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他继母(3)+番外

作者:赵朝朝 阅读记录

后来,那个草包背着萧雁南,送她回家,他说:“你回家,若是不顺,来找我。”

寒冬腊月,风雪阻路,萧雁南靠在草包的背上,感受灼灼热气,竟有一丝眼酸。

萧雁南后悔了,发誓要将燕王给找回来。

可,大王好像真的不搭理她了!

——————

燕王身为今上长子,多年来奋勇杀敌,保卫边关,赫赫战功。偶得今上关爱,赐婚萧雁南。

他知道自己是个糙老爷们儿,配不上金镶玉嵌的淑女,所以只能放她走。一年当中泰半数九寒天的燕地,方才是他的归宿。

可是,这才几个月,她已经相看三个小郎君了?

不管合不合适,抢回来再说。

【小剧场】

每日作怪之后,

萧雁南:今天有没有讨厌我一点点?

燕王大喜:王妃是真的喜欢我!

第2章 我心仪陛下已久

黄初三年春节,河间侯府不算太平。

先是府中二娘子,莫名其妙重病,好一通折腾,继而二公子崔霜在夜间崴了脚。及至年十五,就在众人以为这年终于顺顺利利之日,崔冬梅又惹出一件大事。

大年十五,元宵节。京都不设宵禁,打从门大街开始,一直到封丘门,接天连日的花灯、百戏、杂耍,好不热闹。

崔冬梅好容易病好,一众丫鬟婆子伺候,外加大哥崔度护卫,大嫂卢氏看顾,出门看花灯。崔度之子,年仅三岁的崔正青,正是好奇的年纪,一手拉着自家阿娘,一手拉着自家阿爹,在人群中穿梭。

身为小姑姑,崔冬梅默然跟随在身后。双眼看向街道两旁的花灯,却好似顺着花灯,看向不知何处。

不知前人见到什么热闹,一行人登时驻足。崔冬梅不能再往前,懵然中听得热闹喧嚣,顺人群的方向看去,明月楼就在眼前。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京都最为热闹之地,当属明月楼。围栏外乌泱泱的人群,暂且不论,单单是二楼,彩旗飘飘,伶人唱曲,翩翩起舞。

眼前场景,崔冬梅似又回到那令人难忘的风雪之日。

去岁之事,距离今日,好些时候。可,那心痛中夹杂窒息的感觉,猝不及防窜入心口。

突然,她眼角的余光像是瞧见一人,与太子杨琮的背影甚为相似。不争气的崔冬梅,努力几番让自己镇定,可眼角的风,不由自主朝背影看去。只需一眼,她便确认,这人就是太子杨琮。他行路的步伐,颀长的身姿,她这辈子也不会忘记。

目下的杨琮,月白圆领长袍,头戴幞头,手摇折扇,端的是一副文人姿态。与来明月楼赛诗会的文人墨客一般无二。

崔冬梅窒息得厉害,她想要个答案,想要问个清楚。

她们之间的结束,该有个确定。她眼神示意香香,替自己安抚众人,而她自己则循着杨琮的身影而去。

隐在人群当中,缓缓跟随。跨过明月楼,转过陈记分茶铺子。往前的路,摩肩接踵,人来人往,前头杨琮的背影,一直清晰可见。

小娘子眼神跟随,似定在他身后。

及至明月楼后门,那人影停下。早有伶俐的小厮上前开门,领他入内。上三楼,转过拐角,直至不见。

崔冬梅的脚步,因他的不见,突然迈出去一大步,却又猛地停下。停得突兀,令银狐斗篷朝前转了个弯方停下。

再跟下去,还有什么必要呢。

明月楼,众所周知,是中书令的产业。三楼,只有一个雅间,中书令府中小娘子小公子独享,这事儿不是秘密。

杨琮来此,一径上三楼,更有伶俐的小厮跟随伺候,来见何人,自然是无需言明。

崔冬梅猜想,许是过不多日,就能听见东宫纳妃的喜事。

她一人,身着银狐斗篷,静静立在人群当中,巍然不动,人来人往。

……

“你怎么了?”

见崔冬梅突然离开,又突然回来,大嫂卢氏关切问。

“无事,刚才见个耍猴的,那猴子可爱得紧,想去看看,买回来养。哪知道,一个转弯就不见了,不是大事。大嫂还不知道么,甭管是什么动物,到了我手上,都活不过几年……”

小娘子絮絮叨叨说话,没个停歇的时候,像是在解释,更像是在掩饰。

哪里无事,卢氏见她失魂落魄,面色苍白,眸子低垂,只顾说话,怕是自己说的是个什么,也不清楚。像是没了魂儿的冰美人,哈一口气就能破碎。

卢氏心疼不已。她这个小姑子,一向是个主意大的,由不得旁人做主。她若是觉得无事,那便无事。她若是觉得有事,自然会开口。

卢氏气急,忙招呼丈夫崔度,拉上小儿子。

“咱们找个雅间看花灯,也是一样。不缺那一点银子,在这里人挤人人挨人做什么。”

上一篇: 灿霜雪 下一篇: 大理寺女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