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谜(234)+番外

沈绥很担心。

安娜依逃脱,崔祯被刺身亡,沈绥等人也没有理由再于此处停留。千羽门一干人等与李瑾月的拱月军合并,准备一道出发前往幽州。无论如何,李瑾月必须前去幽州赴任,她肩负皇命,身不由己。而沈绥,仍然决定前往幽州,继续展开调查。虽说安娜依完成了针对河北道世家大族的复仇,但根据近来河朔一带千羽门汇集的情报,高句丽残党的活动依然在继续,沈绥并不认为安娜依等人会在短时间内撤出河朔,他们应当还有事情没有做完。而这个事情,或许与千鹤有很大的关系。而当年围剿这些邪教徒的河北道世家大族,并不止范阳李氏与清河崔氏两家,其余的大世家,沈绥也已然委托李瑾月向各地官府发出警告,加强防守,务必要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然而,究竟是否能够彻底避免,却没有人知道,这些邪教徒的手段,他们已然亲自领教过多次,这种程度的暗杀,想要挡都挡不住,沈绥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防守只是被动之下无可奈何的选择,若真想彻底杜绝这种可怕的暗杀,就必须要从根源上铲除邪教。

只是,出师不利,近些日子,队伍里的成员们都很消沉。死者其实不止了一师徒与崔祯,当晚因为那些“飞天人”丢下的炸/药,不少人被炸伤,乃至炸死。其中千羽门伤了三个弟兄,死了一个。拱月军更多,死伤共计达到十一人。

死去的兄弟姐妹,没有办法带回家乡安葬,只得就地立坟,他们的随身物品,被妥善保管起来,待到回去之后,将送与他们的家人。

掩藏行踪已然没有了意义,沈绥干脆重新以大理寺司直兼钦差调查使的身份,与李瑾月一道高调入幽州。既然以动制静无效,沈绥只能回归以静制动的方针,以不变应万变。不得不说,安娜依在计谋方面十分高明,且她的情报似乎总是快了沈绥一步,这让沈绥心中起疑,按理说,千羽门的消息传递应当十分牢靠,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邪教组织,又究竟是如何传递消息的,似乎并未发现有与千羽门同等规模的情报组织出现。

沈绥、沈缙与李瑾月,以及熟悉情报事务的呼延卓马、玄微子、程昳等人,针对这个问题专门探讨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合理猜测:如果在民间没有这种有组织有章程的大规模情报组织出现,那么对方很有可能是借用的第三方的情报网。这个第三方,囊括天南地北各种各样不同的组织机构。首先,对方可能在官方的情报网中有所渗透;其次,江湖门派之中,唐门以及依附于唐门的一些江湖门派、马帮、镖局、码头苦力等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该组织提供情报;第三,该组织可能还会向除却千羽门之外的其他情报机构购买情报。千羽门虽号称天下第一情报网,但却并非没有竞争对手,千羽门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便是丐帮,丐帮的情报网绝不可小觑。而丐帮这个松散庞大的组织,其中都是最容易被这个邪教组织渗透的一类人。沈绥认为,丐帮或许已然成为该邪教组织最大的消息来源处。

最后,还有一点是沈绥最不愿意去考虑的,那就是千羽门内部已然被渗透了,有人将千羽门内部的情报传了出去,才会导致沈绥步步受制。只是目前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从安娜依的做法之中可以看出端倪,她是找到了了一大师,利用了一大师引出了沈绥,说明她事先并不知道沈绥身在何处。这至少可以证明,沈绥身边的亲信并没有被渗透。因为沈绥的行踪,都是她临时决定的,只有身边人比较清楚。但是有一点却很矛盾,那就是她竟然能精确计算出沈绥抵达清河县城的时限为七日,然后发出那样的杀人预告。安娜依矛盾的行为,让沈绥捉摸不透。

