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他继母(66)+番外

作者:赵朝朝 阅读记录

靠得近了,他面颊两侧青色胡渣,愈加显眼。

崔冬梅不忍,“太后不记得你那日的话了,想来她真的不记得了。”

杨恭双眸布满泪珠,晶莹剔透的水迹,于眼眶打转。突然他像是觉得这般模样不妥,牵强一笑,半偏头不使人瞧见。

小娘子心疼,伸手将他面颊转回来,盯着他的眼睛说道:

“二哥哥,都过去了。这几日我们好好守着。”

他眼眶中的泪珠,瞬间凝集,一片片朝下滑落。

“哭什么哭,你长那么高,我都不能给你拭泪。”

第34章 丧仪

四月初六, 太后薨逝。

最末那几日,她只记得崔冬梅和一直陪伴自己左右的老嬷嬷,连以往时常念叨的成王也不记得。絮絮叨叨, 说着要派人将陛下找回来,给他做衣裳,给他做点心。皇城众人, 以及开府建衙的几位王爷, 日日相伴, 半点不敢离开。

到得太后拉着崔冬梅的手, 有出气没进气的最后一刻,外头等候多日的小黄门送讣闻,皇城旁千佛寺敲钟, 城外黄天观诵经。另有全真道士, 打上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百余众高僧,做上三十九日水陆道场。

停灵哭丧,孝子贤孙, 男女分列,内外命妇, 诸班朝臣。

哭丧第十日, 前朝急事来报, 杨恭粗布麻衣去立政殿见朝臣, 留崔冬梅领众跪地哭丧。念女眷不少, 更有年长者, 崔冬梅命半个时辰一歇, 时刻准备参汤、热茶等。

午膳前后, 太子侧妃郭氏突然昏倒, 面色苍白,气若游丝。太医前来查看,说是有孕一月。如此这般,自然不能再跪地哭丧,当即让其回宜春殿,好生养着,子嗣为大。

眼见宫婢簇拥郭氏走开,崔冬梅一时想到早已离开的陛下,许久不曾回来,也不知立政殿是何境况。她面上的焦急,一点也藏不住。不停看向立政殿的方向。

太子妃跪在崔冬梅身后,见状说道:“娘娘若是信得过,儿臣在这里替娘娘守着。”

崔冬梅回头看来,太子妃和太子一左一右,二人精气神尚可。

“你守着片刻,我去去就来。”像是不放心多说上几句,“太子妃,郭氏胎相,也不知跪了这几日可有不妥,过几个时辰,你再派人去看看。东宫药局虽有人伺候,可现如今忙碌,恐有照顾不周,你多上点心。”

扭头看向太子,一脸嫌恶继续,“太后薨逝,你父亲神思不再,这等时候不论前朝还是后宫,你多注意,储君之责,切莫忘却。”

说到最后,嫌弃更深,颇有几分若是还有旁的皇子,绝不使唤太子做事的模样。

太子和太子妃应承下来,看着崔冬梅远去。

守了太后几日,又哭丧守灵,调停诸多事务,小娘子本就不甚丰盈的身姿,如今略显羸弱。从蒲团上起身之际,双膝晃动,身躯微颤。素服在身,麻绳束腰,窈窕曼妙。尤其是那起身之后的瞬间回眸,眼角带泪,莹莹光亮。

美人俏,三分孝。

留守原地的太子看得晃神,久久不能自主。

“殿下,皇祖母灵前,安心跪着才是。”

太子妃的话令杨琮瞬间回神,收回眼神,自责朝棺椁看看,而后低声道:“胡言乱语!”

刘三娘嗤笑,“是真是假,我说了不算,殿下的心,已经告诉殿下。”

被人戳破的窘迫涌上心头,杨琮忍不住,“女子乖顺,才是正理。”

刘三娘讥讽,“你自己信么?郭氏若是乖顺,你会喜欢?!”扭头虔诚看向香炉,“而今要做的,是为天下表率。殿下可知!”

此言一出,偌大的灵堂,更显空旷寂寥,不知何处而来的一股鬼风,撩起火盆中点点碎屑,跳跃着升腾至半空,起起伏伏。待风过境,又落回原处,仍是灰烬。

……

话说离开的崔冬梅,还未入到立政殿,就见李申跟前的小子,急忙忙而来,“娘娘,陛下犯了旧疾,有些不好。”

崔冬梅定在原地,“你说什么?!”

她的问话,无需人应答,提着裙摆一溜烟跑到立政殿。目下杨恭面色尚可,然右臂不受控制颤抖,颤巍巍提笔,点朱砂,落笔。即便如此,翘头案前,三五朝臣依旧禀告政务。

小子的解释还未说完,崔冬梅便见如此场景,倒吸一口凉气,扶着门框站定。

旁人口中的陛下,高高在上,杀伐果断,从无败绩,是神明,是国之柱石。他不会累,不会疼,不会有任何不好,他只能熬干自己,照亮大邺前行道路。

可是,他是个人,他是个从小就不被家人喜爱的孩子。于他而言,哪怕一点点的温暖,也足以明亮前半生的黑暗。

崔冬梅不理会众人神色言语,一径走到独属于陛下的高台。

上一篇: 灿霜雪 下一篇: 大理寺女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