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吃货人生(48)

作者: 冬雪漫天 阅读记录

“什么?十五块钱!”于家比她想的更加无耻,“只剩五块钱, 那我吃啥?喝啥?镇上可不是乡下, 买把菜都要钱, 烧火还得买煤,吃饭还得买粮食...”

“小希,菜和粮可以从家里拿,忍一忍日子还是能过的。”于大海有些心虚,十五块钱是有些多,可是母亲坚持必须索要这个金额。

“就算从村里拿菜和粮,每个月五块钱根本不够在镇上生活?”不知道于家怎么有脸提这么离谱的要求,原主之前该不会答应这么严苛的条件,所以在书中才有那么凄惨的下场?

“小希,你忍一忍,等我毕业之后,我会努力让你过上好日子。”于大海知道五块钱根本不够沈彤希一个人在镇上生活,不过母亲说了,反正沈彤希家里会补贴她,加上沈家寄来的补贴,沈彤希牙咬一咬还是能过。

“当你的媳妇既吃不饱又穿不暖,当大学生却这么风光,我当大学生的媳妇做啥?我后悔了,我们退婚吧!我不要当大学生的媳妇,我要自己当大学生。”沈彤希义正词严地提出要求。

“小希,你怎么会这么说?我那么爱你,我相信我们俩人的爱情经得起考验,任何困难都无法打败我们之间的感情。”于大海情深款款地看着沈彤希。

“没有面包的爱情是不会长久,十五块钱实在太严苛了,我根本等不到你大学毕业,就可能饿死在镇上。”沈彤希摇了摇头,一个月十五块钱在城里不算什么,可是一个月十五块钱在乡下已经够养两个于家,于大海怎么有脸提出这种要求?

于大海脸色讪讪,他也知道这个金额是过分了点,总不能说母亲还算计到沈彤希手边的积蓄及沈家之后的补贴。

“这个金额可能高了点,为了帮你拿到临时教师的工作,我家一次拿了一大笔钱出去;我再跟母亲争取看看,让她退让些,让我们于家吃点亏,之后你每个月拿十二块钱出来就好?”于大海内心有些不确定,他眼神闪烁地看着沈彤希,他应该可以跟母亲争取到这个金额吧?

“你说的生活我根本看不到未来,我们两人还是解除婚约吧!”沈彤希懒得和于大海多说。

她现在终于知道原主为什么会那么惨,原主应该是答应了这个条件,然后之后于家又不给蔬菜和粮食,所以原身后来才会那么落魄?

“小希,我那么爱你,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于大海抓着沈彤希的手臂想要挽留。

“你家里的人是地主老财,把未过门媳妇当成长工,而且是不领薪还会帮忙赚钱的长工,简直是资本主义、享乐主义的魔鬼。”沈彤希表情严肃地说着,她看过语录,这个时代大概是这样说话吧?

目前这种情况想要脱离于大海,她就必须要剑走偏锋、上纲上线。

于大海听到这句话之后脸色惨白、浑身颤抖,不再抓着沈彤希的手,阻止她离开。

前几年运动热络的时候,这句话足够让于家被打成黑五类、被游街、被批.斗,然后让他们家破人亡...

沈彤希趁机转身离开。

刚刚那句话还真有用,于大海竟然会这么害怕?还好她前两天无聊的时候,还记得拿语录出来打发时间。

--

于大海脸色苍白地走回家里,文.革才过去没多久,沈彤希刚刚那些话让他感到害怕,他从来都没有从长工这个角度来思考过沈彤希的付出。

于大海要求沈彤希每个月拿出十五块出来,他本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媳妇嘛!不都是该为丈夫、为夫家付出。媳妇们受苦受累、任劳任怨,不都是理所当然。

但是当沈彤希说出刚刚那番话之后,于大海这才发现,自己的要求竟然比地主老财剥削长工还严苛...

于大海有些胆颤心惊,虽然国家已经恢复高考,可是运动才过去没多久,谁也不知道之后会不会再卷土重来?而他今天要求沈彤希做的这些事,会不会成为他将来被批.斗的证据?