从唐十三留下死亡讯息至安娜依刺杀崔祯、了一师徒,这一系列的事件,可视为安娜依给沈绥的下马威,有很浓烈的警告意味在其中。如果安娜依真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并不想真正与沈绥等人为敌,那么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安娜依应当不会有新的动作了。让沈绥头疼的是,她不知道安娜依接下来一步将会做什么,她手中掌握的情报太少了。

她只能兵分两路,一路前去调查丐帮,一路则去调查距离河北道最近的东瀛人上岸后的聚集地——胶州湾(今青岛),希望能从千鹤这条线中获取更多的情报。

夜已深了,数日来,精疲力竭地赶路,又数度遭逢死亡打击,所有人都处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之中。六月廿六这一日头七,是众人在清河县休整的最后一日,明日便将再次启程。

张若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这已经是她失眠的第七个晚上了,自从与沈绥重逢相认之后,她睡眠状态愈来愈好,自大婚至如今,更是很少再有彻夜失眠的状况出现。然而,师尊了一之死,对她来说,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她不想要沈绥担心,因而并未表现出多么的悲伤,但实际上,她内心的痛苦,这世上只有她自己才能彻骨体会。

赤糸离开的那十七年,如若没有师尊,她会是什么样?或许早已香消玉殒,不存于世了。是师尊引领她缓缓走出阴霾,能够坚强地守候下去;是师尊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一直鼓励她不要放弃希望。师尊,是她人生最灰暗的时期,唯一照亮心灵的光束,否则仅凭赤糸遗失在太平公主府废墟后巷的那块玉佩,真的不足以支撑张若菡走完这整整十七年的漫长旅途。

张若菡不是一个易于悲伤之人,她性格天生坚韧,这许多年来,生生死死,她看得很透。师尊很早的时候就对她说过,人这一生,就是一步一步迈向死亡,有早有晚,但谁也逃脱不得。死亡是宿命,是归途,是轮回的原点。当你有一日不再那么看重生与死的差别,那便是得道之时。

张若菡问她:师尊,您恐惧死亡吗?

师尊的回答让当时的她诧异,她说:若我能迎来死亡,我会非常开怀畅快。

张若菡知道,师尊是一个很特殊的人。她不会老,或者说,她老得比别人慢很多。了宏师姐比张若菡只大几个月,当年师尊带着她来到张府时,师尊三十来岁,而了宏不过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尼姑。十七年过去,当年十一二岁的小尼姑成为了三十岁的成年女子,而了一师尊,依旧是那三十来岁的模样,与当年完全无甚差别。她们站在一起,年龄上仿佛已无差距。

所以,张若菡在很久以前就隐约领会到,师尊为何会这般期盼死亡的到来。只是她未去在意,或者说刻意忽略了。

现在师尊真的走了,她开怀吗?解脱吗?是否真的如她所说,会畅快非常。如果真的如此,张若菡也就不必去悲伤,她当为师尊感到快乐。

她小心翼翼地又翻了一个身,生怕吵醒身旁闭目而眠的沈绥。沈绥本将她拥在怀中,这是她们入睡时习惯的姿态。可张若菡在沈绥睡着后,刻意往床内侧挪了挪,脱离了她的怀抱,就是怕自己在她怀中翻身会吵醒她。

她与沈绥头对着头,彼此呼吸交织缠绵。借着屋内透进来的微弱月光,能看到沈绥长发披散的女儿家模样,往日俊美英气的五官柔和了下来,展现出难得的憨意,恬静可爱如孩子一般。每每看到她,张若菡心口便会泛起暖意,还好有她在,万幸有她在。自己若是再一次离开她,大概会很没出息地哭出来,她再也经受不住失去她的痛苦了。

不经意注意到沈绥睡梦中蹙起的眉头,她不由得抬起手来,抹平了那一丝褶皱。她真的很累,身上的担子太重,睡梦中也不安稳。师尊的死,对她也是很大的打击,张若菡能感觉到,她近来很迷茫,这对于向来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雪刀明断来说,是很少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