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书香(139)

想了想,便对他说,“那你若是缺什么了,就派人来说一声。”

“嗯。”

柳儿一直驾车大街上绕圈子,离盛府并不远,得了命令,片刻间便回到了盛府门前的那条街。

陆行舟在街角下了车,目送着马车离开。

从前他对待功课一事都是得过且过,能够考中就好,并不追求名次。

但现在不同了。

赵琰才高八斗,屡屡夺魁,今年已经中了解元,若是明年会试,极有可能连中三元。

陆行舟以前从没想过要去争这个风头。

但是现在,他忽然不甘心居于赵琰之下。

第120章

元宁一进府门, 就看到母亲身边的刘嬷嬷。

“嬷嬷怎么在这里?娘出门了吗?”

刘嬷嬷上前福了一福, 笑意有些隐晦:“夫人在家呢,特意吩咐我在这里等着姑娘,叫姑娘过去说话。”

说话?

是要说元祯的事吗?

不像。

刘嬷嬷看起来是特意留在这里等她的。

元宁听着刘嬷嬷的语气, 小声问道:“嬷嬷, 你可知道娘找我是甚么事吗?”

“这……”刘嬷嬷显然是知道什么,但却不好告诉元宁, “姑娘去了就知道了。”

元宁无法,嘱咐柳儿先回蓁蓁院,自己跟着刘嬷嬷去了正院。

一进院子,便看到龙氏坐在正屋里, 对着一壶茶坐立难安, 脸上既焦急,又挂着几分薄怒。元宁见状,顿时觉得不妙。

刘嬷嬷忙走进去回禀, “夫人, 三姑娘回来了。”

龙氏听到声音, 抬起头,一见到元宁就面带愠色,她也不说话, 只拿手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刘嬷嬷使了个眼色, 带着屋子里其他丫鬟都退了下去。

“娘。”元宁低了头,低眉顺眼地走到她身边。

见龙氏不说话,殷勤地帮她捶背。

“娘, 可是哪里不舒服了?要不要叫府医过来给您瞧瞧?”

但龙氏依旧不理她。

元宁想了想,低下头笑着赔礼道:“可是女儿什么地方做错了,娘,你说出来,女儿改就是了。”

听到元宁乖乖认错,龙氏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戳着元宁的胳膊:“认错倒是快,你倒说说,你错在哪儿了?”

元宁捂着胳膊,小心翼翼的问:“我错在……没听娘的话?”

“你呀!”龙氏被元宁气得没脾气了,“我问你,马车都到家了,你为什么不下车?”

也是凑巧了。

原来今日卫国公夫人来盛府喝茶,龙氏送她出府的时候,正好看见元宁的马车回来,她原想着在门口等着元宁一同入府,谁知马车到了府门口,停了一下便又走了。

龙氏原本没太在意,谁知正好听到门房说给三姑娘赶车的怎么是丫鬟,早上一块出门的车夫怎么不见了。

她当下疑心大起,等送走了卫国公夫人,便派人追出去找元宁,等到下人把车夫 找回来,盘问过之后才知道元宁在寻欢酒楼碰到的陆行舟,打发车夫自己回来了。

元宁还不知道龙氏查的一清二楚,只胡编乱造着想蒙混过关。

“我……有东西落下了,回去取……”

话没说完,就看到龙氏脸上的愠怒又现了出来。

“东西落下了?难道不是车夫被你落下了吗?”

元宁被龙氏这么一问,知道母亲是有备而来,一时呐呐,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万变不离其宗,软软地喊了一声:“娘!”

“别叫我娘,我没你这么不乖的女儿,成天在外面野,”龙氏被元宁气得肝疼,一向温和的她也说起了重话,“从前别人总说我太宠你,我也不觉得,如今想来,真是我把你宠坏了。从前我总担心元慈长在外边,怕她沾染些什么坏的习气,实在是想不到,最后出问题的人,是你!”

