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调笑令(126)+番外

“再等他三年罢……”

----------------------------------正文完----------------------------

番外之一曲寒衣凭谁寄

李太傅谱了一首曲子,起名《寒衣调》,只教了独子李霁、皇子楚元秋二人。是时楚元秋的侍童柳临湘在一旁侍奉,便偷师学会了。

李霁、楚元秋、柳临湘三人之中,柳临湘却是最通音律的一人。一曲寒衣弹得百转千回,愁煞人肠。甚至连李太傅听了,也要自叹弗如。

楚元秋在旁人面前懦弱怕事,心底却是个极度好胜的少年,每日入夜后苦练不已,只求博得太傅一声称赞。

然而当他自以为成了火候之时,只消柳临湘随意拨两下琴弦,他一身扬扬自得的气焰便都被浇灭了。

楚元秋身为堂堂三皇子,七岁时被众人推下池塘险些淹死,八九岁时连宫女太监都对他不恭不敬,母不受宠父皇不喜,处处遭人排挤,致使其为人城府极深,在宫中众人面前喜怒不显于色,而到了李霁与柳临湘这一对竹马之交面前则成了喜怒无常。

高兴了,恨不得与你血肉相融;不高兴了,什么难听的话违心的话也都曾斥过骂过。

然而李霁与柳临湘知其是压抑太过,且楚元秋对他们确是倾心相交。能得天家之人这样一份感情,虽是荣幸,却也沉重不堪。

柳临湘是侍童,李霁是侍读,虽说三人时常腻在一起,到底有个亲疏远近。

李霁是太傅之子,结交者众多,尽管是陪三皇子读书,与宫中其他诸位皇子的关系亦不错——至少表面上总是笑吟吟地客套着。

而柳临湘见的、听的、陪着的,都只有一个楚元秋。

这小小侍童胆子却不小,十一岁便调戏起了皇子,卖弄着自学偷学来的一点点诗才,写了一首欢情诗,起名为《湘水知秋》,将“秋”描写成了一名羞涩闺女。

楚元秋大怒,气匆匆地找来李霁商量,两个毛头小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半天,终于商量出个办法来。

楚元秋回赠了柳临湘一枚亲手编的绿色琴穗。

小临湘收下之后对着烛光照了一夜,实在没看出里头有什么玄机,只好去请教元秋皇子。

小元秋得意洋洋:“琴穗此物颇有讲究,佛家黄,道家玄,才子红,佳人绿。”

小临湘:“……”

两个幼稚的少年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李霁叼了根狗尾巴草无趣地蹲在一旁:“吵什么吵什么,临湘连个琴都没有,琴穗别在腰上?”

一语惊醒梦中人,楚元秋眼睛一亮,决定开始亲手斫琴。

楚元秋支使宫人去取上好桐木,小太监恹恹地应了,却只随意寻来一条潮腐不堪的梧桐木。

楚元秋表面上未说些什么,却躲起来挥着那条梧桐木猛砸宫柱,直将那条木头砸得稀烂。最后还是李霁想办法弄来了一条良木,又捎了其余凌杂物进宫,这才解决了制琴之材的问题。

三名少年皆未做过木活,李霁从家中寻来一本《斫琴指南》,三人照着上面一点点做起来,足足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才将琴斫成。

期间三人俱是弄了一手的伤,柳临湘捧着楚元秋的手既是心疼又是担忧:“若让宫人看见了,可如何交代……”

楚元秋淡然地收回手:“无妨。便是断了指头,怕也没什么人在意。”

三人为木琴上弦,宫弦八十一丝、商弦七十二丝、角弦六十四丝、徵弦五十四丝、羽弦四十八丝,皆是比照标准来的。

楚元秋数丝数的心烦意乱:“三十五、三十六……”

临湘窃笑,揉了揉酸疼的脖子,指着树上数道:“十六、十七、十八……哇,那里有十八只麻雀!”

楚元秋:“十九、二十、二十……”

他将琴弦狠狠一扔,暴走地扑上去掐柳临湘的脖子:“你个小混账~~今天给哥哥我数出九千九百九十九条丝来,少一条就给我少吃一顿饭!”

临湘眨眨眼,两手捧起一大把琴丝,递到楚元秋面前:“九千九百九十九条,一条也不少。”

楚元秋冷眼看之。

临湘再度无辜地眨眨眼,浅笑道:“不信你数。”

楚元秋:“……”

费了许多时日与功夫,总算将配琴穗的琴制了出来,楚元秋道:“就叫秋湘琴罢。”

柳临湘笑得见牙不见眼,两枚酒窝甜甜地颤了颤,挑眉道:“何不叫湘秋琴?”

上一篇:一阕离歌长亭暮 下一篇:灯影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