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脚步间的高原(292)

作者: 花间应有树 阅读记录

秋色打谷场

第三百零一章秋色打谷场

下午时分,黄土高原的气候尽管已经进入暮秋,但是气温却没有降低多少,主要还是因为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苍穹上的太阳若一轮蒸汽机一般,散发出阵阵温暖,释放的不仅仅是热量,还有色彩斑斓的颜色,另气候暂时地停留在秋天里,没有越过初冬的界限。对于黄土高原的人们来说,暮秋与初冬时节,那是有些忙碌活络,不仅仅是因为秋收的粮食需要精细化的处理,更是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秋的繁忙,那能享受冬的悠闲,所以高原的汉子们都赶着这些天开始秋忙,只为了“秋收冬藏”。白鸽村四面环山,尽管说是土坡更是恰当,但是作为山坳包裹的村子,没有更多空闲的地方来打谷,也就是让稻谷脱壳,储存,所以每到夏芒以及秋收时节,村子里就多了一道风景线,那就是村子里的街道上铺满了红高粱与旱水稻,借助车轮与机械工具的力量,来使得稻谷脱壳,倒也省下不少力气。但是对于村子里的粮食作物,用这种笨办法来解决,只能说杯水车薪,所以不得不另外想办法,于是这种小规模的,或者利用公共资源的打谷场就应运而生,主要还是这种小农模式制约着大型农场经济模式的发展,所以受到地形与资源的限制,村子里是无法容纳这种物什的产生,所以对于地势蜿蜒平坦,风向与阳光充足的田野郊外自然更加的合适。首先新收割的农作物需要晾晒,自然是地势开阔平坦,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才适合这样大规模的堆放,然后交通自然也要便利,或者说路途距离短,节省人力与体力,毕竟不是一份两份的田野耕地,而是几亩或者接近十亩的农作物,村民不得不考虑时间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入秋后的梅雨,或者连日的阴雨天气,可以轻易的另庄稼作物霉变,减产,或者争分夺秒就成为村民秋收的首要任务,这也就是黄土高原的人们很少在春耕、夏芒,秋收时节结婚,或者举办大型活动的原因,因为按照祖辈留下的二十四节气,不能耽误庄稼作物的播种与长育,收成与冬藏,那是根本,也是高原人传承与继承的本。白鸽村的村民遵守着祖训,充分利用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与黄河沿岸肥沃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尽管不能科学合理地耕耘,但是从来不敢浪费,哪怕是山林与牧草,延伸到生活与品性,都不敢越雷池半步。黄土高原上的打谷场对于每户人家都至关重要,但是每家每户都单独地开辟出独立的打谷场又不现实,不但浪费土地,最主要的是减少粮食作物的产量,并且还需要修缮,那是每年都需要维护的工程。于是聪明的高原人充分发挥智慧,研究出来这几套方案,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那就是相近的几户人家共同开发出一面打谷场,农忙时打谷,闲暇时修缮,还有一些关系要好的人家,要么一起开发打谷场,要么借用人家的打谷场,还有一些打谷场是村子集体所有,通过租赁的形式让村民收益,但是无论是那种,农忙时都需要排队等候,因为容纳不了几家人家一起打谷,而打谷场闲暇时所无人问津,所以就存在一下缺陷,那就是一些土地过分的闲暇了下来,于是聪明的庄稼人也利用打谷场建造瓜蓬,或者种植瓜果蔬菜,忙碌时重新填充碾平等,倒也费了力气。由于厚德家的耕地与厚家相连,厚德家的田野与李老头家相连,厚根家的土地与顾城家相连,所以财大气粗的顾城自然修缮了面积不大的打谷场,一次可以容纳两家人打谷脱壳,所以顾城家已经接近尾声,自然让厚根家开始打谷,另外李老头家的土地不多,所以早早地就收拾完了庄稼作物,已经放入袋子里储存了起来,所以若大的打谷场里,顾城家占了四分之一,而厚根与厚德家由于可以说是一家,所以也就没有区分多少,一亩土地大概可以产多少粮食,他们哥弟两人心里明的跟镜儿似的,另外厚德经常接济厚根家,也没有占过他什么便宜,所以两兄弟也没有见外。打谷场的建造必须是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处于田野的上风向,田野里四处开阔,无遮无拦的,阳光自然充足。