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猗兰(42)

作者: 佟荨 阅读记录

再往后,新帝召回南公主齐瑄,赐婚林晗。

那是虞有常头一回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孩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也不知怎的,虞有常那会儿想起的第一个词,便是情深缘浅。

说得多了,虞有常忽然便住了嘴,看着兰玉胭:“玉胭丫头,你晓得今个儿你到我这来,意味着什么吗?”

兰玉胭一愣,转瞬间忽然明白了虞有常指的是什么,慌乱在心中一闪而过,缺叫另一种叫兰玉胭更难以启齿的心绪压了下去。

虞有常看重林晗并及林晗与虞有常交好非什么隐秘之事,虞有常不能为帝王所用帝王却不好动他也不是什么秘辛,一切都正大光明,可也正如此,便有人造谣说虞有常对今上心怀怨怼,因着这样的缘故,而今敢亲近虞有常的,除却尚听雪这么个半疯,也没几个人当真敢大张旗鼓向虞有常示好了。

——纵然有立功的心,也要担忧这今上是否会以为自己是作为康王遗后与虞有常勾搭成奸。

虞有常定居京都,虞家却还混迹江湖,当今对江湖的顾忌,也是愈发深厚了——归根结底,也是因着有个长于江湖深受先帝喜爱的南公主齐瑄。

当今甚至还在齐飞少年时候,将齐飞送到虞有常面前,试探虞有常与齐飞,只是事后又后悔了,生怕虞有常跟齐飞说些什么不当说的,叫齐飞好好一个孩子生了异心,便在皇后的催促下寻了个由头,匆匆忙忙将齐飞领回去了。

堂堂皇帝,又本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落到这样的地步,也不知该说是可笑还是可悲。故而兴许也有过因赶尽杀绝而产生的愧疚与不安,想过当初是否能平顺地去完成这一次夺嫡,可说到底,与当今而言,觊觎过皇位的康王,才是那大逆不道的罪魁祸首。

兰玉胭与兰恬公然亲近虞有常,并留下了林晗为齐瑄所制之弓,加之姜昊又与作为康王血脉的齐飞亲厚,这无疑是说明了兰家人的态度。

如此一来,于齐昕和今上而言,清除兰家怕是势在必行。

可笑的是即使明白了这样的缘故,兰玉胭也不太想放弃这把弓。

原来当初说过那么多,心中立誓要拼尽全力回报兰家,也不过是个笑话。

她还怨过兰恬不知轻重给兰家引来祸患,想着要看好兰恬,不承想这回给兰家引来祸患的却是她兰玉胭。

也不知当初将她带回兰家的哪位姑娘是否觉得后悔,后悔带回了这样一个随时会被当成把柄的灾星。

她没答话,虞有常便转向了兰恬:“兰丫头,那你可晓得现在该怎么选?”

兰恬不傻,哪怕不似兰玉胭经历过两辈子,可之前齐飞也给她们分析过,她在意兰家,在意兰氏族人,便不可能对此不上心。

虞有常说的,兰玉胭懂,她也懂。

若是此刻与兰玉胭断绝关系,或是逼迫兰玉胭放弃这把弓,那也许一切也还来得及,今上与太子最想要的,其实也不是战,而是不战而胜,若兰家归顺,以历代子孙的才干,不愁混不出头。

只是,兰家终究是兰家,而兰恬是兰家人。

她笑了笑,反问道:“有什么好选的?”

“玉胭是兰家人,这些年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这把弓在十数年前便被您卖给我们家了,玉胭不过是一眼相中了它。”

“所以,中间又有什么问题呢?”

她顿了顿,忽然定定看着虞有常的眼睛,嗓音不大,却是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兰家安居乐业数百年,兰氏子孙恪守家中规矩,忠于天下,从未作乱。”

“既然没有做过亏心事,那我们何必畏首畏尾?”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看到这里的你~

第33章 公主

谁都不曾想过车马劳顿来得这般迅速,山林间跋涉,兰恬想起不久前在虞有常面前大放厥词的自己,也不知该不该自嘲两句。

可谁能猜到齐昕会忽然动手呢?

