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还活着么?”
刘三娘眼中瞧不见蠢货,没答话,而是看着郭氏的肚子,耐着最后的性子教导:
“你想活着么?你想你孩子活着么?”
郭六娘子:……
嗤笑一声之后,刘三娘不管郭氏如何,一径说道:“想来你已经知晓自己因何入了太子的眼,因何有了这泼天的富贵。你若想活着,想你孩子也活着,这几句话你好好听一听。若不想活着,权当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许是不耐,也许是话说得多了些,刘三娘抿口茶,“你往后多去正阳宫走一走,见见皇后。她不是个小器人,性子直爽,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跟在她身后,多学一学。看看娘娘是如何御下,如何和陛下相处的,最重要的是,你见见她是如何骂人的。
京都贵女众多,同她一般肆意妄为之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偏生她最惹人眼,其中关节,你要明白。
对了,太子是个贱皮子,喜欢人骂他。
你倘或想通了,改日再见太子,骂他两句狗东西,坏坯子,你的恩宠,或许能回到从前。”
洋洋洒洒一番话说罢,也不管人听进去了不曾,一径走入雨幕当中。
好巧不巧,大半个时辰之前还如瀑倾盆的大雨,在刘三娘走入重重雨幕的那一刻,渐渐小起来。她每走一步,落入侧妃眼中的身影,便小上一分,清晰一分。及至她迈过宜春殿前那两颗松柏,雨幕初歇,她的背影,清晰得能瞧见衣裙上的暗纹。
青鸟欲飞,翱翔九天。
不知多久,侧妃郭氏挣扎着起身,别开宫婢搀扶,一步步走向宜春殿明间大门,跪下来。
对着空旷寂寥,重重迷雾新起的宜春殿庭院,拜了三拜。
从今往后,她不再是郭六娘子,只是孩子的母亲。她要做的,便是好好生下这孩子,抚育成人,教会他明事理,知礼数。万不要学了他父亲,去做那等腌臜之事。
但愿,她们母子二人能活到相见的那一天。
往事如烟,端看你是否想要真的抛却。
翌日,郭氏午后起身,梳洗罢了便来给太子妃请安。这时,刘三娘闲来无事,又在调制醒脑香。
“太子妃,多谢您昨夜教导之恩。”
刘三娘:“我不记得我教导你什么,你莫不是睡糊涂了?”
见她并不想承认,郭氏爽快应承下来,说是自己糊涂,昨夜她在宜春殿,见过太子送来的兔子灯便睡了过去,睡得人事不省。
而后,郭氏没话找话说了好些事,险些惹得刘三娘厌烦。
“正阳宫的门,见天开着,你要去请安,自己去好了。”刘三娘不耐烦。
郭氏被怼,噎了一口,“我正是因此来见太子妃。听闻这几日,正阳宫帝后和合,都盼着有一二喜事,生个小公主小皇子。我想起个京都旧俗,说是让人摸摸孕妇的肚子,能沾沾福气。我想去正阳宫给娘娘请安,也不知这当中,有没有什么要紧,还望太子妃提点。”
手拿小戥子的刘三娘,拨冗看她一眼,神色莫测,“你去便是,问我做什么。东宫可没将你禁足。”
郭氏:……
刘三娘:一帮子蠢货,东宫翻天,那是早晚的事儿。现如今闹到陛下跟前,请求合离,来得及么。
第39章 可能是有孕
午膳后, 郭侧妃脚步沉重走向正阳宫。
一路上,花鸟依旧,香气袭人。再见之下, 她无心欣赏,只觉从前的自己蠢笨不堪,这般明显之事也看不清楚。主仆几人绕过花墙, 穿过游廊, 还未到正阳宫门前, 就见不远处的秋千上, 坐着个女子。
她一身耀眼的火红衣裙,随风摇曳,翡翠玉簪步摇, 振翅欲飞。热烈红火, 明媚张扬。
在她身后,高高在上的帝王,垂眉含笑。
秋千回落,女子回眸看向帝王, 娇嗔一声,许是怪他推得太高, 也或是怪他推得不高, 总归不顺心意。帝王一点子不恼怒, 笑盈盈赔罪, 重新推秋千。
不过是一眼之间, 几个动作, 郭氏看得百般不是滋味。原来, 这般相处, 便是他希望的么。可惜啊可惜, 有些事可以错过,有些事可以重来,但这些都不会发生在郭六娘子身上。
因知晓陛下功夫卓绝,郭娘子躲在角落,不敢太久。佯装随意从游廊后走出,去到崔冬梅和陛下跟前请安。
崔冬梅见她来,忙道:“一直关心你,想知道你境况好不好,跪了好些日子也不知有无妨害,却又碍于东宫有人照料,到正阳宫有些远,恐你操劳,就在太子妃口中,听她说过几句。如今见你散步走到这里,料想是养得极好。”
郭氏不曾料到崔冬梅这般热情,且又赶在陛下之前开口,打眼看向陛下,见他笑而不语,也就知晓其中关节。说上几句自己很好,已然六个月身孕,日常吃食如何,东宫药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