干硬平坦的打谷场地皮开裂,在阳光下散发出阵阵热浪,放眼望去,视线的确开阔,此刻的地面被铺满厚厚一层的稻谷,金黄澄亮的稻谷杆子若海绵一般柔软,饱满圆润的稻穗沉沉地挂在稍尖,由于秋天的下午有些热,所以大家皆一副短袖打扮,除了爱美的福音穿着绿色的T恤衫,张红梅蓝色的外衫打扮,与身材曼妙的福音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打谷场上轰隆隆的声音不绝于耳,原来是一台拖拉机绕着圆圈奔跑,黑色的烟囱冒出滚滚的烟雾,巨大的橡胶轮胎压的稻谷吱吱作响,原本厚实的稻谷渐渐压盖着黄土地面,最主要的还是拖拉机身后带动着若怒海狂涛般压抑的石碾子,发出沉闷的声音,转速惊人地旋转着,一路碾压而去,黄土地面上的稻谷渐渐平硬,一些稻谷颗粒飞溅而出,四散开来,形成稻谷杆与稻谷颗粒渐渐分开,清气上浮,浊气下沉的泾渭分明,让人好奇不已。不论是红高粱,还是旱水稻,都是谷类作物,自然需要脱壳,虽然玉米也属于谷物,但是却没有其它稻谷作物麻烦。拖拉机拉动着身后滚圆沉重的石碾子一遍又一遍的碾压,原本疏松膨胀的稻谷渐渐平顺,若秋毫一般爬扶在地面上,看的福瑞吃惊不已。很快地拖拉机停在了旁边,厚根与厚德身穿长衣长裤,尽管天气晴朗,温度暖和,但是他们还是戴着草帽,一丝不苟地把身体裹的严实,面色严肃而平静,仿佛战士上战场一般,厚德手握铁叉,是那种槐木把,尖稍处三股铁叉样式的,就像三根岔开的手指一般,厚德与厚根都是魁梧有力,虎背熊腰那种身板的人,两人手拿钢叉,分明就是成精的狗熊一般笨重,主要的是黄土地面上铺满了厚厚一层的稻谷杆,并且稻谷颗粒又滑有软,所以他们两人走路就有些笨重,两人分开三米的距离而立,然后各自扬起手里的铁叉,轻轻地抬下臂膀,沿着稻谷杆插进去,挑起一些稻谷杆聚拢起来,原地就留下了一个碎宵,其中就包括碎磨的稻谷杆以及颗颗饱满圆润的稻谷颗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淡淡的香味弥漫在打谷场上空,让福瑞不由抽动了鼻子,笑脸上满是快乐。厚根与厚德两兄弟利落地腾出一块空地,张红梅与福贵拿起扫帚与木锨,就是枣木做的木头锨,把黄土地面上的散落的稻谷颗粒纷纷聚拢起来,当然是按照旱水稻一片,红高粱一片地聚集成小堆,聚拢的稻谷里碎磨稻谷杆与稻谷颗粒融为一体,很难人为地分开。这时福瑞与福禄,还有福音手里拿着木棍,另外一只手里攥着一股股的稻谷杆,平房在木墩上,用木棍一遍一遍地轻轻拍打,一些顽固的稻谷颗粒也被被他们敲打下来,这也就是稻谷杆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然后就是聚拢起来,当作冬春季节烧火做饭,点炕的天然能源。这时厚德与厚根看准风向,然后用木锨把成堆的稻谷颗粒纷纷扬扬地抛向半空,温顺的秋风拂乱了他们的发际,也神奇地分开了稻谷颗粒与稻谷杆,轻飘飘的稻谷杆被秋风抛向后方,饱满圆润的稻谷颗粒沉沉坠地,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被秋风分开剥离的稻谷颗粒很少再掺杂一些稻谷杆,厚根望着年景不错的收成,满是褶皱的面庞上露出开心满足的笑容。而厚德则面色欣慰,不仅欣慰尽管收成大丰收,更是因为朴实无华,勤勉敦厚的庄稼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双手与智慧脱贫致富,值得敬畏。厚德与厚根经过半天的耕耘,总算把偌大一片的庄稼作物初步脱壳,然后就是装袋与晾晒,总之要经过几天反复的晾晒,去除稻谷里的潮气与湿气,才能更好的保存,装袋过程倒是不费力气,主要的就是搬运,好在只要把稻谷袋聚拢到一起,放到地势微微隆起的地方,让雨水淋不到就好,当然也需要遮盖住防水蓬布,虽然粗放,但是很管用,再加上这几天他了解过天气预报,可以说万无一失,也省的家人搬来搬去的,毕竟一百多斤的大袋子也够吃力的,福贵还小,气力自然无法一个人完成,而厚德跟自己已经步入中年,腰椎也不是很好,所以能省力气自然更好。掩盖好打谷场里的稻谷,天色也阴暗了许多,暮秋的西风也急促了许多,天空中传来麻雀归心似箭的急促鸣叫声,天空雾霾渐起,黄土高原的秋日变得阴暗寒冷了许多,众人不由加快步伐离开。

上一篇:纪公馆 下一篇:军官之恋:少将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