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吃货人生(51)

作者: 冬雪漫天 阅读记录

沈彤希拿出之前报考的资料,她有一个计划...

沈彤希拟定好计划,看到旁边一小叠旧报纸,也许还可以再加入...

自从高考重新恢复之后,政策是一天一个样。

知青们每次到镇上,都会去买些过期、打折扣的旧报纸,回来后相传阅,然后再互相讨论。

既能打发时间,也能多了解政策走向。

毕竟这个时代乡下的资讯相当封闭,村里识字的成年人并不多,资讯大部分靠口耳相传。

沈彤希整理起自己的箱子,她昨天发现自己的衣服里竟然有暗袋,沈彤希想了想,这个时代很少有偷窃事件,不过知青平时都出去上工,知青点一般都没有人,她的财务靠一个小小的锁和薄薄木箱,感觉有些不保险。

沈彤希有些不放心,其他知青身上有没有钱她不清楚,不过她身上一共一百五十多块,在工人平均工资三十、四十块的时代,这都等于五个月的薪水了,实在是一大笔财富。

沈彤希把钱和票装进信封里,把信封摺叠成小小一个,然后又把信封放进一个防水的小袋子,沈彤希把防水袋放进衣服的暗袋之中。

这样一来,就算沈彤希流太多汗或不小心让暗袋沾到水,这些财物也不会被弄湿。这个时代的衣服都宽宽、肥肥、大大的,把东西贴身存放后,竟然也不太明显。

收拾好之后,沈彤希把一旁的旧报纸拿出来看,这些报纸虽然过期,但还是能让她能更了解这个时代。

一直到快中午的时间,沈彤希把旧报纸收拾一下,起身到厨房,这次她要独立做出一餐。

沈彤希先去后头的自留地摘一些蔬菜,然后才走到厨房,这个时代吃东西非常简单,因为穷、因为物资匮乏,烹煮几乎不用什么调味料,大伙儿只求能填饱肚子。

这虽然是沈彤希穿越之后独立掌厨的一餐,但是她觉得自己能够应付。

沈彤希开始生火,昨天她曾仔细观察过孙小虹如何生火,她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这种灶,冷不防看到有人用灶生火,还觉得有些新奇。

沈彤希调出原主的记忆,尝试了几次之后,终于把火成功生好,她松了一口气,对沈彤希而言做饭最困难的步骤大概就在生火了。

她开始加热早上做好的窝窝头,之后还要煮一锅玉米蕃薯粥,这餐还要烫点青菜,然后再切点酸菜。

正当沈彤希煮热水准备烫青菜时,她脖子上的项链有个东西掉到水中,沈彤希慌慌张张拿杓子把绿色小珠子捞了出来,这颗漂亮的珠子原本镶在项链上当装饰,现在珠子掉落了,这颗珠子不知道镶不镶的回去?这条项链应该是报废了?

这颗珠子颜色相当特别,翠绿的十分鲜活,沈彤希看不出这是什么材质,这个饰品是原主以前在旧货街上淘到的,原主当初一看到这条项链上的碧绿珠子就很十分喜欢。

现在还是做饭的事情更重要,沈彤希把碧绿珠子捞出来后,放在一旁降温。

沈彤希开始切菜,一不小心,她竟然切到自己的手指,沈彤希觉得很奇怪,她不是没有拿刀经验的人,上辈子她还立志要当厨师,怎么会忽然切到自己的手?

就在她觉得奇怪时,放在一旁的小石子忽然滚到她的手指边,然后开始吸着她指头上的血,接着珠子在一阵刺眼的光芒后,竟然消失了?

沈彤希有些惊讶,怎么会发生这种事?这实在太离奇了。

这该不会事她穿越后的金手指吧?这颗珠子到底有什么用?