想到兰情不知动用了多少渠道传到她耳中的那句“带玉胭速归”,兰恬还是觉得玄幻。她在岭南安逸了十五年,向来只知天气瞬息万变,却想不到有些时候时势竟比天气还要善变。

几乎是兰玉胭与兰恬见上虞有常的同一日,关于“遗珠”的说法又有了变更,在“遗珠归而天下安”的传言之后,又多了句“遗珠在而时局乱”。

这无疑就是齐昕最为不放心的一点。

他现下是更坚定地认为“遗落的明珠”代指的是岭南兰氏,如若兰氏归顺他人,于他而言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堂堂太子,寻常情况下无功无过也就罢了,至少还能指望他守业,若是有了别个对比,无才无能却也成了罪过,当今在先帝在位时不也是这样的状况?

君臣之间尚且担忧功高盖主,若是同为皇子,资质平庸者却因着会投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别个更优秀的又怎么可能甘心--纵然也许确实不在意皇位,也不可能叫那个不出彩的全然安心。

且不提齐朝歌,作为康王遗孤的齐飞一向是最特殊最受宠爱的,仿佛除了身份地位,齐飞得到了一切齐昕求而不得的东西。

就譬如兰家人的青睐。

如若是这样,齐昕不介意毁了齐飞和兰家。

一把不错的刀,若是被别人用来对付自己,可就没意思了。

至于兰家,别说是兰情,哪怕是更多见多识广的年长者,大抵也想不到兰家有一日会被扣下“勾结贼子,私扣一国公主”的罪名。

找人查过了那把颇受欢迎的弓,得出的结果也是个意外之喜。

林晗与齐瑄两个罪臣之间的信物,尚听雪去争,是因为他疯。江秋兰要争,则是因为齐瑄就是她师妹,那归雁寨主横插一脚,可能就要有更多的缘由了。

至于兰玉胭,在得知了那把弓的背景之后,不仅不放弃,还执意入京拜见虞有常,虞有常还见了她,这能说明的东西,兴许就更有意思了。

人生一张嘴,后来便有种了不得的能耐,你寻个巧舌如簧的人,能将活的说成死的,假的说成争的,加之关键的几个人又叫那两句话闹得惶惶不可终日,不过一些风吹草动,便要惊个半死。

流言一起,最坐不住的自然就是当今。他既然能收留齐飞,得个仁厚之名,便不可能盼着齐瑄之后流落民间,不管兰玉胭是真公主还是假公主,这事既然已经传出了三分真,那兰玉胭必然是要接回来的。

至于公主流落民间无人觉察的罪过,那自然得有人担着了。

事发突然,兰家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事先想好的应对之策。兰情与家中长辈开了半日会,出来之后便寻了各种途径,将叫兰恬带兰玉胭回来的消息发了出去。

兰恬虽然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意思,但也不认为兰情会将兰玉胭送给虎视眈眈的齐昕,也不可能说借此搞些什么“将功折罪”的幺蛾子。

她也问过兰玉胭愿不愿回去,可兰玉胭在跟虞有常单独谈过之后,却仿佛丢了魂魄,整个人迷迷瞪瞪,比之前还叫人不可理喻。

兰恬无法,只能是顺着兰情的意思,直接将兰玉胭带上了回家路。

虞有常与兰玉胭单独谈过,当时兰玉胭还纳闷

只是虞有常说出的第一句话便叫她如遭雷劈。

他说:“你生得很像齐瑄。”

兰玉胭一时没反应过来虞有常究竟想表达什么,便听虞有常继续道:“我听闻你见过太子?”

兰玉胭下意识点头。

虞有常叹了口气:“太子当时年纪小,未必记得清楚,可若叫当时稍年长一些的记得齐瑄的人见了,必然是能看出来的。”

兰玉胭给不出个答复,便听虞有常说了下一句话:“你不该来京城。”

若这话说在先前,便是一语成谶。

何止不该来京城?她就不该踏出兰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