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女学堂(326)

作者: 金佶 阅读记录

“太学的事情?真的要成立太学了啊?我今天遇到贾宝,从他那里有听到传闻。不过,贾宝这个人不适合当父皇的学生。”钱汝君想想说道。

“你这是为胡茬找出路,还是真的这么想?”皇帝刘恒不在意的说道。其实,他真的不是很喜欢臣子在办事的时候,有私人的情绪。

不过,钱汝君具体来说,不算臣子。而是女儿,还是神女。

“都有吧!如果不是胡茬,我不会注意到贾宝,以前也不会帮他治病。其实,他早该死了。可是现在,他要跟我抢胡茬。”

“你一个女孩子,跟人抢什么女人。”皇帝呵呵笑道。这个理由,他很愿意相信。

“女孩子更懂得爱情。不对,其实男孩子也懂,只是真正有爱情的男孩子,太少。愿意付出的也太少。”钱汝君撇撇嘴,低声说道。

“傻孩子,爱情都是传说,不真实。做人子女的,谈什么爱情。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能帮你们找到最适合匹配的对象。”皇帝皱皱眉头,突然想到,钱汝君也到了该找对象的年纪了。

有哪个臣子适合呢?

“看来父皇需要替你找对象了……谁适合呢?得好好想一想。”皇帝沉吟道。

钱汝君很想给刘恒一巴掌,但是知道这种行为在大汉太大逆不道。只好强忍住飙脏话打人的冲动。

“儿臣的婚事自有天命。不需要父皇的关注,时候到了,对象就会出现了。我们还是来谈谈太学吧!”钱汝君试图转移话题,她知道在皇帝眼中,天命是最重要的。但钱汝君不能常把天命拿出来用,用多了就失效了。

“说说看,我倒想听听中央学堂学堂长的意见!”

对皇帝来说,女儿的亲事,自然没有国事来得重要。坐稳皇帝的位置,他才有现在的生活,才有现在的权势,皇帝刘恒向来很知道轻重。

“其实太学不需要学中央学堂,中央学堂的目的是培养民间需求的人才。而大学的目的,是为国举才。国家的官员,最需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为国为民的心态。而这些,先贤的经典说得比较多。所以他们必须多读经典,让经典深他们的灵魂。至于一般人,倒是不需要多读。”

“哦?那他们不用学你说的数学?物理?”

“那是基本常识,他们本来就该理解。太学不应该收一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吧?所以我建议,朝廷可以辧一场举才考试。收一些年满十五岁的学生进太学念书。太学则最好六年制。”

第三八四章 正务与事务

“你的意思是说,官员最好达到二十一岁以上吧?”

皇帝刘恒瞬间抓到了钱汝君陈述的重点。

皇帝刘恒喜欢青年才俊,尤其给他的儿子刘启安排的未来辅佐官员,更有许多在二十岁以下的俊杰。

时代前进,累积的知识量,也愈可怕。在后代,一个人学到三十岁,遍览群里,都不敢说自己读遍了那个学门的知识。

而在大汉,知识流传不易,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能收藏到的书简有限。

有时候,一本书简,一千多字,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

看论语的话有多简洁有力就可以知道这时期文字精简程度。

所谓学富五车,根本只是后世一本大部头的书。

所以这个时代,读会一本书的意思是,你要能倒背如流。跟人对话的时候,要能够原句引用。

后世的文章,你背背看,能背个十几篇就了不起了。

至于玄幻大神的书,你要背?自杀还比较快。

后世,讲究得更多是读通。

所以这个时代,十三、四岁的人把经典都读通,不是作梦,诸子百家,人家也没要你全会,会个四五家,读通一家,自成一言就可以了。

然而,钱汝君认为掌一国大政者,采用一个性格还没有稳定下来的年轻人,简直是冒天大的危险。

而三十、四十岁的人,性格稳定之后,就算再有外界的诱因,一般来说,性格不容易改变。

也就是说皇帝能掌握臣子的个性。那时候,再用人,也比较容易判断这个人适合哪一种职位。

“是。当官的人,必须掌握几种学问。地理、历史、数学、物理。而且他的了解,不能只是表面知识,而必须能够深入。学地理,能在家中坐,而通晓天下。知道山川河流的变化,知天文灾变。读历史,可以明兴替,知前代的得失,引以为戒。知数学,能运算统计。朝政,其实就是数字科学。把数字算明白了,就知道什么是缺少的,什么是多余的。而物理,能让百官明白万物变化的规则。依规则行朝政,就不容易有失。”

钱汝君休息一下,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当地方官的人,可以读心理学。知百姓心理之变化。不过,或许不用教,有些人天生就能通心理变化。这几种学问,就是儿臣认为百官需要会的学问。自然,儿臣不是大学博士,说的话只是跟父皇之间的闲聊,父皇可以听过就算。”

皇帝刘恒,怎么会听不出来钱汝君这是以退为进。其实很希望皇帝听进她的建言呢?

钱汝君自从出现在皇帝面前,每一样的建议,或者奉献,几乎都对皇帝,或者大汉有极大的帮助。

给他特别准备的蔬菜水果,别的不说,让他整天都能维持好的心情。

就算不是给皇家的东西,而是给薄家饲养的马匹,卖给薄家军的食物,也让大汉出现了一支强军。足以跟匈奴单挑。

如今,已经守卫边防的主力。

至于给胡家生产的棉布,对大汉百姓的作用还感觉不出来。中产人家,倒是多了一种衣料选择。

棉布比麻布穿着舒适多了。最重要的还是钱汝君给皇帝提供的棉甲做法。

大汉的军事力量很强。做为后盾的少府,虽然有千般不是。但他的研发能力比起后世的相关机构,强上很多。

钱汝君回到长安之后,看到的第一个变化,就是脚踏车已经出现,而且透过齿轮传动,水车又有别的设计产生。

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科技,如果是官方研发出来,都会加以保密。钱汝君相信,

大汉皇帝刘恒时代的少府,比起前世后世,都强上不少。

有些发明,或许应用在军事方面,只是一般人,甚至她这个公主见不到而已。

脚踏车发明出来,其他东西就不远了。

可惜,后世贫民百姓都能骑上的脚踏车,以现在的冶铁能力,还不能大量生产。

钱汝君一直纠结着,要不要把冶铁技术兑换出来。钱汝君知道,一旦冶铁技术改进,后多发明将涌现出来。

但是想要冶铁技术改进,炼煤技术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

而煤的大量使用,是污染的重要来源。

看着大汉的青山绿水,钱汝君真的不想让环境恶化。

大汉在战争对匈奴的弱势,其实不明显。钱汝君的做法是改良马种,改进士兵的身体。

现在钱家农场生产的产品,有一半是奉献给军方使用。这也是朝廷虽然对钱汝君有些不满,但不敢动钱汝君。

军方,不管是属于哪个阵营的,都承钱汝君的情。就算钱汝君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只要钱汝君一句话,又无关造反的事。他们就能派出一小队军人,让钱汝君指东打东,指西打西。

皇帝也感受到这点,对于钱汝君因此感到纠结。

幸好,钱汝君没有朝廷和军方一把抓,要不然,皇帝真的得把钱汝君限制在长安,不能去金麦逍遥了。

钱汝君提出关于太学学程的看法,打确了皇帝一直以来的思维,他的脑中,大概有两种作法,一种是中央学堂式,就是看做官的需要些什么,就教他什么。钦天监的教天文,水文官教水利。要这么教,就得找些老经验的人。

然而,在钱汝君的建议里,她把官员分为两种。具有决策权的正务官,具有执行能力的事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