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他继母(65)+番外

作者:赵朝朝 阅读记录

彼时,崔冬梅听得满眼酸楚。她知道,太后口中的旁人,说的是她自己。

母子仇怨,她答应帮助太后,但无能为力。食言而肥,着实不该。

而今再闻宁安殿传太医,崔冬梅思索着将一切告知。

愿意不愿意,原谅不原谅,非她所能左右。二哥哥若是愿意抛却往事,那最好不过。二哥哥若是不愿,食言而肥的后果,她崔冬梅自己承担。

入到宁安殿,里里外外宫娥跪了一地。崔冬梅暗道不好,看向陛下背影,见他甚异常也无,不禁揪心,无声朝他靠过去,一齐转过屏风。

卧榻上的太后,饶是崔冬梅日日得见,也不免惊呼,她一瞬间老得可怕。

她皱巴巴的面皮,耷拉在眉骨之上,眼角些许皱纹更显疲累沧桑。抹额宽大,其上繁复绣文,是这卧榻之上唯一一抹亮色。

崔冬梅情不自禁出声,“太后。”

太后虚弱一笑,“崔二,你哭什么,人总有一死,不是今日便是明日。繁华富贵,到头来也都是去见阎王。”

话说得豁达,可崔冬梅知道她心中仍有念想,仍有遗憾。太后说话间的眼神,一直盯着陛下,小心翼翼却又光明正大。

崔冬梅:“太后想必有话和陛下说,我还是出去为好。”

太后:“别走,你也一道听一听。”指了指伺候一旁的老嬷嬷,令她搬来两个小圆凳。

太后拉着崔冬梅的手,要让她坐到跟前来,而陛下反倒是隔得远了些。

太后虚弱一笑,“别搭理他。适才太医也说了,我还有几日,今儿个我就想和你说说话……陛下小时候啊,大抵三四岁上下那会儿,最是调皮捣蛋。家中院子宽敞,他随乳母居住小浪屿,那是个三面环水的地儿。

时常听大姐儿说起,二弟今儿翻了几个跟头,耍了几次红缨枪。某日,像是个夏日,乳母来报,说他一人,连师傅也不要,嚷嚷着要去游水。我命人打他一顿,让他珍惜自己一条命。他是个倔驴,梗着脖子不点头,非说自己是贱命一条,阎王爷不收。”

太后泪流满面。

“说他自己阎王爷也不收,定然是天上神仙下凡渡劫来着。”

太后拉着崔冬梅的手,像是想到不堪往事不断用力,要和往事断绝干系。

“二郎,阎王爷也不收的二郎,就这么满是鲜血地回来,回来……我分明瞧见他回来了的,可等我再去看他,他不见了。不见了,崔二,你知道么,他不见了。”

太后像是已然不清醒。

“我找啊找,派出去好些人找。天寒地冻,冰雪千里,二郎就是不见了。他不见了,崔二,我记得二郎和你父极为要好,家书中可有二郎的消息。你父亲说过什么不曾……还有,还有,二郎时常给你们两姐妹买东西,小糖人,小风筝,你见过他没,他还给你送东西没。”

崔二泪流满面,看向陛下,他亦是泪珠滚滚。

“他喜欢和你们兄妹几个一块儿玩,你下次见着他,替我问问他,他胸口的伤,好了不曾,还痛不痛,还流血没。他爹娘等他回家,小浪屿给他收拾出来了,和从前一样,半点儿没变。他喜欢的红缨枪、小木马、昆仑奴面具都在,收拾得好好的。你让他回来,不,他要是不喜欢,也不用回来。不愿意,不用回来也罢。

你若是再见到他,回头悄悄给我个信儿,告诉我他好不好,长高了没有,长胖了没有。我准备了黄冷团子的方子,二郎小时候爱吃,你回去的时候带上。等二郎回来,做给他吃。还有,”

太后看向老嬷嬷,慌慌张张问话,“你个老婆子,杵着干什么,快去将方子拿来,让崔二捎回去。再有,二郎小时候喜欢吃什么,一并带上。多多地带着,宁可多了,也不要少了。二郎从小身量高挑,比旁人吃的多些。”

老嬷嬷低头抹泪,装模作样拿方子而去。

断断续续中,太后只记得陛下小时候住在小浪屿,三四岁上爱吃的点心,以及那年雪夜,重伤的陛下一去不返。

旁的,她什么也记不得。

当然,她更不记得崔二已然成亲,还是她口中二郎的妻子。

在太后的胡言乱语中,崔冬梅和陛下一直守到第二日清晨。晨光微熹,太后终于睡去,他们二人出来,问了太医病症如何,太医只说就这几日。今晨罢朝,崔冬梅陪着杨恭,立在宁安殿的台基上吹风。

日升日落,潮起潮落,宁安殿的风,越发大了。倒春寒,终究是要来了。

“陛下,天冷了。”

杨恭负手而立,半晌不说话。

崔冬梅从李申手中接过披风,替他穿上。他低头之际,崔冬梅瞧见他眼眶四周黑得厉害,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因杨恭身量颀长,崔冬梅够不着,“你下来些。”杨恭顺从,这才使得崔冬梅能替他系上披风。

上一篇: 灿霜雪 下一篇: 大理寺女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