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746)

“大人,那这事该怎么处理?他们在平南县数日,不该知道的,他们也知道了。”师爷提醒县令,“北蛮人定和他们说过田地的事,若是他们回家与长辈乱嚼舌根,对他们也不利。”

“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按惯例……”师爷比着脖子一横,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

县令一副看蠢货的神色,“他们是平头百姓吗?是能随意杀害的吗?对付这种身份不高不低的公子,我们要先晓之以理,若是他们懂事,大家都太太平平的,若是不懂事,我们再教他们规矩。”

“是,大人说的是!”

牢狱里,方楚宁好不容易收拾出一块干净的地方让谢珏坐下来歇脚,谢珏也没嫌弃,闭目养神,杜放忧心忡忡地说,“王爷,这县令胆大包天,若是直接对您不利,您可要自报家门,免得被他所害。”

谢珏轻笑,并未回答,方楚宁说,“那县令既是胆大包天,若我们自报家门,能活命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一不做二不休,知道这件事的人一个都逃不掉,直接来一个死不对证,这事就算追查起来也没有人证,谁能奈何他?”

第928章 误会

谢珏和方楚宁被衙役押到府衙后院来见周县令,并不是在堂上,谢珏和方楚宁也见到了这位传闻中的周县令,也不是什么相貌凶恶的男子,面容周正,看起来还很面善。

周县令一看谢珏和方楚宁心中喝彩,管不得师爷说气度不凡,这样貌气质,他在平南县这么多年也没见到第三人。美人总是有优待的,周县令笑呵呵地和他们打招呼,“两位公子受惊了,实在是职责所在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方楚宁笑而不语,看着周县令谄媚的模样,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他竟如此笑脸迎人,倒不像是要把他们杀人灭口的。

“我们犯了哪条律法,县令大人要如此大费周章地抓捕我们?”方楚宁不客气地问。

周县令抬手,“公子,误会一场,误会一场……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单姓方。”

“方公子真是一表人才,仪态非凡,不知道这位公子是?”周县令问过方楚宁,又看向谢珏,不知为何心底一直打颤。

“我弟弟!”方楚宁一锤定音。

谢珏,“……”

“原来是两位方公子,听闻两位公子是宁州人士,不知家中长辈是谁?说不定我们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你也别套近乎,谁和你是一家人,你管我家中长辈是谁,无缘无故,我们兄弟犯了什么罪状,你要大张旗鼓地找寻我们,又把我们投进大狱。”

方楚宁气势很足,人也威严,周县令心中有数,心中虽然不喜,不知道是谁家娇惯的公子,在旁人的地盘上也不知收敛几分,可他面上笑吟吟的,“这都是属下们办事粗糙了,得罪了两位公子,本来你们游历天下,初到平南县,是该好好领略平南县的大好风光,可惜被误入黑店,被劫匪们洗劫一空,你们来官府报案,我们非常重视,立刻就帮忙两位公子调查劫匪,这帮公子们找回财物,可那财物来历不凡,我们也担心是不是来路不明,所以派人找寻两位公子,想要问一问状况,没想到造成误会。”

“所以说,都是误会一场?”方楚宁冷笑,这县令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非常的谄媚。

谢珏的目光落在周县令腰间的玉环上,沉声说,“把我的玉环还给我!”

可恶!!

从见到这位周县令,谢珏就恨不得弄死他,方楚宁当年送给他那对玉环就佩戴在周县令身上,周豹的确没撒谎,他见是好东西,竟拿来孝敬给了周县令。

周县令一怔,满脸通红,羞愧不已,这对玉环竟是这位玉面公子的,周豹送他的时候可没说是哪得来的,一看就是来路不正,他在平南县从未见过这样色泽鲜艳的玉环,玲珑通透如透着光,非常好看。他见着欢喜就佩戴在身上,不曾想遇上正主,周县令说,“这玉环原来是公子的,真是……真是……我那日在当铺见着玉环喜欢,就花钱买了下来,定是那群劫匪拿了公子的财物去当铺换了银子,既是公子之物,我也不夺人之美,这就还给公子!”

周县令心中只喊可惜,这对玉环实在精美,他不愿拱手相让,可做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他也懂了师爷的担心,不愿得罪方楚宁和谢珏。

谢珏拿过玉环,厌恶地皱眉,若不是玉环是方楚宁所雕刻,对他意义非凡,他不可能再接受旁人佩戴过的东西。

方楚宁觉得这县令的确是一个人才,能屈能伸,哪怕谢珏态度如此恶劣,他也不生气。

“既是误会一场,我们也没犯任何事,那可以走了吗?”

“当然,当然……本就是误会一场,不知两位公子接下来是回宁州,还是继续游历天下?”周县令试探地问。

谢珏问,“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第929章 殿下

周县令见状也不委婉了,轻笑说,“看两位公子气度不凡,饰品贵重,定是出身富贵,不知民间疾苦,也不知道治理一县一城的难处。平南县地处十二州与中州交界,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非常难管,穷山恶水,刁民也多,北蛮人定居后更是矛盾冲突不断,这边要粮,那边要地,我们官府也很难做,不得已也会有一些手段,可能不是两位公子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却是我们府衙最妥善的处置方法了,毕竟要因地制宜,不能光靠书本上的东西来治理一座城池,你所见到的不寻常都有其合理之处。两位公子来平南县也遭受许多委屈,听信许多流言,作为府衙,我们肯定有失职的地方,两位公子的损失,劫匪都已返还,若有什么缺失的,我们府衙也会给于补偿,只希望两位公子出了平南县后,莫要在议论平南县之事,这事对旁人不可言说。”

方楚宁悟了!

谢珏在其要送他们离开时就猜到县令要说什么,这位县令的确算是一位人才,没有头脑发热地杀人灭口,还知道不能得罪权贵,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块绊脚石的道理。好言好语相劝,就是希望他们是不谙世事的公子,不要管平南县之事,若是安抚了他们,平南县的事就不会传出去,可若是安抚不了呢?

谢珏说,“县令说的是府衙勾结劫匪镇压北蛮人的事么?或是说府衙特意挑起百姓与北蛮人的仇恨,巩固官府的地位?你说哪一件?”

周县令仍是笑容满面,“公子,年轻人有正气,有义气是好事,我年轻时也是满腔热火,想要为民请命,可好官不是那么好当。没有劫匪镇压,北蛮人谁能制服?他们要地,要粮,我们当地百姓怎么办?朝廷只管着下政令,可实施起来各有各的难处,您不曾为官,不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啊。”

“我不曾为官,不知艰辛?”谢珏差点被气笑了,“你又如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