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比剧透先登基(360)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若邺城可破,魏军便要被我们两路包抄了。”

而一个曾经被他攻破的地方,他有什么不敢去再打一次的?

……

对于刘勃勃来说,这一次的攻城甚至要比上一次还要容易。

容易得多!

他不是在发起一场仓促、临时起意的战斗,也不是一个人在作战。

他这边的人手还在准备渡河的船只,刘义明带来的精锐便开始筹备攻城器械了。

在这一段筹备之中,他越发确认,他在洛阳挖水渠的时候,刘义明对她麾下这一众人等的训练从没有松懈,在这件事上更显得心应手。

然而当他过去询问的时候,却从这位同姓的竞争对手这里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陛下有心为栽培将领开办一个军事学院,再不趁着这次北伐确立战功,后起之秀就要批量生产了。

“开玩笑,我会输给他们?”刘勃勃眼神淩厉。

刘义明指向对岸:“那就证明给陛下看吧。”

这两支同样抢先抵达的精锐,经过了前面一晚的休整,在黎明时分正式发起了渡河行动。

事实上,这不是河水最为平静的时候,却毫不影响这两支队伍劈波斩浪地抵达了对岸,又向着前方的邺城扑去。

随后,则像是水流遇到了顽石挡路,向着两边分流而去。

站在城头的守军早在这两方登岸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岸边的警报,此刻闭锁了城门,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可在看到这两路精兵压境,还几乎以同样凶悍的架势向两侧城门发起攻击时,依然不可避免地煞白了脸色。

“城中的守军不够!”

说话的人焦急得声音都变了调。“王后让我们增兵曲梁城,与北面的敌军相斗,咱们留守邺城的已不足千人。”

若不是因为前线有变,他们怎麽会面对这样的窘迫处境。

他们也更没想到,应军会这样快地杀到邺城之下。

“快!让能上城头来防卫的全来,不管有多少消耗了,先将这两路敌军杀退,我们才能向王后传讯!”

然而,当城中留守的伤兵也不得不强打着精神,拖着伤残的腿脚登上城楼的时候,却有一批人顿时露出了骇然的神色,连连向着城下退去。

守城的将领简直要气疯了,一把就将其中一人拖了上来:“你退什么!都已到了这样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难道你能退开吗?”

那伤兵仍旧挣扎着,声音颤抖:“可是您知不知道,底下的其中一人,就是俘虏了拓跋将军,随后攻破邺城、火烧此地的元凶!他又来了!”

甚至这一次,还不止是他一个人来的。

邺城城头火烧的痕迹都还没有完全消退干净,对方便已又至,怎能不叫人心有余悸,惶恐不安。

守城的将领惊了一跳,却仍是反驳:“他来了又怎样呢!就算守城也是个死,你不守城,难道就能活吗?”

他们已随同魏王一并,完全站在了那位永安大帝的对立面了。在这场魏王缺席,却已全面展开的战事面前,他们只有胜利和殉国两种结果!

那伤兵忽然一个咬牙,登上了城头。他受伤的是腿而不是手,虽然仍旧因恐惧而发抖,但还能做到张弓搭箭,向着下方射去。

可这样的反击显然还是太无力了。他的对手,又哪里只是精锐而已呢?

攻城的器械虽然草率,面对这座已经摇摇欲坠的城市,却已经是——

足够了!

日近黄昏之时,在刘勃勃几要破城的巨大压力面前,刘义明在另一头终于找到了对方所说的薄弱一环,抢先一步登上了邺城的城头。

城门随即在绞盘的作用下缓缓开启,让城外蓄势待命的精兵杀入了城中。

先是渡河又是攻城,让这两人坐在城头上的时候,都已是疲惫到脱力。不过,此刻显然还不是休息的时候。

二人对视一眼,几乎是同时开了口:“派人给陛下报信后,谁守此地,谁北上打探?”

还得接着争功呢。

但不管怎麽说,在夜幕彻底落下之前,已有一行先前跟随刘义明而来的士卒南下渡河,去寻陛下的队伍报信去了。

但在这支队伍抵达之前,先一步抵达的信使竟然另有其人。

王神爱抓住了缰绳,惊奇地向前看去。

只见一名浑身湿漉的鲜卑姑娘被士卒押着,脖颈却仍旧挺直,在看到帅旗的那一刻,眼中的光亮惊人,忽然高声,用蹩脚的汉话喝道:“我——我是来报信的!我代桓将军来报信!我们一共二十多人,分散南下,为了尽快遇到应军!”

士卒刚要松手,眼见陛下冷厉的目光扫了过来,又立刻将人死死地按住。

王神爱停在了距离她十余步之外,开口问道:“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