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书香(103)

皇帝听到这里,却是手握重拳,狠狠地砸了一下面前的几案。

魏锦和范德祥顿时一阵,都伏地跪了下去。

“到底是出了什么岔子?都不说话,叫我猜,是想为难本宫吗?”

皇帝又是一阵重重的出气:“瑔儿受了伤。”

“这是怎么回事?”皇后惊讶道,“瑔儿一向不好动,虽说平日里不务正业,可怎么突然就受了伤?”

“是奴才护卫不力,叫三殿下受了伤。”

“混账东西!”皇后秀眉一扬,见他们始终卖着关子,顿时发了怒,“瑔儿到底怎么了?”

魏锦苦着脸道:“昨日三殿下在府中摔了一跤。”

“是断腿了还是断胳膊了?”

“那倒没有。”魏锦小心翼翼道,“只是江太医过府问诊之后说。”

“说什么?”皇后好奇得很,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能让皇帝如此动怒。

“三殿下以后恐怕不能人事了。”

皇后眯了眯眼,“你说什么?”

“江太医说,只怕三殿下以后不能人事了。”

“这可真是,瑔儿的母妃虽然出身低贱,可怎么说他也是陛下的血脉,平白无故的怎么就摔了!范德祥,这宫里宫外,到处都是你们东厂的人,如今瑔儿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你该当何罪!”

范德祥急忙磕头认错,“奴才死罪!”

皇后冷哼一声,瞅了皇帝一眼,道:“你也是跟着陛下的老臣了,念在你从前的苦劳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拉出去,廷杖二十!”

“谢娘娘恩典!”

很快便有侍卫上前,将范德祥拖了出去,不多时,便听到外面传来皮开肉绽的声音。东厂里的人,挨板子是常有的事,范德祥咬着牙,愣是一声没吭。

皇后发落了范德祥,又看着旁边伏地而跪的魏锦,“范德祥是你一手带出来的人,他有罪,你也跑不了。掌印太监魏锦,罚俸禄一年!”

“谢娘娘恩典!”

发落完了魏锦和范德祥,皇后这才转过去,对皇帝道:“陛下不必太过介怀,陛下又不止瑔儿一个儿子,他不成了,还有别的儿子为陛下开枝散叶。”

皇帝闻言,眼中顿时流露出一些苦涩。

他抬起头,伸手拉了拉皇后,喊了她的闺名:“心儿,其实朕从来都不在乎开枝散叶。”

皇后愣了愣,飞快地将手抽了回来,脸上满是讥讽:“陛下对臣妾说这些有意思吗?臣妾是陛下的皇后,早就不是什么心儿,也没有什么夫君。要想谈情说爱,这宫里有的是女人等着陛下去谈,何必来消遣我?陛下若有事就说,若无事,臣妾还要去御花园看花。”

皇帝知道又触碰到了皇后心底最不愿碰触的事,只轻轻叹了一句,便绕了过去。

“今年一开年,宫中就不太平,接连出事,虽未伤及人命,却也不吉利。”

“陛下说得极是。臣妾这些年身子不爽利,实在是乏了,后宫也疏于管理,如今扑蝶会上闹出这么大的事,臣妾瞧着,是不管不行了。从今日起,臣妾要整饬后宫,一应宴饮悉数暂停。臣妾是后宫之主,该先罚自己,传旨下去,坤宁宫茹素一年。”

“皇后无须自责,朕并无此意。”

“那陛下想怎么样?”

“朕想着,给宫里冲冲喜。”

皇后冷笑,“如此,后宫里是该添些新人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朕说的不是自己,是太子。”

“哦?”皇后一时沉默。

太子去年就满了十八,早就该娶亲了。

“朕已经命钦天监看过了,三个月后的十八是百年一遇的黄道吉日,朕想着,太子大婚,举国庆贺,也可为宫中冲喜。”

皇后心里明白,荣国公府接连损伤了一子一女,都是荣国公嫡出儿女,早些让太子和林清大婚,一为冲喜,二为安抚。

这事皇后自是不乐意,但事已至此,再无转圜的可能。

“陛下既看好了,臣妾并无异议,一切让鸿胪寺和礼部循例办吧。”

