
说罢,林清如的脚步便在一处铺子前驻足。秋姑仰着头,眯着眼睛逆光分辨那匾额上龙飞凤舞的字迹,
“叶琅轩。”
小二远远看见有人驻足,忙前去迎,“客官您看点什么?里面请!”
等凑得近了他才发现是林清如,脸上堆起满脸的热络,“林姑娘有日子没来了!我家小姐正想着您呢。”
说罢,他将林清如迎进雅阁,“您先小坐片刻,我且前去为您通传。”
秋姑原以为是林清如好心,想为她找个活计,一看店内纷繁耀目,竟全是金银首饰,跟在林清如身后,不由得露出些局促之意来。
不过片刻功夫,她便听到一个温柔小意的声音传来,“有些日子不见阿清姐姐了。”
秋姑顺着声音抬眸望去,先是见一只纤纤玉手撩开湘妃竹帘,在竹帘之后出现一张娇柔婉约的面颊,很是婉约的模样。
不知为何,她莫名想到了阿宛。
叶水柔手握着一把嫦娥奔月的象牙团扇,坐在林清如面前,笑盈盈地与其寒暄起来。
“好一段日子不见阿清姐姐,可是有什么忙事?”
她似乎这才注意到与林清如旁坐的秋姑,“这位姑娘是?”
“我前些日子去了苏阳。”林清如回答她,“这位是苏阳来的大师傅,秋姑。”
秋姑闻言不由得脸上一热,不过是个小小绣娘,哪里算得上什么大师傅。这话听起来倒像是调侃一般。只是她见林清如郑重其事,倒是没有半分揶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