“好饿喔!饭好了没有?”上工的知青陆续回来,一阵吵杂的声音响起来。

沈彤希来不及多想,现在只能先把饭菜整好,她把切好的青菜,放在进滚水里烫,烫起来之后,

把青菜和事先剁碎的蒜头、辣椒、盐、一滴油一起搅拌,一到简单的烫青菜就好了。

林雯走进厨房,看到沈彤希已经准备的差不多,她帮忙把做好的食物端到一旁吃饭的堂屋。

沈彤希还来不及思考那颗碧绿珠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就和其他知青一起吃起午餐。

“今天的青菜怎么这么好吃?”一个穿蓝色衣服的男知青询问。

“甘甜、清脆、爽口,拌上辣椒和蒜头后,简直异常的美味。”另一个男知青也开口了,从不知道自己口才这么好,实在是这道菜太好吃了。

第51章 傻眼

韩东方介绍刘爱国到沈彤希的店铺任职, 刘爱国退伍后就回到附近的村子种田,对附近的村落相当熟悉,有刘爱国的加入,沈彤希店铺食材供应这才得到保障。

这天沈彤希休假,她最近一直在实验新的面糊和酱汁配方,没加碧绿水的配方, 她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办法都实验一遍, 调整过后,挑出一个最好的方法。

晚餐时, 沈彤希用没有加碧绿珠水的新配方,摊煎饼给韩东方尝尝。

韩东方知道这是专为退伍军人研发的新配方, 有些好奇, 欣然地尝了一口。

吃一口之后,韩东方慢慢咀嚼,他眉头有些纠结:“不能说不好吃,这甚至比国营饭店的包子还好吃, 但是....”怎么会和沈彤希店里卖的煎饼果子差那么多?

沈彤希知道这种落差, 可是没办法, 她的碧绿珠水不可能全国无远弗届地推广。

“没有祖传的酱汁和面糊,口味就只能到达这个地步。”沈彤希不以为意, 这个口味已经比后世许多小摊贩卖的口感还好了。

韩东方有些无奈, 这种煎饼果子也很好吃, 生意应该也会不错, 但是跟沈彤希店里的煎饼果子真有一段差距。

“我建议, 这附近的退伍军人如果想做生意,最好还是来跟我拿酱汁和面糊比较好。”除了距离很远的客户,加盟的人几乎都会每天来拿面糊。

现在她的店铺一共有三个员工,除了收粮的刘爱国之外,前面的店铺由两个员工负责,她自己则在后面的平房调制酱汁和面糊。

韩东方一边吃着新口味的煎饼果子,一边皱眉,是他的味觉被养刁了吗?明明口中的煎饼比国营饭店、比军中大厨的厨艺还好,为啥他身体内会一直叫嚣着:不够...不够....

“我建议这样的煎饼果子一份只能卖两毛到两毛五。”太贵的话,只是面糊和鸡蛋的产品,大家会无法接受。

韩东方点了点头,他目前联系上的退伍军人都住在这附近,可以的话,还是让他们到自家妻子的“美味小铺”拿货吧!

---

除了老郭和老钱之外,后来陆陆续续有不少人来询问煎饼果子的制作方法,有的人愿意加盟,有的人则嫌加盟费贵。

倒是老郭和老钱介绍来的人,看他们两人生意那么好,来询问之后,都义不容辞地加盟了“美味小铺”。

老郭的好友小陈跑去问老郭:“你直接教我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加盟?”

这简直是多此一举,煎饼果子看起来也就那样,摊煎饼的技术多练练就好了,干嘛老老实实多交一笔钱出去。

老郭知道小陈不懂,他向小陈说明了加盟的方法。

“这样子,那你一定只拿酱汁,没拿面糊吧?”小陈贪小便宜地说道,这煎饼看起来就这样,拿啥面糊,吃起来不都差不多?

老郭斜睨了小陈一眼:“刚开店时,我先用美味小铺的酱汁和面糊稳住顾客,后来生意稳定了,就自己调老板娘教的另一种面糊,你猜怎么样?”

小陈看了看摊位,理所当然地说道:“另一种面糊的煎饼便宜五分钱,除了傻子之外,谁会平白买贵五分钱的煎饼果子。”

老郭心里平衡了一点,原来不只他这么想,原来不只他这么蠢:“不供应老板娘的面糊之后,我的生意竟然大幅滑落,大家认为煎饼果子只是偶尔甜嘴的奢侈小吃,并不是必需品,买的频率就开始下降。”

“怎么可能差别这么大?难道用美味小铺的面糊,就会有客户就经常上门购买?”小陈有些傻眼,“光跟美味小铺采购酱汁不行吗?”

上一篇:七八十年代养老生活 下一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