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485)

转眼间,中秋到了。

中秋是除了除夕和元宵外,北宁最重要,也是最重视的节日,京中三日没有宵禁,极是热闹,凤家却没有过中秋的喜气。

凤家这三年,几乎都没是怎么过中秋!

虽是分了家,其实也是旧日的凤家府邸关闭了大房和二房之间的门,中馈分离,各府各管各的账目,除夕和中秋这样的节日都会一起过。这几年因大夫人和苏月娇之间总有些摩擦,中秋仅过一次,今年中秋前凤妤带如意在老夫人院内玩耍,看着老夫人欲言又止的神色,凤妤就和苏月娇商量着一起过中秋的事。

苏月娇心中有些不悦,她是很难对老夫人希望阖家团圆的心情感同身受,她刚丧女,丈夫又去了战场,这几年和大夫人几乎决裂,勉强在一起过中秋也没什么意思。

凤妤知道母亲不愿,可她心疼老夫人,凤妤轻声说,“母亲,祖母年事已高,父亲和伯父是她的亲生儿子,她眼看着儿子在她活着时分家,已是心灰意冷,又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了姐姐。祖母盼着凤家孙儿辈能和睦平顺,我这一生还不知道能满足祖母多少心愿,不希望她抱有遗憾,母亲暂且委屈一下好不好?”

老人家总是盼着孩子和睦,阖家欢乐的,她是祖母的孙女,大姐姐,凤姈,大哥哥也是祖母的孙女和孙子。

苏月娇心里酸涩,虽是百般不愿,却不忍女儿失望,“行,我去和她说!”

苏月娇自分家后就很少和大夫人谈话,那一次争吵过后更是看到她就觉得厌烦,这一次为了凤妤耐着性子来寻她商量。

凤长林自是欢喜,没什么意见,他们本就是一家兄弟,说到底兄弟两人并无什么矛盾,一直都算兄友弟恭的。

主要是因两位夫人,还有子女的事矛盾颇多。

他这段时日也一直都劝大夫人能放下心结,不要与苏月娇为难,一家人和和睦睦过日子。大夫人每次去老夫人院内请安时,看到老夫人那么疼爱如意,心中都是泛酸。她的女儿还带着外孙住在湿冷的秋山,老夫人却疼着谢氏的子孙,她心中总是意难平,数次说起凤婉和一对孩子的事,老夫人知道她心中所求,却没有为她说过一句话。

前些日她的小外孙生了一场大病后,若不是凤长林拦着,大夫人都要去跪求凤妤。

所以苏月娇来找她谈中秋家宴时,大夫人也放下面子和自尊,愿意一起办家宴,然后问苏月娇能不能让凤妤把凤婉和一对孩子接回来一起过中秋。

苏月娇是带着气回来的,凤妤一看就知道没谈成,“母亲,怎么了?”

“你大伯母非要你把凤婉和一对孩子接回来,说什么家宴一个人都不能少,舍不得凤婉在秋山受苦。”苏月娇脸色微沉,“爱过不过。”

凤妤也有些为难,这事她问过谢珣后,特意去了一趟秋山找凤婉,在凤姝走南闯北为宁州铁骑筹备粮草不在家中时,凤婉事无钜细地关怀着她,她们感情不错,她也不想凤婉带着年幼的孩子在秋山生活。

谢珣说过,只要凤婉和离,带孩子回凤家,这事就过了,那对孩子就当是凤家的血脉来养大,撇清他们和宇文氏的关系。

为了凤妤,谢珣已十分退让,若换了旁人,绝对不会这样处理,凤婉对此也十分感激,却不愿和离,仍是留在秋山,凤妤也别无他法。

如今谢珣不在京中,凤妤更不能开着先例,若是开了,必会招惹是非,给谢珣抹黑,凤妤也不愿为此损了谢珣的名声。

“我去找大姐姐,再劝一劝吧。”

