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484)

女子立世,若事事都听夫君的,那就要看夫君的良心,可她也不能多说,走一步看一步吧,这一场寿宴她事先就和苏月娇,凤妤说过,诸位夫人或许是发难,苏月娇还是带凤妤来了,想来也有心理准备,侯夫人只是没想到凤妤会如此强势。

是啊,她是皇后了,氏族这些夫人要求着她,何苦去打压她,凤妤不是那种接受旁人打压的女子,说到底还是不了解她。

凤妤与京中氏族几乎脱节,不与姑娘们来往,也甚少出现在宴席上,旁人对她的了解太少,太少,今日过后各家夫人该怎么与凤妤来往交际,怕是要重新考量了。

宴席散后,凤妤随着苏月娇回家,陪如意玩过一会后泡在浴池里松松筋骨,秋香愤愤不平地说,“那群夫人们有事相求还要为难姑娘,她们图什么呢?姑娘日后进宫后就该给她们脸色看,若是过年不能进宫领宴,她们在夫家日子都不好过。”

“是啊,够喝一壶了。”春露也冷嗤。

这道理春露和秋香都懂,那群夫人怎么会不懂。

凤妤泡在浴池里闭目养神,轻笑说,“她们怎会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是欺我年幼,又出身商贾,无兄弟撑腰,背后娘家不够强大。且氏族屹立几百年,根深蒂固,自视甚高,对宫中皇后一向只有表面的礼数,并无敬畏之心,经此一事,日后她们不敢造次,母亲出门交际,她们也不敢给她脸色看。”

“真是气人。”

“没什么可气的,张二夫人说的也有道理,我身体孱弱,若是为知许开枝散叶,旁人生下的子女,养在我名下,自幼养着,隔离生母,她们也算是为我走一趟鬼门关。在她们眼底就是如此平常的事。”凤妤内心非常平和,并不为此生气,世家女就是接受这样的教养,也是这样去做的。

家风端正的人家,很少苛待妾室和庶子女,相反的,妾室不缺吃穿,庶子女尽心培养,将来都是嫡子的左膀右臂。

苛待庶子女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子女好,家族才会越来越好,庶子才是嫡子最有力的臂膀,窝里斗,不如齐心协力一致对外,扩大家族影响力。

只有目光短浅的人家,才会苛待妾室和庶子女。

谢珣如今二十有一,后宫无人,人心浮动在所难免,再加上她身体孱弱,能否生养才是未知数,旁人又怎么会不生野心。

“姑娘不必为她们烦心,不管如何,皇上一定会护着你的。”秋香还是很相信谢珣。

凤妤失笑,她能走到今日靠的从来都不是谢珣的保护。

“周雪葭怎么好端端地跑到侯夫人的寿宴了?”

说起这事,春露兴致就来了。

“姑娘,近卫们打听过了,李思本是李家长孙,深受器重,却因为婚事得罪方家和长公主,方姑娘被逼得离开京都去中州时,她们还不当一回事,觉得宫中有贵妃,也有二皇子,底气十足。如今可不一样了,李思被罚思过,周雪葭的子女也被抱到李老夫人房里教养。大帅在江南征战,宇文皇族只有长公主幸免于难,李家肯定就嗅到风声,如今想着法子和方家重修旧好,周雪葭也是急了,怕李家去母留子,偷偷跑来侯夫人寿宴上,她肯定是希望安远侯府念着旧情,帮她一把。”春露知道凤妤一定会感兴趣,所以早就派近卫去打听了。

凤妤冷笑,“还挺能做梦。”

“姑娘不喜欢她呀?”秋香问,她记得姑娘和周姑娘并无交集。

“她令君君难堪,又曾与雪兰交恶,如今也是咎由自取,安远侯府只要不昏了头,绝对不会庇佑她。”凤妤就怕安远侯世子和二公子昏头,这两人一直都念着兄妹之情,且不喜欢雪兰那样软弱的性子,始终把周雪葭当妹妹,若不然周雪葭也不会轻易出现在寿宴上。

“姑娘要插手这件事吗?”

“不必!”凤妤脸色凝重,“君君如今在中州生死未卜,我懒得与他们计较,等她平安后,这事慢慢算账,李思虽非良配,可我也容不得他欺负君君,当年逼走君君时他们多得意啊,此一时彼一时,迟早要他们还回来。”

这李思的仕途,不会有太大作为的。

“李家动了换继承人的想法,大房除了李思,还有两位嫡子呢。”春露幸灾乐祸,“姑娘什么都不必做,就等着看戏吧。”

“这段时间,是要好好看戏。”

谢珣出征在外,不管是新政推行,还是夫人们交际,或是氏族势力洗牌,都有一场好戏。

第581章 中秋

王掌柜和文掌柜交代好西州的事情风尘仆仆回到京都后,凤妤彻底闲下来,生意上的事交代几位掌柜她非常放心,如意被老夫人和苏月娇宠上天,把凤妤抛之脑后,每日都缠着老夫人和苏月娇,凤妤除了去宫中盯一下长寿宫的修建,几乎没什么事。

谢珣领兵出征后,凤妤也只是偶尔收到一封家书,内阁若有战报,暖阳也会告诉她,谢珣势如破竹,一路收复浏阳,羡州,阳关等地。高将军向中州所占领的城池,根本没有兵力驻守,兵马在城中搜刮一通后只给当地百姓留下一地鸡毛,谢珣看到大军过境后的难民,恼怒至极,当初察觉到高将军的不臣之心,他就不该放他领兵回去,再不济也要把兵马分散。

当时他刚登基,百废待兴,不想节外生枝,想着等新政推行后,迟早也会插手京畿军务,没想到给自己留了一个隐患。

高将军和中州的陈将军已经汇合,谢珣也一路急行军,驻扎在中州分界线的醴陵外,双方大军僵持不下,中州风声鹤唳。

京都一片平静,凤妤看着战报,相信谢珣很快就能收复中州。

中州此举本就寻死。

京都已在谢珣掌握之中,十二州臣服,中州夹在京都和十二州之间,哪怕江南和桑南大战,十二州也能抽出骑兵与谢珣内外夹击,这个节骨眼上起兵,维护正统,宇文皇室的人都被囚禁于秋山,若是心胸狭窄一点的皇帝,把宇文皇室的人赶尽杀绝,中州维护什么正统呢?

这不是逼着宇文氏去死了吗?

这群维护正统的人,才是希望宇文氏死绝的人。

凤妤担心方玲君,派人去方家问过方夫人,方玲君并无书信回来,中州反了后她就没收到方玲君的信件。

大帅和方楚宁都在战场上,方夫人不想他们分心,派了府兵秘密去了中州,如今还没收到中州来的消息。

方夫人知道谢珣也派近卫秘密进城,定是凤妤交代的,微微动容,不管是她在宇文皇室覆灭的浩劫中能置身事外也好,谢珣派人去寻方玲君也好,都是凤妤在背后维护他们,即便是谢珣顾忌大帅和方楚宁在前线战场上,善待他们的家眷,可她是宇文朝的公主,不被囚禁,自由走动,身在漩涡中不受影响,这份恩情方夫人十分感念。

她也希望谢珣的近卫或是她的府兵能尽快把方玲君带离中州这是非之地,谢珣登基后她就派人送信去中州,希望方玲君能早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