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391)

林萧的右手臂被划伤,伤得不深,大战时这点皮肉伤都要自己处理,不必去找军医,军医实在太忙了,空不出手来。所以他们在修路时,谢珣给过他们一本手册,所有的京都卫都要学着怎么当好一名士兵。

简单的医术就是其中一项。

“北蛮人好端端的,为何要开战?”周黎玉已爬起来,也脱了铠甲,换了衣裳,“他们冬天日子不好过,跑来袭击宁州,真是奇怪!”

“谁知道。”张伯兴在杀敌兴奋过后,热血冷却,渐渐有些困意,“北蛮人真是燕阳的死敌。”

“是宁州铁骑的死敌!”林萧淡淡说,“朝廷若是心狠手辣,发兵盐城,我们就是南北同时受攻击。”

周黎玉和张伯兴瞬间不困,“他没这么丧心病狂吧?”

“朝廷这几年培养许多年轻武将,就是等着有一日和我们决一死战。”林萧冷漠地说,“这么好的机会,宇文景不会放过!”

两人心惊胆战,周黎玉叹息说,“你哥要活着,说不定就是他领兵……”

他没说完,被张伯兴踢了一脚,周黎玉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帐篷内瞬间安静下来,林萧沉默地擦着自己的剑。

他叛出京都,被家族除名,是心之所向,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可家人,永远是家人,何况他的大哥从小就疼他。知道林晟死于扬州时,林萧极是难过,那一年的扬州,死了许多人,管你是王孙贵胄还是平头百姓,疫病面前人人平等。

自离京后,他也没有和家人联系,如今也不知道大哥死后,父母和妹妹怎么样了,林萧自林晟死后更是拚命,事事都做到最好,事事都要拔尖,这一次战场他紧随谢珣左右,上阵杀敌,就是想要迅速站稳脚跟,只有他立下战功,日后才能庇佑家人。

哪怕被家族把他除名,天下大定后,他也想要保护他们。

北蛮人三日后,又发起一次猛烈的攻城,修建好的城墙,又被砸得稀巴烂,可他们依然只是冲到护城河外。被火和箭逼退,宁州铁骑死守城门,几十万大军明明有一战之力,却紧闭城门打防守战,两边地势高,容易埋伏,利用地形,谢珏又擅长排兵布阵,宁州的防守战打得非常漂亮,北蛮是伤亡惨重,不管北蛮军队如何挑衅,宁州就是关闭城门,只打防守,不打进攻。

极端严寒下,风暴也很快袭来,城外狂风呼啸,堆在城门口的尸体冻结成冰也无人收拾,若是夏季一把火就烧了,冬季严寒,无人收尸,必须要等大雪融化后才会收拾。每天都有几小队出城去收集弓箭,战甲,北蛮尸体上的铠甲会被直接扒下来,改造成适合宁州铁骑的铠甲。

攻守都陷入僵局,这势必会是一场持久战。

京都。

北蛮起兵一事很快就传到京都,宇文景心情大震,收到中州来的战报后,宇文景在金銮殿上问诸位卿家的看法。

林和礼也是刚知道北蛮起兵,以前战报会传到内阁,由内阁筛选后送到御案前,如今战报直接传给宇文景,内阁在燕阳各地本来就有眼线,所以也有自己单独的情报来源。

他还不清楚北蛮起兵的原因,这事太过突然,只是早朝前和张伯居,顾家明谈了几句,宇文景问起时,文臣们都看向林和礼,年轻的武将们却是战意沸腾。

一名年轻的武将李骁出列,跪求出站,“皇上,北蛮起兵,反贼谢珣,谢珏应接不暇,这是天赐良机,朝廷应该出兵攻打宁州,夺回十二州,臣愿为皇上分忧,领兵出征。”

李骁跪地请战后,有几名武将跪地,求宇文景出兵宁州。

文臣们眼观鼻,鼻观心,一个比一个沉默,文武大臣分列左右,泾渭分明。世家这几年就算是利益不同,各有博弈,在这种大事上绝对是统一战线。全是百年望族,根深蒂固,没有人愿意沾上这事,惹来骂名。

林和礼不吭声,文臣就变成鹌鹑。

宇文景慵懒地靠着龙椅,慢条斯理地问,“林卿以为如何?”

第463章 后妃

林和礼不答反问,“龚尚书,皇上要出兵宁州,中州和京都兵马有三十万人,户部能给多少辎重,又能维持多久?”

龚尚书为宁州铁骑督办辎重多年,心中自有账本,哭穷是他的惯用伎俩,“回皇上,户部大概能筹备三十万兵马两个月的粮草。”

林和礼淡淡说,“两个月,大军往返一月在路上。你们只有一月的作战时间,盐城守军六万人,易守难攻,如今宁州也在打防守战,就是提防朝廷出兵夹攻。若朝廷真的出兵,盐城守军就会增加到十万人。皇上能调动的是中州和京畿附近的驻军,他们并不熟悉北方战场,一月……诸位将军好大的口气,一月就能打下宁州?”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打不下?”跪在地上请战的李骁年轻气盛,并不觉得自己赢不了宁州铁骑。

林和礼冷笑,“拿几十万将士的人命去试?在你眼里,将士命如草芥,要试一试?”

李骁心口一跳,被林和礼镇住,不敢言语,只能跪求宇文景。

这群年轻武将是宇文景这几年提拔起来的,李骁是武状元,一路被宇文景提拔成三品将军,想当初谢璋骁勇善战,在宁州战场打了将近十年,战功赫赫,也就是二品将军。背负皇恩,就要为君分忧。

这群武将早就得到宇文景的命令,要在早朝时请求出兵,这是皇命,二来是他们也想证明自己,若是能配合北蛮打下宁州,那是旷世奇功。宁州若腹背受敌,谢珏和谢珣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很难打的赢。

林尚书缓缓说,“北蛮袭击宁州,他们又失去交战地,退到城中,只能打防守,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时机,谢珣叛乱,终有一天要打到京城,不如趁着北蛮袭击,他羽翼未丰时铲除,以绝后患。”

林和礼深呼吸,冷静地问,“如果宁州铁骑在北蛮和朝廷夹击中全军覆没,那么,尚书大人,北蛮人一马平川进西北,一路直奔京都,谁能抵挡?”

“朝廷和北蛮签了和平协议,怎么会进军京都,他们打的是宁州,又不是朝廷!”林尚书振振有词。

“笑话!”林和礼厉声说,“北蛮和燕阳仇深似海,一张薄薄的协议,他能签,就能撕。没有宁州铁骑,朝廷军队就像一只病猫,你还指望一头猛兽放过食物,天真!”

他们都知道北蛮人的本性。

宇文景好整以暇地问,“以林卿之见,眼下该如何是好?”

林和礼直言不讳,“皇上,谢氏叛出朝廷,是我们内部的事情,如今北蛮撕毁和平协议,掀起战乱,朝廷和宁州应该同气连枝,驱逐外敌,以安民心。”

文臣们终于有了骚动,刚刚说要打宁州时,他们沉默,不愿落井下石,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没了宁州铁骑,北蛮人长驱直入,无人能挡,他们可不想当亡国之臣。今说要联手,他们也不可能同意。