第582章 和离

秋山一向是圈禁地,地势很高,悬崖峭壁上建了几座宫殿,空旷,湿冷,宫殿也很狭窄,除了四四方方的天空,几乎看不到什么。宫殿只有一条山路通往外面,有禁军把守,只要进了秋山,没有皇命很难离开。

山脚下阳光毒辣,可到了山顶就有点阴沉,就算是艳阳高照也感觉到湿气刺骨,几座宫殿全关押着宇文氏等人。原本就狭窄的宫殿显得更加拥挤,宇文景的几名妃子和皇子住在最里面的殿宇,凤婉,宇文誉住在东边殿宇的西厢,一家四口住在主殿,宇文誉的妾室和几名子女挤在另外一间房间里。

宇文誉有一名侧妃,两名妾室,除了凤婉所出的一儿一女,侧妃和妾室一共生育两子一女。可惜的是庶长子和小女儿夭折,只活了一名庶子,比凤婉的儿子小一个多月,因秋山寒冷之故,不仅是大人受罪,孩子也受罪,近日来几个孩子都染过风寒。

凤妤上了秋山也能感受到环境的恶劣。

凤婉也没想到凤妤会来秋山,她们被关在秋山上,不知山外事,也不知道谢珣御驾亲征,心想着是中秋,凤妤念着姐妹情分特意过来看她的。

凤婉换了一件自己最体面的衣衫,重新梳整了发髻,戴上玉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憔悴。

她把凤妤带到后院,后院有一排枫树,冬日时景色不错,秋日倒没什么特殊之处,只是殿宇内人员嘈杂,也就这里能够清净点。

凤婉给她倒了茶,凤妤看着姐姐略见粗糙的手,还有憔悴的脸庞,心中也有一丝不忍。

上一次宇文氏族的人被囚禁,她恨着宇文家所有人,劝凤婉时并没有真心诚意,一副你爱随着宇文家的人就随你去,懒得管,宇文景逼死凤姝,她迁怒了所有宇文家的人,包括宇文誉。

如今再见凤婉,也就短短两月,凤婉就显得苍老这么多,凤妤心中格外难受。

“大姐姐,明日是中秋,祖母想要举办一场家宴,希望你能带孩子回去一家团圆。”凤妤开门见山,她坐在后院都能听到前院孩子们的哭闹声,大姐姐养尊处优,嫁给宇文誉后享王妃之尊,何曾过这样的生活,如今洗衣做饭,伺候丈夫,照顾孩子,都是她一个人来做。

凤婉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双手放在膝上,相互摩擦时能感觉到掌心和指腹的薄茧,“阿妤,可否请皇上开恩,我留在秋山上,让我的一对孩子回凤府。圆哥儿身体孱弱,染过一场风寒后,连风也吹不得。大姐儿虽是身体康健,近日也是病殃殃的,我心中着实难受。我们大人遭罪没什么,可我见不得孩子受苦,阿妤,算姐姐求你。”

这事不难办,只要凤婉和宇文誉和离,孩子改姓凤,是凤家子孙,进凤家族谱,这事就能安排。

凤妤说,“大姐姐只要和宇文誉和离,这事我来办。”

“我……”凤婉眼角泛红,倏然跪到凤妤面前,“阿妤,大姐姐求你,别逼我,我和宇文誉留在这里,你带孩子走好不好?”

“大姐姐,宇文誉是宇文氏族直系子孙,知许留这群后嗣一条命,已是大度。你翻一翻史书,哪有新朝刚立,留着旧朝皇族的皇帝。何况宇文誉和知许还争过帝位,他能活着,是因为知许看在我的面子上,不想伤了你我的姐妹情分。你若不和离,孩子不是凤家子,这事就办不了,除非再过十几年,新朝稳定,宇文氏族对北宁已无威胁,那些拥立宇文皇族的人都已被震慑,否则就不可能带他们离开。”凤妤语重心长地说,她不可能在这时候给谢珣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