皇帝原想着太子的婚事该让皇后操办,但听皇后的意思,她压根就不想管,他也无法勉强,只得作罢。

见她表情不好,皇帝也知她不悦,又开口道:“其实除了太子,玹儿也不小了,不知皇后有没有为他相中合适的人选。”

“陛下的儿子,当然是陛下做主。何况玹儿的个性陛下也知道,他一向主意大,说去打仗就去打仗,不许他去还偷着去,哪里会服臣妾的管?”陈玹到底是在皇后身边养过几年,多少有些感情。

“这倒也是。他比太子只小半岁,今日既说起此事,索性就今日解决了罢,省得忘了。”皇帝说完,便命人去把晋王喊过来。

皇后瞧他一样,哼了一声,“看样子陛下早有人选,还来问臣妾有没有人选,真是拿臣妾当猴儿耍。”

“你这是什么话?朕问你,你又说你不管,你要有人选,朕一切都依你便是了。”

“当真?”

“当然。不过,若玹儿不同意,你往后也不许怪朕。”

“哼。”皇后不置可否。

帝后又说了一会儿话,底下人便通传晋王到了。

晋王的母亲戴贵妃是从北地女子,因容貌出众身形窈窕选入后宫,因此在四位皇子中,晋王的相貌是最出众的。

只是他常年习武,皮肤晒得黝黑,看起来不及太子那般风度翩翩,却自有一番威武的气度。

“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起来吧。”皇帝抬了抬手,“今日叫你过来,主要是为了你的婚事。”

晋王微微一愣,推辞道:“太子殿下尚未成亲,儿臣议亲,恐怕为时尚早。”

“朕刚跟你母后商议过了,三个月后的十八是个好日子,便叫太子与林家的姑娘大婚。你也不小,该定下来。朕和你母后,就是想听听你的意思?”

“父皇是说?”

“你向来喜欢自己拿主意,你的婚事自己可有什么打算?”

晋王低了头,露出一个淡然的笑,“儿子从没想过这件事,此事全凭父皇母后定夺便可。”

“噢?”皇帝有些意外,又道,“你时常出入宫廷,有没有相中哪家的姑娘?”

晋王摇头。

“那这件事,朕就交给你母后来办了,如何?”

“有母后为儿臣把关,儿臣自然愿意。”晋王恭谨回道。

这一番话下来,皇后对晋王有些侧目。

从前,她一心扑在太子身上,虽然晋王时常随侍在太子身边,但她并未过多的留意晋王。

今日这一问一答,听得她很欢喜。

其实陈玹这孩子,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就在这一瞬间,皇后忽然心念电转,拿了一个主意。

“皇后,你听到了吧,朕和玹儿都等着你指婚呢!”

皇后嫣然一笑,看向晋王,“你是个好孩子,本宫把蕴宜指给你,如何?”

谢蕴宜?

此话一出,皇帝和晋王心中都是微微一震。

谢蕴宜是公侯之女,按照本朝旧例,以她的身份,若不能嫁入东宫,亦不可嫁给王侯。只因藩王的岳家过于庞大,便会威胁到东宫。

而谢蕴宜也不仅仅是公侯之女,她还是卫国公府唯一的嫡女,卫国公的掌上明珠,也是当今皇后的亲侄女。

这样的身份,嫁给晋王,实在过于隆重。

“怎么?陛下不是说臣妾说了算吗?”

皇帝看了一眼晋王,晋王面色无波,只垂首站着。

良久,皇帝叹了口气:“就依你说的办吧,心儿,你喜欢就好。”

皇后轻笑了下:“臣妾给自己选儿媳妇,当然要选喜欢的。魏锦,今日就去传旨吧。”

魏锦立即上前遵旨而行。

晋王万万没想到本来要成自己皇嫂的人,竟然成了自己的妻子。之前他曾听到风声,说母后有意把身边那个叫盛元柔的姑娘指给自己。那盛元柔是盛少师的侄女,亲爹是个五品外官,这出身倒符合祖制,他心中已有准备,没想到竟然是谢蕴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