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728)

一个人的性格早就定了性,要改变也很难,何况是方楚宁还失去了记忆,真要改变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可那人也太过分了,在外就这样败坏你的名声,若按律例,他就该在牢狱里过十几日,也就你不计较。”

“阿宁,我不是不计较!”谢珏抬头看着方楚宁,“你有没有想过,那就是事实!”

第903章 君子

“什么事实?”方楚宁心有余悸地问。

谢珏说,“若不是我,大帅不会要你死遁,方家也不会举家搬迁往江南,远离京都,一个家族在京都站稳脚跟,却要移居江南需要家主极大的魄力,几乎放弃了京中所有的权力。方家在京都已经营四代,大帅为了家族兴旺与荣耀,冒着欺君之罪前往江南,他要你平平安安地在江南生活,远离熟悉的朋友,若不是我死缠烂打,你的确也不会与我出现在中州,所以,他们说的也没错,若我不是雁王,仍是镇北侯府的二公子,大帅就不必如此忌惮,你也不必死遁了。”

谢珏看得透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势才会导致方家做出那样的决定,大帅也明知道就算谢珣知道他犯了欺君之罪也不会真的治罪。

方家与谢家已不是当年侯爷与大帅在时的世交,随着谢家江山稳固,差距会拉得更远,谢珏身为亲王,尚有子嗣继承血脉,谢家一脉会继续繁荣昌盛。可大帅这一脉,方楚宁是唯一的亲生儿子,大帅并不愿意方家一脉断送在自己手里,因此宁愿放弃权力富贵,也想要断绝方楚宁与谢珏这段孽缘,谢珏能够理解大帅的决定。

强权有时候占尽便宜,旁人有苦难言!

“谢听风,我失忆了,我们之间的事很难想起什么,可若是我不想做的事,谁也逼不了我,所以你也不必觉得愧疚。”方楚宁说,“这种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想清楚后果,选择了就不会后悔。”

怪不得挨骂也不动怒,竟是这么一回事。

“我并不觉得愧疚!”谢珏定定地看着他,“你误解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

“自己悟吧!”

方楚宁,“……”

这货气人是真的气人!

河边这一插曲,并未影响他们的心情,方楚宁随后也钓到一条肥美的鲤鱼,两人满载而归,算是一次不错的体验。可方楚宁决定不带谢珏去人多的地方,避免谢珏听到闲言碎语,他若是听到了,定是撸起袖子就干了,谢珏听到了,竟是稳坐钓鱼台,无动于衷,方楚宁怕他憋坏了。

事实上,方楚宁想多了。

影二前日已到中州,就跟在谢珏不远处,出了这样的事,都不需要谢珏吩咐,影二自然会去处理,那说谢珏闲话的男子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局,他藉着方楚宁占尽多少便利就会原封不动地吐出来。

谢珏也没必要与方楚宁解释,他可从来不是一个吃闷亏的人,只不过方楚宁既然觉得他好欺负,受了委屈,那就随他没必要解释。

方楚宁刚回到将军府就被周不言风风火火地拉走了,“天啊,你出去干了什么,怎么都在传你和王爷仗势欺人?”

“是谁在传?”方楚宁沉了脸色,这两人看来是没受到教训,竟敢胡言乱语。

周不言说,“你管谁说的,如今你死而复生在城中都传遍了,你在京都都举办过葬礼,这事传到京都就是欺君之罪,那是要灭九族的!”

“这事缓一缓再说,你去给我查一查那两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来污蔑我和谢听风!”方楚宁怒不可遏,“再说这事是我惹的,关谢听风什么事?”

“你惹的?你把人都满口牙齿都打掉了?你什么时候这么粗暴?”

“我什么时候把他满嘴牙齿都打掉了?”方楚宁一头雾水,“这事我和谢听风都没干过,等等……他被谁打得满地找牙?”

周不言都气笑了,“除了你,就是王爷啊!”

“怎么可能,谢听风看着就是一个君子,不会与人动手动脚。”

周不言,“……?”

第904章 对弈

方楚宁渐渐悟了,这事不是他就是谢珏,谢珏不会自己动手,并不代表着他的人不会动手,果真是他误会了。可那人也是活该,仗势欺人,利用他的名声占尽便宜,就该被教训,谢珏也没什么错,这事也就周不言大惊小怪,方楚宁还觉得很淡然,没必要惊讶。

“你去查一查这些年有多少人藉着我的名声在外勒索乡邻,胡作非为的,特别是当年中州的士兵,我听那人的言辞,平日里没少招惹是非,我离中州又远,平日里也顾不上,别让旁人藉着我的名声到处作恶。”方楚宁交代周不言去调查。

周不言其实听过一些风言风语,也知道有人藉着方楚宁的名声作恶,只是在他的可控和忍受范围内,因此就没有放在心上。这些事本也寻常,有些普通百姓会藉着军中名声为自己谋福利,只要不太过分,周不言都不会管。

军户的地位本就低,若是他们藉着身份谋些福利,周不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管这些事,若是过分了,周不言才会插手。既是方楚宁提醒了,周不言就会放在心上,不会再放任这些情况,他也会酌情去处理,触犯到律法就一定会严加处理。

影二处理好那事后就来见谢珏,非常心虚,“主子,属下失了分寸,给王爷惹麻烦了。”

谢珏正好在煮茶,慢条斯理地烫着茶杯,淡淡说,“无妨。”

影二松了一口气,谢珏说,“方楚宁应该有话要吩咐周不言,你留在中州协助他,中州残余的陈家势力仍是控制着中州的咽喉,你留下来也能辅助周不言,我与方楚宁明日去宁州,你留在中州等我回来。”

“主子孤身一人去宁州,后续还要去北蛮,属下担心,皇上特意吩咐属下要紧随王爷身边护佑。”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谢珏一锤定音,“你留在中州比跟着我有用。”

“是!”影二也不敢违抗,心中就盼着影一早点回来,他去了一趟桑南怎么还没回来,他都从京都赶到中州了,他怎么还没来呢?

是不是路上有什么事耽搁了?

陈规如谢珏所料,在他和方楚宁仗势欺人的流言传开后就来找谢珏,顺着谢珏给的台阶下来,基本上同意谢珏所提出的条件,愿意效忠新朝,让整个陈氏家族都配合中州的新政推行,为了避免谢珣与谢珏卸磨杀驴,陈规也提出一系列巩固自己权势的方案,谢珏考虑过利弊,几乎都同意,稳定与发展中州是迫在眉睫的事,只要谢珣是皇帝,他是亲王,中州的事可以慢慢解决,不必图一时之快,是非对错与利益纠葛在他心底都有一本账。

方楚宁把一切都看在眼底,对谢珏又多了一分敬重,他一路上明明是带着他寻找记忆的,却一点都不耽误他整顿吏治,推行新政,从扬州一路到中州,谢珏中途都会调查新朝后官员的政绩,若不是真心效忠,或是阳奉阴违,谢珏都会严加处理,先斩后奏,先处理过后再写奏报呈到京都,让内阁重新派遣官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