龙氏一口气训斥了元宁一长串,元宁巴巴地挨着骂,等到龙氏出了气,方才陪着笑说:“娘,别生气了。”

“你如今都是个大姑娘了,怎么做事这么不知道分寸呢?那陆行舟是救过你,可你也不能跟他……”龙氏看着她,一时又觉得心疼起来,“三年前,你出了事,那时候我一句话都不敢问你,我这当娘的心……阿宁,你给娘交一个底,你那时候……”

“娘,你放心,我真的没事。那时候我是损毁了容貌,所以不敢回来见您,再没有旁的事。”

回忆起当初的事,元宁的确不太在乎。

她素来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时过境迁,她并未对那些事耿耿于怀。

而对龙氏来说,那时候元康多多少少也跟他们透过些口风,但如今听元宁亲口说出来,龙氏便觉得扎心窝子的疼。

元宁知道母亲向来多愁善感,忙将话题转移过去,劝慰道:“娘,我就是在马车上跟陆行舟说了会儿话,我们没做什么。”

这话说出来,果然引住了龙氏的心绪。

“阿宁,你跟陆行舟,到底是……”

元宁听母亲如此问起,略微低了头,“今日他来找我,是要跟我道别。他马上要回书院了,等明年春闱之时才会进京。”

“那你跟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元宁知道母亲心中的担忧,觉得没什么可隐瞒的,决定向她摊牌。

左右早日告诉母亲,叫母亲吃下定心丸,能回绝了那些不相干的亲事,省下许多麻烦。

“陆行舟说,等放榜之后,就会来家里提亲。”

龙氏原以为陆行舟和元宁之间是互有情愫,万万没想到元宁一开口就是提亲。

惊喜之余,更多的是身为母亲的警觉。

“提亲?怎么突然就要提亲了?阿宁,你没……没跟他做什么傻事吧?”

傻事……

元宁想到在马车上故意惹他走火的事,的确是很傻,忍不住低头一笑。

龙氏一瞧,顿时变了颜色,以为他们已经生米做成熟饭。

一开口,几乎声音都在颤抖。

“阿宁,娘从小就教导你,女儿家虽得大气端庄,可始终要有做女儿的骄傲和矜持。你怎么能就那么把自己交出去?你这样做,那陆行舟岂不看轻了你?”

元宁知是母亲会错了意,忙道:“娘,您说的这些女儿一直铭记在心,不敢乱来的。”

“他说要提亲,你就应了他?”龙氏想想,始终觉得气不过,便又问道。

“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哪里能应下他,若他有心上门提亲,自然是爹娘做主。”

龙氏听得元宁这么说,才觉得稍稍心宽。

“娘,您放心,他很快就回柊山书院了,从现在到明年放榜,我都不会再与他相见了,也不出去乱跑,就在家里陪娘。”

“我用不着你陪!”龙氏想想,又道,“他倒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分得清轻重。”

元宁没想到母亲会突然夸陆行舟一句,只觉得心中不甘。

陆行舟偷偷来见她,她被母亲劈头盖脸训一顿,陆行舟竟得了懂事之名!

但她现在哪里敢跟龙氏顶嘴,龙氏说一句,她便应一句。

“你和元慈都有了着落,也不知元祯这个犟拐子,什么时候才能定下心来。”龙氏说着说着,又扯到元祯的身上。

元宁这几日都没去找元祯,一直为赵琰的事情所困,今日解决了赵琰的事,心里顿时轻松起来,便笑着宽慰母亲几句。

龙氏说了一会儿元祯的事,又想起一桩正事来:“亲家母今日过来了,说皇后娘娘知道你回京念叨了几句,过几日她正好要带元慈进宫,叫我也带你一块去。”

元宁应了下来,便回了蓁蓁院。

龙氏打发了女儿,这才有心情喝茶。

只是喝着喝着,又愣愣坐着发起了呆,半响,长长地叹了口气。

“夫人,在为何事烦忧?”盛敏中下朝回来,正好撞见了这一幕。

龙氏听到他的声音,心中一喜,忙撇开心事,迎了出去,从盛敏中手中接过官服。

“没什么,就是想到阿宁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有些感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