于大海走进堂屋,看到自家母亲和妹妹都在,他立刻开口使唤:“小梅!帮我倒一杯水来。”

“不要!你自己去倒。”于小梅赖在椅子上不肯站起来。

“女孩子家家的,以后还要靠兄弟撑腰,勤快点!赶快去倒水。”郭芳红提醒女儿,只是倒一杯水,不要因为一杯水而得罪自己正要发达的三哥。

于小梅听到后不情不愿地走出去,现在他们家就三哥最矜贵了,自家娘亲现在什么都听三哥的。

第47章 难以启齿

作者生存不易 请支持晋.江.正版

洗涤之后, 她拿了自己的绿色水壶装满水,带着自己昨天准备好的窝窝头, 然后就出门搭牛车。

到牛车时, 车上已经坐了几个人,走路到镇上要花一个小时时间, 搭牛车则快上一些;搭牛车要花五分钱, 村民如果不是担着太重物品, 大多数人还是舍不得花这个钱,大伙儿宁愿自己走到镇上。

沈彤希笑着和车上的人道了一声早, 没看到林雯,她找了牛车上一个角落坐下, 沈彤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窝窝头,她想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听说你昨天和村支书家吵架了?”一位大婶好奇地询问。

这个女娃子听说已经考上大学, 本来可以立刻回城, 不知道为什么又和村支书家的老三定亲?

然后村支书家的老三接着也说自己考上大学, 听起来实在有点奇怪?

“没吵!只是误会一场。”沈彤希敷衍地回答,她一个小姑娘跑去于家吵闹,怎么说都不好听。

“什么时候去上大学啊?要和于大海一起离开吗?”另一位婶子询问,会不会是因为两人都考上大学, 所以两人才会订婚?

车上的人都竖起耳朵听着,她们实在太好奇了。

“只有于大海一个人离开。”沈彤希斟酌着回答。

“只有于大海一个人离开?然后你继续留在乡下?”这没搞错吧?怎么原本该离开的人留了下来, 原本没考上的人却去上大学。

一个看于家不顺眼的妇人说道:“听说于大海和你订亲之后, 就把你的大学名额抢走?没想这件事竟然是真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

“于大海怎么这么有福气, 竟然会有小姑娘把名额让给他?”

“不过这高考的名额怎么和以前工农兵大学一样, 都不管考试成绩,有点势力就可以拿走,真不知道这高考还有什么意义,根本是多此一举?”一个搞不清状况的大婶抱怨,她们都不识字,也不太清楚国家的法律。

“本来还想让孩子多读几年书,以后也考个大学,没想到现在还是跟以前一样?”这样一来就算会读书也没什么用?

大伙儿热烈讨论的时候,林雯和几个知青来到牛车旁边,赶车的老伯看人差不多满了,天色也不早了,就立刻出发。

沈彤希听到大家的讨论后,悄悄地露出笑容,大学名额让出去的事情终于传了出去了,这些大婶不识字、不懂法律、不明白这件事有多严重,并不代表其他的人不懂。

之后名额的事情只要一查,按照村民口无遮拦的程度,事情就好看了。

牛车到了城镇,沈彤希把五分钱付给赶车的老伯,大家各自下车分头去办自己的事情。

沈彤希先去邮局买了不少邮票,她把事先写好的几封信拿了出来,贴上邮票,沈彤希一次寄了很多信件出去。

不过这些信可能还不够,沈彤希怕有些信件会石沈大海,保险起见,她打算回去再多写几封,沈彤希相信,事情很快就能有结果...

办完正事,沈彤希走路去供销社,她一边走,一边逛,沈彤希有些失望,小城镇除了供销社,其实还真没什像样的小店,就连供销社的物资也是少的可怜。

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在南方发酵,这股风气要要吹到这样的乡下小城镇还要几年时间。

沈彤希放弃逛街的打算,她直接在供销社买了一盒雪花膏、卫生纸、牙刷、毛巾...等日常用品,然后就转身离开。

上一篇:七八十年代养老生活 下一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