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皇后。除非姐姐打算来年就要当朕的皇后,否则,没必要修这座延福宫。”
楚瑶登时脸上一红:“皇上又在胡说了。”
“既然如此,那便没什么好顾虑的。”
他宛若教孩童习字的先生,覆着怀里女人的手,一笔一划,慢慢划掉“一百万两拨宫里修延福殿”这行字,又在前面拨给南方灾民的赈灾款的“一”上头又加了一划。
这下,奏折上的批示正如楚瑶方才所谏。
楚瑶被他揽在怀里,男性的气息萦绕在周围,霸道地侵略着她所有感官。尤其是腰上那只手,强健有力,分明不由得她拒绝。
楚玄抵在楚瑶的肩窝,耳鬓厮磨间柔声说道:“朕富有四海,但那些你都不稀罕。你要的,是朕当个明君,福泽万民。”
“姐姐,如今这万民福祉皆在你我手中这支朱笔。”
楚瑶忽地觉得手中这支笔有千斤重,可耳边男人的声音依旧温柔,循循诱道:
“所以,你在朕的身边,非止是朕之愿,也是万民之福呐……”
扑通。
她听见自己的心,几欲跳出胸腔。
* * * *
已是年关,天依旧冷着,宫里却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到处都开始张罗起过年诸多事宜。
楚瑶进宫侍疾已有五日。
每日辰时进正德殿,待到戌时才离开。此消息传开来,众人皆称赞长公主与皇上果真姐弟情深。
但是,有些人听到这消息便坐不住了。
“可恶,那女人已经嫁出宫了。她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德妃重重放下手里的茶,茶汤瞬间溅洒出来。
丹儿忙上前擦拭干净,“娘娘,听闻殿下本不知皇上病了。是因为进宫看宜妃,转过头才去的正德殿。”
宜妃病重之事,瑞庆殿这边早就收到风声。楚琳抱着看好戏的心情,没成想半路杀出个长公主。
先是给赵明蕊请了太医,又在正德殿侍疾。
楚琳先前巴巴地赶去正德殿,结果被来喜挡在门口,来了一句:“皇上说:德妃贤惠,朕知道了,回去罢。”
德妃只能灰溜溜地回瑞庆殿。
“既非太医,也非宫人,她这是放着大好的主子不做,还要天天来伺候人。”楚琳越想越郁闷,“你说,她是不是打小当奴婢,这一天不当奴婢就不自在?”
丹儿听了大惊,急忙看向外头,幸好其余人都在忙活。
“娘娘,这话可说不得呀!”
长公主是奴婢出身,可天子也跟在她身后当过下人,这话要传到天子耳中,恐怕这瑞庆殿就要遭殃了。
楚琳气犹未平,“本宫是看不过她这副忙前忙后的样子。她只是皇上的姐姐,又不是皇上的老婆。”
昔日她被先太后指给新皇,出身高贵,又是新皇的第一个妃子。中宫未立,本来就应代管后宫,结果新皇倒以中宫无主,直接让楚瑶掌管了后宫。
好不容易她终于嫁出去,宜妃也被禁足,这后宫大权如今落在她手。
这楚瑶回来侍疾,可不是什么好事呐……
楚琳沉吟片刻,忽地站起身,“走,随本宫去趟正德殿。”
“啊?”丹儿愣了愣,“娘娘,您要面圣?”
众所周知,她家娘娘进宫后,因新皇冷落,又是王公世家小姐,倨傲的性子拉不下脸来邀宠,所以无事也鲜少主动面圣。
前几日在正德殿被拒后,回来更是诸多怨言。
丹儿想,这主子八成是要去圣上面前争宠,于是道:“听闻皇上龙体日渐康愈,正是该补身子的时候,奴婢让人备上参汤,娘娘一并带去。”
“嗯,还有,把上回用浮光锦裁的那套裙子拿出来。”
楚琳换上明艳的红色长裙,妆扮一番后,参汤也正熬好了。
“娘娘,这红色衬得您真真若天仙下凡。”
镜中的女人微微笑着,心底想的却是多日不见,楚瑶又出宫守寡,想必也没了往日风光。
长公主嘛,还是乖乖出宫守着那个死鬼丈夫好了。
临行前,楚瑶瞥见太监正将她刚才摊凉的茶水偷偷倒进竹筒中,微微皱眉:“这是干什么?”
丹儿解释:“娘娘,请勿动怒。事情是这样的,近来咱们这瑞庆殿喜事连连,大家都说您是有福气的,都想沾沾主子的光。这茶水他们不舍得倒掉,想着偷偷藏起来,私下分些,也可沾染些福气。”
说罢,她怕楚琳生气,又补充:“不过娘娘放心,刚才这茶您没喝过。奴婢绝不会让他们脏了殿内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